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1)
- 2023(13011)
- 2022(10629)
- 2021(9385)
- 2020(8033)
- 2019(17806)
- 2018(17291)
- 2017(33190)
- 2016(17542)
- 2015(20013)
- 2014(19602)
- 2013(19739)
- 2012(17934)
- 2011(16197)
- 2010(16753)
- 2009(15661)
- 2008(15753)
- 2007(14310)
- 2006(13116)
- 2005(12064)
- 学科
- 济(107286)
- 经济(107187)
- 业(76577)
- 企(68785)
- 企业(68785)
- 管理(64242)
- 方法(37801)
- 业经(30377)
- 数学(29445)
- 数学方法(29226)
- 农(27661)
- 地方(25050)
- 财(23864)
- 中国(21921)
- 农业(20296)
- 务(17698)
- 财务(17658)
- 财务管理(17645)
- 学(17267)
- 技术(17044)
- 企业财务(16521)
- 和(16142)
- 制(15557)
- 划(15180)
- 地方经济(14951)
- 理论(14828)
- 策(14581)
- 环境(14431)
- 贸(14259)
- 贸易(14251)
- 机构
- 学院(275864)
- 大学(268190)
- 济(127287)
- 经济(125236)
- 管理(106478)
- 研究(95528)
- 理学(91387)
- 理学院(90348)
- 管理学(89043)
- 管理学院(88520)
- 中国(72982)
- 科学(57868)
- 京(56077)
- 财(54110)
- 农(49512)
- 所(49337)
- 研究所(44776)
- 财经(43567)
- 江(43013)
- 中心(41517)
- 业大(40125)
- 经济学(39639)
- 经(39355)
- 农业(38946)
- 经济学院(35524)
- 北京(35046)
- 院(33923)
- 州(33272)
- 范(33052)
- 师范(32740)
- 基金
- 项目(178520)
- 科学(142467)
- 基金(131376)
- 研究(128582)
- 家(114879)
- 国家(113889)
- 科学基金(98445)
- 社会(86040)
- 社会科(81728)
- 社会科学(81707)
- 省(70870)
- 基金项目(69309)
- 自然(62544)
- 自然科(61039)
- 自然科学(61020)
- 自然科学基金(59977)
- 划(58018)
- 教育(56336)
- 资助(52807)
- 编号(48796)
- 发(41348)
- 重点(40527)
- 创(39692)
- 部(38740)
- 业(38719)
- 成果(37747)
- 创新(36471)
- 国家社会(36448)
- 课题(34322)
- 发展(33787)
- 期刊
- 济(151985)
- 经济(151985)
- 研究(81682)
- 中国(49453)
- 农(45894)
- 管理(44462)
- 财(43182)
- 科学(40332)
- 学报(40143)
- 农业(31706)
- 大学(30491)
- 学学(29562)
- 技术(27969)
- 业经(24754)
- 经济研究(24616)
- 融(23041)
- 金融(23041)
- 财经(22792)
- 经(19976)
- 问题(19392)
- 业(19239)
- 教育(18342)
- 技术经济(18178)
- 世界(15158)
- 贸(14790)
- 商业(14137)
- 现代(14075)
- 统计(13962)
- 资源(13629)
- 策(13098)
共检索到41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娟 王琴梅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面板数据,文章构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核心区物流业TFP进行测度,从总体趋势和动力源两个方面对物流业TFP进行了分析,发现核心区物流业TFP增幅较小且存在区域差异,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是核心区物流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技术效率变动是主要动力源。并分别采用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和条件β收敛模型对物流业TFP及其增长的动力源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物流业TFP指数、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存在阶段性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其区域差异会逐步缩小;核心区物流业TFP指数、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存在条件β收敛,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业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芳 雍会
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和GML指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18个省份2001—2015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依赖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贡献微弱。位于经济带东北和东南分区的9省份在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优于西北和西南9省份。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个观察期内不存在显著的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落后省份在实现农业绿色增长方面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在某一阶段会因恰当的农业政策和环境治理措施而缩小,但长期维持赶超先进省份的绿色农业增长速度依然是巨大的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琴梅 王珍妮
利用2006—2016年的数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物流业集聚水平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区"整体物流业综合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小于1,为DEA无效,但纯技术效率均大于1,为DEA有效;"核心区"整体的区位熵值先上升后下降,平均值为1.05,说明"核心区"的物流业已经形成集聚;影响弹性系数为2.1375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物流业集聚水平对物流业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模控制、重视技术研发应用、提高第三产业占比、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核心区"物流业集聚水平以提高物流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剑 孙鲁云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法对各省份2001~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比较,并分析了收敛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省市2001~2014年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为负增长,平均MAlMquist指数为0.9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相比,10省市的优势在于规模效率变化,劣势在于技术变化;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10省市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最后,提出了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安定和谐社会环境和注重质量效益等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虹
