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87)
2023(19869)
2022(17114)
2021(15768)
2020(13190)
2019(30455)
2018(30055)
2017(57409)
2016(30884)
2015(34842)
2014(34575)
2013(34080)
2012(31443)
2011(28409)
2010(28766)
2009(26293)
2008(25399)
2007(22232)
2006(19732)
2005(17581)
作者
(89816)
(74938)
(74345)
(70663)
(47813)
(35975)
(33875)
(29367)
(28583)
(26706)
(25453)
(25389)
(24029)
(23720)
(23139)
(23024)
(22191)
(21916)
(21495)
(21291)
(18741)
(18498)
(18148)
(17230)
(16831)
(16641)
(16473)
(16423)
(15120)
(14646)
学科
(140520)
经济(140377)
管理(85636)
(82246)
(67235)
企业(67235)
方法(57888)
数学(50415)
数学方法(49605)
中国(36805)
(34988)
地方(31993)
业经(29999)
(28965)
(28856)
农业(23815)
(22425)
(22423)
贸易(22407)
理论(22132)
(21643)
环境(20225)
(20091)
技术(19946)
(19510)
银行(19453)
(19360)
金融(19358)
(18716)
地方经济(17926)
机构
大学(439365)
学院(439157)
(180281)
经济(176496)
管理(170845)
研究(152146)
理学(147624)
理学院(145909)
管理学(142919)
管理学院(142134)
中国(112788)
(94257)
科学(94210)
(79769)
(76779)
(72443)
研究所(69962)
中心(68286)
业大(65954)
(64943)
财经(63746)
北京(59821)
(59337)
师范(58733)
(57923)
农业(56445)
(55274)
经济学(54161)
(52312)
经济学院(48432)
基金
项目(298776)
科学(235059)
研究(216911)
基金(215745)
(189208)
国家(187447)
科学基金(160737)
社会(136451)
社会科(129362)
社会科学(129323)
(117305)
基金项目(113503)
自然(104925)
自然科(102522)
自然科学(102499)
教育(100937)
自然科学基金(100626)
(98699)
资助(89740)
编号(88241)
成果(71221)
重点(67284)
(66326)
(65210)
(61925)
课题(61605)
创新(57767)
科研(56783)
国家社会(56067)
教育部(55963)
期刊
(202534)
经济(202534)
研究(130750)
中国(88394)
学报(70039)
(65748)
管理(65305)
科学(64656)
(59653)
大学(53501)
教育(52556)
学学(50313)
农业(45587)
技术(41962)
(37243)
金融(37243)
经济研究(33057)
业经(32501)
财经(31093)
(26757)
问题(25642)
(24119)
技术经济(22800)
图书(22757)
统计(21723)
科技(20994)
(20178)
(19645)
商业(19640)
理论(19601)
共检索到656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对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探索沿线国家在协同发展进程中经济增长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有助于准确认识和把握沿线国家的协同发展规律。本文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空间关联及其内在扩散作用机理,从比较优势(RCA)、经济联系(RER)和价值链分割(RVS)三个维度构建理论模型,运用哈肯模型实证分析2008-2012和2013-2017十年间两阶段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2个主要国家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并进行分阶段识别序参量。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比较优势演化存在显著的关联性,沿线国家协同发展的序参量由2008-2012年第一阶段的RCA转变为2013-2017年第二阶段的RCA和RVS,实现了由单一驱动机制转向多重驱动机制的协同演变,沿线国家协同发展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协同程度整体上由低协同状态上升为高协同状态;市场分割程度降低,得益于沿线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以及技术溢出水平的提高;协同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逐渐开放并得以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区与拓展区协同发展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研究结论旨在为沿线各国加快构建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与合作协同体系,以及解决丝路沿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飘洋  秦放鸣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促进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其中货币流通将大大提高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金融一体化程度。选取中国的上证指数(SZZS)、俄罗斯股票指数(RTS)和哈萨克斯坦股票指数(KASE),根据股票市场综合指数月收盘价序列(2007年10月—2015年5月)的动态轨迹,运用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计量模型,考察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股票市场的协同性,即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实证结果表明,中、俄、哈3国的股票市场在长期存在共同趋势,在短期不存在共同周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来会  邓文慧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2006-2014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区分进入阶段与规模选择阶段,研究了影响沿线国家中国OFDI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处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进行了区分。研究发现,我国在该地区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和资源寻求动机。具体来看,高收入水平国家的市场规模和对中国产品偏好以及政权的稳定性是影响中国OFDI进入和规模选择的主要因素,中低收入国家的中国OFDI的资源寻求动机更加明显。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该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和风险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来会  邓文慧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2006-2014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区分进入阶段与规模选择阶段,研究了影响沿线国家中国OFDI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处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进行了区分。研究发现,我国在该地区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和资源寻求动机。具体来看,高收入水平国家的市场规模和对中国产品偏好以及政权的稳定性是影响中国OFDI进入和规模选择的主要因素,中低收入国家的中国OFDI的资源寻求动机更加明显。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该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和风险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慧  张廷龙  刘格  
