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2)
2023(7891)
2022(6632)
2021(5889)
2020(4922)
2019(11373)
2018(11127)
2017(22131)
2016(11432)
2015(12607)
2014(12603)
2013(12609)
2012(12187)
2011(11304)
2010(12057)
2009(11294)
2008(11221)
2007(10408)
2006(9785)
2005(9148)
作者
(32785)
(27477)
(27345)
(26293)
(17886)
(12972)
(12468)
(10426)
(10295)
(10069)
(9454)
(9174)
(9076)
(8863)
(8782)
(8495)
(8301)
(7974)
(7849)
(7505)
(7109)
(6774)
(6575)
(6372)
(6345)
(6299)
(5923)
(5798)
(5520)
(5362)
学科
(76459)
经济(76417)
管理(36109)
(34022)
(28337)
企业(28337)
方法(21284)
地方(19520)
数学(18753)
数学方法(18579)
中国(16319)
(14792)
(14349)
地方经济(13680)
业经(13483)
(11922)
(11508)
(10648)
农业(10022)
(10009)
贸易(10000)
(9615)
关系(9538)
(9482)
金融(9482)
(9334)
(8953)
银行(8949)
环境(8795)
(8694)
机构
学院(175754)
大学(173676)
(91108)
经济(89423)
管理(67325)
研究(65196)
理学(56601)
理学院(56034)
管理学(55437)
管理学院(55067)
中国(49708)
(41037)
(35270)
科学(33008)
(32044)
财经(31642)
经济学(28530)
(28526)
研究所(28329)
中心(28162)
(27740)
经济学院(25224)
(23258)
北京(23049)
财经大学(23031)
(22068)
(21725)
(21672)
师范(21621)
商学(18957)
基金
项目(102847)
科学(82427)
研究(80245)
基金(75469)
(63443)
国家(62902)
科学基金(54520)
社会(53663)
社会科(51056)
社会科学(51043)
(38709)
基金项目(38080)
教育(35978)
编号(32189)
(31935)
自然(31929)
资助(31892)
自然科(31170)
自然科学(31163)
自然科学基金(30619)
成果(27379)
(24397)
(23775)
课题(23001)
重点(22923)
国家社会(22411)
(21279)
教育部(21135)
发展(21114)
(21054)
期刊
(114628)
经济(114628)
研究(62230)
中国(34346)
(31007)
管理(28866)
(21828)
金融(21828)
(20971)
科学(19791)
经济研究(19252)
学报(17836)
财经(16968)
技术(16572)
教育(16273)
业经(15888)
大学(14880)
(14803)
问题(14556)
学学(14104)
农业(13713)
(13205)
国际(13058)
技术经济(11383)
世界(10943)
统计(9246)
经济问题(9201)
经济管理(9142)
现代(9032)
改革(8721)
共检索到288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稻葵  程浩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中、南三条线,并明确对应的沿线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必须考虑中国与沿线各国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为此,有必要设计一个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基础指数。合作基础指数的依据是对象国的国际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潜力,以及该国与中国的贸易联系情况。根据各国的合作基础指数,将沿线国家归入三类合作基础不同的国家。建议针对合作指数不同的国家制定差异化的策略,充分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扩大经济带内部贸易总量;积极做好战略规划,注重政策包容性和持久性;走市场化道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发展丝路基金,加强金融领域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兴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高度关联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质是东西兼顾,南北并重,海陆平衡,内外联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内容和优先方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和策略保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要历史为现实服务,以经济换政治,以陆上空间换海上时间,以陆权优势平衡海权劣势。"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古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制,它有更宽广的领域和更丰富的内涵,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宏大战略和深邃的策略构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广奇  黄伟丽  
互联网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模式、机制、规则、方式、范围等具有巨大的创新与促进作用。现有的线下丝路金融合作进展、沿线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的逐步提高、中国领先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及其可行的征信模式为互联网时代的丝路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沿线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金融风险防范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待完善,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以互联网促进丝路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因此,逐步促进沿线国家金融协同发展,全面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培养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是借助互联网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解决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雪梅  闫海龙  王伯礼  
在回顾古丝绸之路发展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初步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涵义、通道的空间布局,以及新疆三条通道的空间布局,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通道空间布局的理由或依据,提出了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对策建议,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兵  王大力  吴映梅  
资源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基础的支撑能力决定着国际合作的战略取向。以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空间载体,构建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地理学时空分析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资源环境组合丰度方面,广西、重庆、四川为高组合区,云南、陕西、宁夏为中等组合区,甘肃、新疆、青海为一般组合区;在资源环境保障程度方面,青海、新疆为高保障度区,云南、四川、广西、宁夏为中等保障度区,甘肃、陕西、重庆为一般保障度区;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匹配程度方面,青海、新疆为高匹配度,甘肃、云南、宁夏为中等匹配区,四川、广西、陕西、重庆为一般匹配度区。以期为"一带一路"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莹  何爱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资源能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能源产业具有环境污染特性,区域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和放大环境污染效应,蕴含较高的环境风险。这将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设想的实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诱发能源合作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能源为代表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因此借鉴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通过利益矛盾—行为方式—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中环境风险的发生机理,从完善区域对话协商机制、构建区域环境规制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与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风险的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贵浩  张建伦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与我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可以带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矛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本文对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双方的资源和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磊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线路及辐射区与能源合作线路对比分析,概述了能源合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经贸合作产业合作、互联互通、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合作四个方面的关联。并从国际地缘政治、经贸合作、强化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等维度,归纳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洋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式主要涉及主权财富基金参与投资、丝路基金参与投资以及由我国主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投资,可以说,我国在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方面不断创新与突破,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大国的胸襟,也印证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与决心。跨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是对单个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协作和有机融合。基于此,提出"丝路基金+项目投融资"的组合方式,并建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客观评估,加强国家间法律沟通与合作,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与信用交流体系,以促进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烨  吴昊洋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我国统筹国内外大局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新时期全方位对的外开放战略,就是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在此要素中,金融核心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以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切入点,促进区域合作为突破点,推动区域内和区域外的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本文再国内外文献基础上,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国内经济区出发,以世界银行基础设施估计方法,以2005-2016年为时间样本,通过构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及量化,进一步研究陕西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烨  吴昊洋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我国统筹国内外大局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新时期全方位对的外开放战略,就是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在此要素中,金融核心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以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切入点,促进区域合作为突破点,推动区域内和区域外的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本文再国内外文献基础上,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国内经济区出发,以世界银行基础设施估计方法,以2005-2016年为时间样本,通过构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及量化,进一步研究陕西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提出投融资发展的经济决策,认为要为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政策环境,推进项目试点,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建立国内外融资平台,以支持战略开发项目的实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高度平等开放的全球性合作,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总体看,我国应着眼长远,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务实合作,有效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缘政治挑战;以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为核心,架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走廊;文化与经济相映衬、对外援助与互利合作相携手,凝聚国际合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力度,夯实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