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3)
2023(12782)
2022(11225)
2021(10226)
2020(8706)
2019(19962)
2018(19932)
2017(38799)
2016(20843)
2015(23397)
2014(23135)
2013(23144)
2012(21365)
2011(19460)
2010(19428)
2009(17837)
2008(17009)
2007(14806)
2006(13175)
2005(11576)
作者
(61324)
(50952)
(50601)
(48261)
(32449)
(24362)
(23009)
(20090)
(19345)
(17987)
(17281)
(17234)
(16174)
(16080)
(15711)
(15535)
(15182)
(15069)
(14441)
(14375)
(12603)
(12567)
(12139)
(11562)
(11463)
(11196)
(11131)
(11015)
(10265)
(9907)
学科
(105318)
经济(105224)
管理(58539)
(53318)
(44043)
企业(44043)
方法(42981)
数学(37667)
数学方法(37306)
地方(23307)
(22190)
中国(22043)
(21491)
业经(20315)
(19712)
农业(15137)
环境(15040)
(14764)
贸易(14757)
地方经济(14603)
(14368)
理论(14254)
(14226)
(14214)
技术(12735)
(12306)
金融(12305)
(12079)
(11969)
财务(11909)
机构
大学(304694)
学院(301864)
(129760)
经济(127201)
管理(120723)
理学(105309)
理学院(104135)
研究(104003)
管理学(102437)
管理学院(101905)
中国(74515)
科学(64175)
(64167)
(54620)
(52255)
(48014)
研究所(47943)
业大(45978)
中心(45650)
财经(44799)
(42423)
(40695)
北京(40554)
经济学(39592)
(39430)
师范(39071)
农业(37718)
(37379)
经济学院(35429)
(34298)
基金
项目(208524)
科学(163822)
基金(151624)
研究(151463)
(132090)
国家(131041)
科学基金(112346)
社会(96455)
社会科(91539)
社会科学(91511)
(81152)
基金项目(81145)
自然(72821)
自然科(71087)
自然科学(71074)
自然科学基金(69781)
教育(68454)
(67857)
资助(62521)
编号(60843)
成果(48696)
重点(46314)
(45916)
(45149)
(42906)
课题(41413)
创新(40074)
国家社会(39563)
科研(39552)
教育部(39384)
期刊
(143401)
经济(143401)
研究(90796)
中国(51863)
学报(47756)
管理(44112)
科学(44100)
(42619)
(39252)
大学(35915)
学学(33984)
农业(29973)
教育(29744)
技术(26202)
经济研究(23789)
(22592)
金融(22592)
财经(22044)
业经(21347)
(18890)
问题(18297)
技术经济(16645)
图书(15117)
(14911)
理论(14854)
科技(14422)
现代(13646)
统计(13501)
实践(13388)
(13388)
共检索到435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华  白晓燕  程书强  马广奇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为沿线省份能源绿色高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务之急要紧抓机遇,提高能源效率。基于SBM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测算并分解2004—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能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技术效率指数呈下降趋势,而技术变动指数均大于1,呈上升趋势,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趋势与技术变动趋势大致相同,表明技术进步推动能源效率持续提升;推动或约束各省份能源效率提升的原因不完全相同。最后,为提升沿线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芳  雍会  
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和GML指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18个省份2001—2015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依赖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贡献微弱。位于经济带东北和东南分区的9省份在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优于西北和西南9省份。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个观察期内不存在显著的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落后省份在实现农业绿色增长方面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在某一阶段会因恰当的农业政策和环境治理措施而缩小,但长期维持赶超先进省份的绿色农业增长速度依然是巨大的挑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虹  
基于考虑人力资本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2003~2012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方面考量服务业tFP。结果发现,丝绸之路沿线九省市服务业tFP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却在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贡献。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和财政金融支持都对服务业tFP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鉴此,应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互通;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贸易畅通;增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货币流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莹  何爱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资源能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能源产业具有环境污染特性,区域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和放大环境污染效应,蕴含较高的环境风险。这将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设想的实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诱发能源合作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能源为代表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因此借鉴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通过利益矛盾—行为方式—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中环境风险的发生机理,从完善区域对话协商机制、构建区域环境规制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与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风险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磊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线路及辐射区与能源合作线路对比分析,概述了能源合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经贸合作产业合作、互联互通、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合作四个方面的关联。并从国际地缘政治、经贸合作、强化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等维度,归纳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剑  孙鲁云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法对各省份2001~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比较,并分析了收敛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省市2001~2014年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为负增长,平均MAlMquist指数为0.9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相比,10省市的优势在于规模效率变化,劣势在于技术变化;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10省市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最后,提出了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安定和谐社会环境和注重质量效益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斐然  童纪新  
文章从金融的角度出发,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带上9个省份1999~2013年间的19项金融指标数据中综合出了投入产出变量,客观地探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2008年之前的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对TFP变动起主导作用,2008年之后的技术进步成为了促进各个省份金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综合技术效率较低导致西北省区的金融效率整体上略逊于西南省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娟  王琴梅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面板数据,文章构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核心区物流业TFP进行测度,从总体趋势和动力源两个方面对物流业TFP进行了分析,发现核心区物流业TFP增幅较小且存在区域差异,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是核心区物流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技术效率变动是主要动力源。并分别采用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和条件β收敛模型对物流业TFP及其增长的动力源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物流业TFP指数、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存在阶段性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其区域差异会逐步缩小;核心区物流业TFP指数、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存在条件β收敛,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业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菊娥  王树斌  夏兵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区,推进我国与中亚能源通道建设将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给及运输安全的压力,同时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通道建设应采取联动发展模式、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型专业人才、加强项目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提升项目决策中大数据的作用,以打开我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物流业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效率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面。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尚未走出高成本、低效率的状态,提高物流业效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2004-2012年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呈波动趋势,年均下降2.1%,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下降;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79,地区技术进步效率不高,其中宁夏物流业效率最高,云南物流业效率降幅最大;物流业专业化程度与物流业资源利用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师晓华  
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经济带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基础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文斌  杨蓬勃  
在各国积极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环境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一体化建设至关重要,而物联网技术则在区域物流建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本文在分析物联网在物流运输方面应用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现状,提出物联网技术在跨境物流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联网体系构建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刁莉  罗培  胡娟  
本文基于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19个国家2002—201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我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出口效率,并分析了导致贸易非效率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贸易潜力的决定因素有进出口国家的人均GDP、人口总量、地理距离、共同边界以及进口国是否为内陆国家。对贸易非效率的研究表明,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较高的货币自由度四个因素都能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促进出口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