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9)
2023(8136)
2022(6779)
2021(5979)
2020(4907)
2019(10994)
2018(10650)
2017(21275)
2016(10770)
2015(11950)
2014(11717)
2013(11713)
2012(10934)
2011(10230)
2010(10828)
2009(10383)
2008(9992)
2007(9111)
2006(8568)
2005(7931)
作者
(30428)
(25455)
(25345)
(24358)
(16635)
(11843)
(11534)
(9816)
(9585)
(9350)
(8801)
(8286)
(8251)
(8153)
(8085)
(7876)
(7608)
(7461)
(7284)
(7031)
(6572)
(6135)
(6129)
(5914)
(5892)
(5845)
(5445)
(5362)
(5013)
(5000)
学科
(69619)
经济(69576)
管理(35917)
(31800)
(26378)
企业(26378)
方法(19022)
地方(17887)
数学(16699)
数学方法(16516)
中国(14758)
(13741)
业经(12860)
地方经济(12708)
(12263)
(11041)
(10168)
(9954)
(9935)
贸易(9930)
(9602)
(9000)
金融(9000)
环境(8939)
农业(8775)
(8768)
银行(8766)
(8507)
及其(7767)
(7756)
机构
学院(162587)
大学(158932)
(82993)
经济(81509)
管理(61826)
研究(59334)
理学(52124)
理学院(51589)
管理学(50957)
管理学院(50626)
中国(46106)
(36923)
(32531)
科学(30939)
(29019)
财经(28265)
经济学(26245)
中心(26152)
研究所(25682)
(25618)
(25401)
经济学院(23141)
(21354)
北京(21188)
(20696)
师范(20595)
财经大学(20377)
(19907)
(19868)
业大(17517)
基金
项目(96918)
科学(77553)
研究(75417)
基金(70759)
(59478)
国家(58975)
科学基金(51265)
社会(50736)
社会科(48219)
社会科学(48211)
(37076)
基金项目(35173)
教育(33430)
(30321)
编号(30271)
自然(29947)
资助(29772)
自然科(29216)
自然科学(29210)
自然科学基金(28695)
成果(25187)
(23075)
(21682)
课题(21535)
重点(21500)
国家社会(21187)
发展(19974)
(19680)
(19642)
(19376)
期刊
(104114)
经济(104114)
研究(57040)
中国(31149)
(28091)
管理(25906)
(19649)
金融(19649)
经济研究(18506)
(18446)
科学(17922)
学报(16427)
技术(15638)
业经(15466)
教育(14956)
财经(14833)
大学(13534)
(12951)
学学(12826)
问题(12537)
农业(12333)
(11070)
国际(10401)
技术经济(10103)
世界(9442)
统计(8776)
商业(8668)
经济管理(8105)
经济问题(8049)
现代(7923)
共检索到263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军  孙慧  田原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研究具有紧迫性,鲜有文献从全球价值链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根据已有测度方法,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实际情况,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思想,并构建其测度方法模型,从产业、国家和区域三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显著的梯度性、较强的依附性和较高的被动性等特征。因此,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也需要警惕重蹈拉美覆辙,掉入比较优势陷阱。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自主型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价值链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慧  刘媛媛  
在全球价值链研究框架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及其国际贸易现状分析,判断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位置,并进一步识别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雁型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范围内存在1个大雁阵和中亚、西亚、南亚3个小雁阵;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需充分发挥中国领头雁效应。据此初步勾勒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雏形,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聪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欧亚各国合作日益深入、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协调推进背景下提出的亚欧大陆带状经济合作战略。投资合作是以互联互通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部分。对此,应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地区在产业链条上的分工与合作,以融入全球价值链为切入点,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促使各经济体在国际价值链上的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与本国价值链的结合,以提高企业吸收能力为根本,以产业内分工细化为形式,以技术创新与进步为主要推动力,创新投资合作模式,并以现代服务业发展、序贯区域发展与知识资本积累等措施协同配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军  孙慧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及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影响。据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友才  汤凯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竞争力最大化链条对实现丝绸之路构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6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三条线路70个样本节点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竞争力水平整体偏低;三大线路间、各节点城市间差距明显;各条线路、各个城市都存在明显的"短板效应"。为顺利实现丝绸之路构想,必须努力消除竞争力短板,打造竞争力最大化链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大通道;积极推进丝绸之路构想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全面提升沿线城市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间政治文化交流合作,构筑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与企业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和企业竞争能力。就中国而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利华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近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构想,试图沿着古丝绸之路大力打造中国联接欧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文章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顺畅运行,应构建正式的多层级合作机制、完善跨界运输法律机制、促进域内经贸立法及法律实施、建立次区域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及安全预警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汤小莉  林伟佳  王溪蔚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离不开会计服务的推动。为衡量政府推行提高会计服务质量的相关政策是否可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可以建立数学模型,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相关政策与贸易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净现值比较法衡量该政策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有效评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政府会计服务政策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标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建军  孙慧  
中国如何充分利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国家开展产业分工与合作,并构建由中国主导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关键影响因素是经济制度质量。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应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的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红  巫才林  霍伟东  
1.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即是启动力,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首先,我国应通过中西部地区,加强与中亚、南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航空、铁路、公路、光纤、通信、油气管道等立体的、多维的互通互联通道,为我国对外交流提供载体;其次,我们应该树立共赢理念,"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发展国内部分,而更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军  孙慧  田原  
本文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显示: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阶段检验结果表明,并非参与产品内分工就能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其作用的发挥需要有经济增长、资本积累、FDI和制度质量等相关支持性条件的协同;产品内分工主要通过经济增长、物质资本积累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等三种传导途径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同时,产品内分工也通过人力资本"挤出效应"和制度质量"弱化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攀升形成了阻碍。由此,本文提出加快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完善产业基础和培育服务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伟贤  杨文瀚  郑玉雯  
利用生产分解模型测算2010—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中41国34个细分行业的GVC前后向参与度和GVC地位指数,并从产业、区域和国家层面进行比较分析,为重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提供现实依据。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是以前向参与方式进行国际分工,位于全球价值链中上游,虽然其分工地位有所下降,但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不同产业的分工地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服务业、初级产业、制造业;初级产业和服务业以前向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制造业则以后向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地理区域的分工地位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特征,而参与程度则表现出"东西深、南部浅,亚洲后向、欧洲前向"的特点;爱尔兰、希腊、芬兰等拥有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以及蒙古、哈萨克斯坦等自然资源充裕的国家分工地位最高,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最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媛  沈绿筠  郝丽莎  
推进能源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称"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和战略突破口。鉴于现有研究对经济带内的石油资源储、产、消、贸情况少有系统分析,文章采用箱线图分析法,探讨经济带内主要产油国的相对供给位序及其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与演变,并结合各国石油供需平衡状况的变化,提出我国与带内主要国家开展石油合作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经济带无论是在石油储量、产量、储采比还是出口量上,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石油供给增长的主源地;2)经济带内以大中型以上石油供给国居多,且呈高度集聚态势,形成波斯湾沿岸供给极核和环里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供给金三角,特别是环里海地区增长势头强劲,与波斯湾地区的供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海龙  胡青江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是新疆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疆也成为国家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唯一明确定位的省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已成为新疆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必须要高度重视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内涵意义出发,分析探讨了新疆推进"核心区"建设的基础条件以及举措建议,以期为新疆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王永静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与欧亚各国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在随后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上重申了这一战略构想,从而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共同繁荣提供了创新思路,为解决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