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2)
- 2023(11935)
- 2022(10388)
- 2021(10019)
- 2020(8305)
- 2019(19189)
- 2018(19385)
- 2017(36678)
- 2016(20364)
- 2015(23180)
- 2014(23406)
- 2013(22675)
- 2012(20993)
- 2011(18834)
- 2010(18767)
- 2009(17180)
- 2008(16897)
- 2007(14799)
- 2006(13009)
- 2005(11222)
- 学科
- 济(76030)
- 经济(75930)
- 管理(58432)
- 业(52784)
- 企(44820)
- 企业(44820)
- 方法(34681)
- 数学(29241)
- 数学方法(28816)
- 中国(20354)
- 农(20331)
- 学(19834)
- 财(19114)
- 业经(16983)
- 地方(15608)
- 制(15348)
- 理论(15247)
- 贸(13242)
- 贸易(13235)
- 和(13215)
- 农业(13210)
- 易(12823)
- 教育(12386)
- 技术(12293)
- 务(11989)
- 财务(11913)
- 银(11909)
- 财务管理(11888)
- 银行(11856)
- 环境(11656)
- 机构
- 大学(287004)
- 学院(284360)
- 管理(111994)
- 济(104123)
- 经济(101486)
- 理学(96998)
- 研究(96383)
- 理学院(95831)
- 管理学(93907)
- 管理学院(93410)
- 中国(70615)
- 科学(63292)
- 京(62575)
- 农(49679)
- 所(49588)
- 财(48014)
- 业大(45567)
- 研究所(45399)
- 中心(43340)
- 江(41818)
- 北京(39575)
- 范(39262)
- 农业(39196)
- 师范(38827)
- 财经(38300)
- 院(35407)
- 经(34756)
- 州(34167)
- 技术(32821)
- 师范大学(31257)
- 基金
- 项目(197033)
- 科学(152861)
- 研究(142899)
- 基金(140534)
- 家(123475)
- 国家(122401)
- 科学基金(103829)
- 社会(86406)
- 社会科(81523)
- 社会科学(81501)
- 省(77785)
- 基金项目(74969)
- 自然(69105)
- 自然科(67478)
- 自然科学(67458)
- 自然科学基金(66196)
- 教育(66000)
- 划(65680)
- 编号(59218)
- 资助(58059)
- 成果(48940)
- 重点(43780)
- 部(42429)
- 课题(41242)
- 发(41089)
- 创(40631)
- 创新(37759)
- 科研(37670)
- 项目编号(36738)
- 大学(36424)
- 期刊
- 济(116777)
- 经济(116777)
- 研究(82964)
- 中国(56709)
- 学报(50832)
- 农(45501)
- 科学(44668)
- 管理(41564)
- 大学(37736)
- 教育(37702)
- 财(35956)
- 学学(35214)
- 农业(31792)
- 技术(25289)
- 融(21818)
- 金融(21818)
- 业经(19274)
- 财经(18018)
- 经济研究(17704)
- 图书(17458)
- 业(16175)
- 经(15255)
- 科技(14946)
- 问题(14754)
- 版(14502)
- 理论(14336)
- 业大(13591)
- 实践(13331)
- 践(13331)
- 技术经济(13219)
共检索到418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聂文慧
本文从世界体系视角创造性地挖掘丝绸之路的独特功能,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当今世界体系变革,为"一带一路"研究注入新思路。世界体系理论包括诸世界体系理论、单一世界体系理论和13世纪世界体系理论。丝绸之路有"路线多条、海陆并行,始于中国、多方参与,利益驱动、各尽所能,从未间断、历经沧桑"的特点。丝绸之路在世界体系演进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将世界体系核心区和半边缘区联系起来,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它与大国兴衰密切关联,丝绸之路贸易权之争此起彼伏。鉴古知今,在建设"一带一路"推动世界体系变革过程中,要打造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建共商共享原则,充分发挥经贸合作先导作用,着力加强互联...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世界体系 一带一路 命运共同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媛 沈绿筠 郝丽莎
推进能源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称"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和战略突破口。鉴于现有研究对经济带内的石油资源储、产、消、贸情况少有系统分析,文章采用箱线图分析法,探讨经济带内主要产油国的相对供给位序及其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与演变,并结合各国石油供需平衡状况的变化,提出我国与带内主要国家开展石油合作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经济带无论是在石油储量、产量、储采比还是出口量上,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石油供给增长的主源地;2)经济带内以大中型以上石油供给国居多,且呈高度集聚态势,形成波斯湾沿岸供给极核和环里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供给金三角,特别是环里海地区增长势头强劲,与波斯湾地区的供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彬强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是反映古代中国和世界各国通过海上航线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各种历史文献及现代研究文献的总和,对于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解决海洋岛屿争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措施主要有3个方面:系统梳理文献脉络、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文献保障 资源共享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新疆综合物流体系的有效构建,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活动的运行效率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在全面分析新疆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新疆区域物流的功能和定位,提出新疆区域物流体系的改造转型思路。
关键词:
新疆 区域物流 功能定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新疆综合物流体系的有效构建,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活动的运行效率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在全面分析新疆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新疆区域物流的功能和定位,提出新疆区域物流体系的改造转型思路。
关键词:
新疆 区域物流 功能定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婵娟 胡志华
基于全球1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777个港口的航线连接数据,统计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6个国家之间的海运联系情况,以国家为节点,分别构建以国家拥有航线数量和月平均贸易次数为权重的加权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结合优势流(dominant flow)和显著流(significant flow)分析方法对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的层次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航线数量加权网络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贸易次数加权网络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但是并不明显;在两种加权网络中,阿联酋都属于第一层次,是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中的核心国家;由多重流分析结果得出,中国和新加坡这两个世界航运大国在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中均处于第二层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婵娟 胡志华