根据雁阵理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按区域划分呈1大3小共4个雁阵。运用1994—2013年的数据测算出中、印、土、哈4国的外贸、外资依存度。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分析归纳4国对外开放的雁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对外开放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逐步由外贸开放转向外资开放,其他3国仍处于外贸开放阶段;2从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看,中国的经济效益显著,印、土两国的经济效益尚未显现,哈国仅靠外贸开放部分带动了经济增长;31994—2013年4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中国是其他3国平均值的6倍以上。最后提出政策建议:要充分发挥中国的领头雁作用,带动各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区域间的贸易结构互补,完善各国贸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美霞  
西北五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通过明确战略定位、建立起初步互通的物流通道、培育发展新产业、搭建对外开放合作沟通交流新平台、扩大文化交流与宣传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战略定位相似、建设目标雷同、无序竞争、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有效平台和载体等。为此,从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平台、整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内资源、发挥各省区比较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沿线省区协作联动发展的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中  曾勇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中  曾勇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涛  吴江  王旻轲  彭扬  
根据2011-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121家商业银行数据,采用考虑中间产品和结转产品的两阶段动态网络SBM模型,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不同阶段效率以及不同时期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商业银行的总体效率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变化趋势。二是东亚、西亚的商业银行效率较高,东欧、南亚、中亚、中欧的商业银行效率表现一般,南欧的商业银行效率最差。三是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效率最高,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综合技术效率最低,高收入国家的纯技术效率最差。四是非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商业银行规模越大效率越高。五是通货膨胀水平、就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盈利能力、银行规模、经营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治文  赵妍  
文章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份为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序参量,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2001—2014年九个区域的经济有序度和协同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区域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呈上升的态势,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总体处于低级水平,且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因此,应树立合作精神,通过跨区域体制建设与机制完善,提供技术、资金的支持实现相关各省份经济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奎  王学君  
本文在分析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肉类产品出口现状基础上,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各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肉类产品的出口效率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率,应推进自贸区建设、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运输条件、提升市场自由化程度,并注重金融风险防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奎  王学君  
本文在分析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肉类产品出口现状基础上,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各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肉类产品的出口效率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率,应推进自贸区建设、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运输条件、提升市场自由化程度,并注重金融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本文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1997~2013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省区市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财政金融支持和交通基础设施对各省区市的技术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均存在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推进贸易畅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实现货币流通;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加强道路联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薇  
本文基于地缘经济的视角,从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新格局的形成、全球价值链产业分工变化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等方面,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基础与条件。通过拓展的引力模型建立分析中国对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检验,并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异判断产业转移潜力。最后从资源互连互通的区位选择、利益共分共享的投资模式以及制度共建共守的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凡  许昕  刘姿含  
探索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影响因素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务实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2个发展中国家2000-2015年间176条可再生能源政策,基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从6个系统总计选取23个指标,运用面板Logit模型剖析并重点比较四类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一国的经济状况和能源储备状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受到来自垂直系统的国际扩散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