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4)
- 2023(10474)
- 2022(8454)
- 2021(7576)
- 2020(6158)
- 2019(13776)
- 2018(13348)
- 2017(25691)
- 2016(13575)
- 2015(14908)
- 2014(14794)
- 2013(14914)
- 2012(13847)
- 2011(12409)
- 2010(12919)
- 2009(12201)
- 2008(12398)
- 2007(11321)
- 2006(10536)
- 2005(9884)
- 学科
- 济(72564)
- 经济(72487)
- 业(71126)
- 企(64813)
- 企业(64813)
- 管理(53696)
- 业经(27754)
- 农(24169)
- 方法(24096)
- 财(20858)
- 地方(19746)
- 中国(19450)
- 农业(18393)
- 技术(16605)
- 务(16436)
- 财务(16420)
- 财务管理(16407)
- 企业财务(15517)
- 数学(15246)
- 数学方法(15167)
- 和(13693)
- 制(13238)
- 理论(13146)
- 策(13021)
- 划(12137)
- 发(11980)
- 贸(11439)
- 贸易(11425)
- 易(11018)
- 环境(10739)
- 机构
- 学院(206130)
- 大学(196336)
- 济(89168)
- 经济(87554)
- 管理(82898)
- 理学(69708)
- 理学院(68965)
- 研究(68654)
- 管理学(68259)
- 管理学院(67848)
- 中国(55573)
- 京(42310)
- 财(41700)
- 科学(39876)
- 所(34486)
- 农(34235)
- 江(33908)
- 财经(32254)
- 中心(30852)
- 研究所(30582)
- 经(29071)
- 州(27235)
- 北京(27234)
- 范(26781)
- 业大(26759)
- 师范(26537)
- 农业(26377)
- 经济学(25654)
- 院(24838)
- 商学(24269)
- 基金
- 项目(126306)
- 科学(101732)
- 研究(96268)
- 基金(91042)
- 家(77455)
- 国家(76627)
- 科学基金(67909)
- 社会(63383)
- 社会科(60210)
- 社会科学(60196)
- 省(52542)
- 基金项目(48609)
- 自然(41882)
- 教育(41611)
- 划(41296)
- 自然科(40905)
- 自然科学(40897)
- 自然科学基金(40228)
- 编号(38420)
- 资助(36398)
- 发(34158)
- 业(32053)
- 创(29714)
- 成果(29413)
- 发展(28393)
- 展(27916)
- 重点(27857)
- 课题(26864)
- 创新(26732)
- 部(26694)
- 期刊
- 济(114579)
- 经济(114579)
- 研究(62596)
- 中国(43472)
- 管理(36989)
- 财(34316)
- 农(33797)
- 科学(26930)
- 学报(23930)
- 农业(23533)
- 业经(22781)
- 融(21541)
- 金融(21541)
- 技术(20001)
- 大学(19053)
- 教育(18751)
- 学学(18201)
- 经济研究(16982)
- 财经(15959)
- 问题(14609)
- 业(14447)
- 经(13908)
- 技术经济(12841)
- 商业(11824)
- 现代(11296)
- 世界(11080)
- 刊(11004)
- 贸(10935)
- 经济管理(10702)
- 财会(9840)
共检索到328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滢 丁建丽
利用丝绸之路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分析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发展条件、发展机遇、限制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伟 王炳天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是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配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城镇发展演变的五大类因子,包括生态环境、政局稳定、商业贸易、多元文化和交通驿站等,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这对于理解人地关系和寻求人地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城镇发展 动力机制 影响因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杨晓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松霞 张军民
以城市群理论及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带的空间关联特征及规律。结果显示:新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群属于"一极双核"和"分散组团"空间关联模式,中心职能及空间关联性不强;乌鲁木齐市的首位性突出,但其关联范围主要是乌—昌经济圈;关联职能局限于外向性或国际化,内联性不足弱化了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剧了过度城市化问题;二级中心城市与首位城市间的发展断层巨大,彼此间的空间关联不足,团聚规模小、层次低、功能弱,趋同、内聚、稳定等地方性职能突出;城市发展缺少外向活力和升级动力;石(河子)—玛(纳斯)—沙(湾)组团较克(拉玛依)—奎(屯)—乌(苏)组团关联适度。
关键词:
空间关联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 城市带 新疆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唐睿 冯学钢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利用2000~2015年的数据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发展入境旅游的举措类型最为丰富,福建大力举办专题会议和主题节庆,广东号召民间积极参与,海南聚焦于境外市场开拓。利用双重差分检验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企业数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均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旅游人才、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等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美霞
西北五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通过明确战略定位、建立起初步互通的物流通道、培育发展新产业、搭建对外开放合作沟通交流新平台、扩大文化交流与宣传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战略定位相似、建设目标雷同、无序竞争、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有效平台和载体等。为此,从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平台、整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内资源、发挥各省区比较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沿线省区协作联动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省区协作 联动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星明 覃小华 陈伟 方世巧