基于全球1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777个港口的航线连接数据,统计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6个国家之间的海运联系情况,以国家为节点,分别构建以国家拥有航线数量和月平均贸易次数为权重的加权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结合优势流(dominant flow)和显著流(significant flow)分析方法对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的层次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航线数量加权网络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贸易次数加权网络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但是并不明显;在两种加权网络中,阿联酋都属于第一层次,是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中的核心国家;由多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新放 吕靖
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关联维数等方法,揭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和发展规律,对明确港口投资环境、规划港口布局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①沿线港口分布格局具有空间相关性,集装箱吞吐量差异逐渐缩小,空间格局呈现边缘化特征和俱乐部趋同现象;港口体系集装箱吞吐量重心由欧洲逐渐向亚洲转移,尤其向东亚和东南亚转移。②基于空间和时间距离的港口群间的关联性均逐渐增强,且时间关联性增强更明显,演化过程更复杂;港口群间时—空关联程度并不完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③总体上港口体系出现了层次化分布格局,且部分港口群内出现多枢纽或多门户港口;港口群间联系呈现网络化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朝辉 刘文佳 耿玉德
通过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通道地理区位、灾害因子、环境容量、系统活度与林业资源的分析,构建覆盖三条关键通道及其辐射区域的新疆现代林业生态布局,以推进新疆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增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效能,切实维持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生态依托、环境保障与支撑力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诺 林婉妮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重新审视构建南海海上搜救体系的重要意义及实施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遇。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战略枢纽区——南海构建高效的海上搜救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保障过往船舶的航行畅通和安全,更可以彰显我国的大国责任和维护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及海洋权益。本文在分析南海海上安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南海海上搜救体系的主体架构、各层机构功能、协调机制、国际协作等基本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南海海上搜救体系建设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仲俊涛 米文宝 米楠 张娟娟 宋永永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经济带城市等级及城市类型进行科学定位迫在眉睫。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西北段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生态经济位模型对研究区1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生态经济位进行测度,并将二者综合,划分城市体系和城市开放性类型。结果显示:研究区城市流强度介于3.80亿~1 158.92亿元,城市流强度不仅与城市规模息息相关,城市类型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经济位介于0.020~0.231,超过半数城市位于系统底部,主要限制性因素为经济滞后;结合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生态经济位,将城市划分为4级,西安为核心城市,乌鲁木齐和兰州为副核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5个,一般...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哈乐群
近年来,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亚欧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迅速。以陕西省为例,论其产业合作的发展领域,并提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亟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中,调整产业合作结构,从原来的依靠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转向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产业,并分析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丝绸之路 产业合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艺彤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支持建设中国郑州与卢森堡之间的“空中丝绸之路”。随着“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在“硬联通”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对于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规则标准“软联通”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规则标准“软联通”是维护国际航空领域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是提升中国在国际航空领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拓展中国国际航空市场的重要手段,是为“硬联通”保驾护航的重要工具,是促进中国民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的研究发现,在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民用航空管理规则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面临国际地位不高、管理经验欠缺、制度机制亟待创新优化等诸多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应加快提高中国民用航空制定规则标准的水平,满足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规则标准对接的需求;加快角色转型与重新定位,积极维护“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正当权利;顺应和把握国际航空发展趋势,制定新的全球民航秩序治理规则标准;加快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步伐,有力支撑规则标准“软联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姆斯·麦克布莱德 李笑然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汉王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形成了一张连接南亚、中亚与中东、欧洲的商业网络。如今,新丝路计划的提出,旨在加强中亚、东亚之间的联系。这一概念在美国和中国都被提及,然而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2011年,在从阿富汗撤军时,美国提出大中亚经济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的观点,以求政治稳定。201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发表其关于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的观点,从而促进贸易流通,保证稳定的能源供给,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