基于考虑人力资本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2003~2012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方面考量服务业tFP。结果发现,丝绸之路沿线九省市服务业tFP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却在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贡献。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和财政金融支持都对服务业tFP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鉴此,应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互通;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贸易畅通;增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货币流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飞 蒙永胜 刘明辉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持久推进在本质上要求民心相通,强调居民增收、区域协调。要素与经济社会的分布离散是认识地区差异的新视角,文章应用重心原理设计地区差异甄别框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确定甄别方案,通过考察新疆(1998-2013年)资源、环境、人口等要素与经济社会的重心移动轨迹,从要素与经济社会的空间分布相关性、匹配度视角识别要素间趋同和离散趋势,分析新疆地区差异演变的进程。结果表明:第一,人口分布重心与经济、社会重心分布错位,不匹配程度扩大;第二,社会、人口重心分布及轨迹变动由资源与环境水平共同作用,资源水平影响重心分布状况,环境水平影响变动轨迹,资源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财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斐然 童纪新
文章从金融的角度出发,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带上9个省份1999~2013年间的19项金融指标数据中综合出了投入产出变量,客观地探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2008年之前的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对TFP变动起主导作用,2008年之后的技术进步成为了促进各个省份金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综合技术效率较低导致西北省区的金融效率整体上略逊于西南省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物流业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效率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面。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尚未走出高成本、低效率的状态,提高物流业效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2004-2012年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呈波动趋势,年均下降2.1%,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下降;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79,地区技术进步效率不高,其中宁夏物流业效率最高,云南物流业效率降幅最大;物流业专业化程度与物流业资源利用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司马义·阿布力米提
在阐述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对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带来的机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合理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布局、批发市场、城乡配送等方面及加快物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提出了加快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路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翠萍 张文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如何加强核心区货币合作以更好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流动性及资金支持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核心区货币合作是"货币流通"的重要阶段,在已有的货币合作进展中,依托现有中国与中亚的核心合作机制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货币合作,在本币结算支付、货币可自由兑换、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建立对话机制及政治磋商等方面需要加强紧密合作,其根本目的是为核心区投资与经贸合作保驾护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穆沙江·努热吉 何伦志
文章在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总体思路的基础上,以相关和因果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点强调"核心区"建设要以口岸建设为依托,以道路联通为优先工程,以贸易畅通为重要标志,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货币流通为突破口,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民心相通为根本,妥善处理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保证核心区社会长期稳定和长治久安。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核心区建设 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立足区位特点,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涉外经济的金融外汇政策支持力度"一带一路"倡议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意义重大,其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有助于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也为新疆开发沿线国家共同需求、实现发展战略对接和优势互补开启了新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分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海龙 胡青江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是新疆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疆也成为国家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唯一明确定位的省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已成为新疆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必须要高度重视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内涵意义出发,分析探讨了新疆推进"核心区"建设的基础条件以及举措建议,以期为新疆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内涵 实施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宏伟 郑洁
本文以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问题。结果表明:丝路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性不断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整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态势,地区分异化明显。建议推进均衡化发展,优化物流业自东向西辐射机制、大力增强中西部省区物流基础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宏伟 郑洁
本文以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问题。结果表明:丝路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性不断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整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态势,地区分异化明显。建议推进均衡化发展,优化物流业自东向西辐射机制、大力增强中西部省区物流基础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物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