通过构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测算2009、2012、2015和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模型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①研究期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区域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东部、南部高于其他地区的差异特征,不平衡问题突出;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偏低,总体水平还处于濒临失调阶段,旅游业发展还需要更长时间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磨合;③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处于边缘省区的协调发展水平易出现极化的现象,未来应重视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质量的提高,促进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优质协调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秀平 柳春岩 翁钢民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确立了以敦煌为龙头,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行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际旅游市场颇具吸引力。本文以《甘肃旅游统计年鉴》和国家旅游局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加快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杨春平 张文德
[目的/意义]为中国企业走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导航,离不开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系研究。[方法/过程]利用世界知识产权局网站2001-2014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数据,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授权发展情况,并在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基础上给出了专利结合度指数概念,然后采用Wolfram Mathematica软件可视化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情况。[结果/结论]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差距比较大,沿线国家对中国的专利结合度指数变化比较平稳,相对而言,中国对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
关键词:
专利关系 专利结合度 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偲 王淼
海洋碳汇是海洋活动和海洋生物吸收和固定大气中CO2的过程和机制。由于其能够完成全球93%的碳循环而成为全球瞩目之焦点。目前,中国政府正以蓝碳合作为重点,引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治理国际环境,发起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蓝碳合作计划"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蓝碳合作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动力机制主要基于各国政府协同治理全球气候环境的共同愿望;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合作保护、海洋环境合作保护、蓝碳生态系统合作监测和海洋污染合作治理;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蓝碳合作研究、海洋高层对话、蓝碳合作融资、蓝碳市场构建、蓝碳金融支持和蓝碳产业支持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娟 刘赛
利用2006—2016年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入境旅游(FVA)的面板数据,基于分位数回归和空间自相关,分析FDI对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的动态效应以及二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中国实际利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对FVA增长表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FDI对FVA的弹性增长效应在0. 04%~0. 48%的范围浮动。2) FDI对FVA的边际效应存在分位数差异,倒"U"型变化趋势明显。在25%分位点上FDI对FVA增长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之后沿着50%,10%,75%,90%的分位点方向依次减弱。3)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和FVA的空间依赖性特征显著,存在空间集聚态势。2006—2016年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和FVA的空间关联性不断增强;印度、泰国为入境旅游和投资的增长引擎区,缅甸为滞后发展区。
关键词:
“海上丝路”沿线国家 入境旅游 投资追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国荣
<正>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懈耕耘,“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2014年成立以来,丝路基金始终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初心使命,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运作原则,稳妥把握合作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卫孺牛
为把丝绸之路建成21世纪的国际旅游黄金线路而努力──从甘肃旅游业的发展说开去卫孺牛甘肃省旅游局BuildingtheSilkRoadintoanInternationalGoldenTouristRoute¥byWeiRuniuAbstract:Th...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卓乘风 邓峰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统计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演变规律及其动态特征。研究表明:交通与旅游业显著相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两系统综合评价值演变过程为交通滞后→旅游业滞后→交通滞后→旅游业滞后,系统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两系统耦合度演变过程为颉颃→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两系统协调度从极度→严重→中度→轻度→濒临失调向勉强→初级→中度→良好→优质协调逐步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卓乘风 邓峰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统计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演变规律及其动态特征。研究表明:交通与旅游业显著相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两系统综合评价值演变过程为交通滞后→旅游业滞后→交通滞后→旅游业滞后,系统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两系统耦合度演变过程为颉颃→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两系统协调度从极度→严重→中度→轻度→濒临失调向勉强→初级→中度→良好→优质协调逐步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