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7)
- 2023(11731)
- 2022(10301)
- 2021(9743)
- 2020(8152)
- 2019(18882)
- 2018(19021)
- 2017(36228)
- 2016(20154)
- 2015(22836)
- 2014(22917)
- 2013(22394)
- 2012(20563)
- 2011(18463)
- 2010(18293)
- 2009(16653)
- 2008(15931)
- 2007(13894)
- 2006(12105)
- 2005(10467)
- 学科
- 济(73255)
- 经济(73160)
- 管理(55150)
- 业(50300)
- 企(42197)
- 企业(42197)
- 方法(34249)
- 数学(29248)
- 数学方法(28869)
- 学(20031)
- 农(19796)
- 中国(19493)
- 财(18407)
- 业经(16159)
- 地方(15174)
- 制(14579)
- 理论(14271)
- 农业(12945)
- 和(12671)
- 贸(12394)
- 贸易(12389)
- 易(11994)
- 教育(11891)
- 技术(11734)
- 环境(11534)
- 务(11395)
- 财务(11324)
- 财务管理(11300)
- 银(11263)
- 银行(11194)
- 机构
- 大学(281703)
- 学院(279210)
- 管理(108098)
- 济(101660)
- 经济(99149)
- 研究(98250)
- 理学(93790)
- 理学院(92662)
- 管理学(90784)
- 管理学院(90313)
- 中国(70499)
- 科学(65998)
- 京(61858)
- 农(54752)
- 所(51370)
- 业大(48156)
- 研究所(47378)
- 财(46085)
- 农业(43634)
- 中心(43594)
- 江(40963)
- 北京(39025)
- 范(37446)
- 财经(36947)
- 师范(36934)
- 院(36088)
- 经(33621)
- 州(33265)
- 技术(33100)
- 省(30521)
- 基金
- 项目(198439)
- 科学(153331)
- 基金(141579)
- 研究(140637)
- 家(126560)
- 国家(125518)
- 科学基金(105261)
- 社会(84097)
- 社会科(79334)
- 社会科学(79308)
- 省(79009)
- 基金项目(75389)
- 自然(71801)
- 自然科(70070)
- 自然科学(70047)
- 自然科学基金(68754)
- 划(67457)
- 教育(64573)
- 资助(58717)
- 编号(57578)
- 成果(47137)
- 重点(44816)
- 部(42462)
- 发(41970)
- 创(41136)
- 课题(40668)
- 计划(38741)
- 科研(38616)
- 创新(38370)
- 大学(36175)
共检索到404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友勇 姬玉梅 杨靖
用丝氨酸和脯氨酸作诱变剂和选择剂,对10个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和近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从97-7的近成熟胚中筛选出优良变异株(抗性-2)。该变异株的后代比亲本抽穗期提早10d左右,且也早于其他早熟品种。
关键词:
小麦 氨基酸 抽穗期 无性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喜悦 胡银岗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
研究了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有关生理生化机制。对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在拔节至散粉期给予日平均温度17.5℃和22.0℃处理,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脯氨酸及其活性氧代谢的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3314的脯氨酸含量在日平均温度22.0℃处理条件(可育条件)下明显高于17.5℃处理(不育条件),且日平均温度22.0℃条件下的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其同型保持系TSP3314基本一致;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则相反。在可育条件下,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的育性转换过程中伴随着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该温敏不育系的育性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丽华 胡玉昆 李雁鸣
以豫麦49号和河农859为材料,研究了2个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叶片内脯氨酸的积累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小麦体内脯氨酸含量增加。在短期水分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脯氨酸积累量差异不大。但随着水分胁迫的延续和加剧,抗旱性较强的河农859脯氨酸积累量小于豫麦49号。
关键词:
小麦 水分胁迫 脯氨酸(Pro)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烈 沈秀瑛 孙彩霞
通过盆栽及室内试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土壤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脯氨酸对玉米品种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胁迫前或胁迫解除复水后叶面喷洒脯氨酸(15mg/kg)对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旱性有益。
关键词:
脯氨酸,玉米,抗旱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福庚 刘友良 章文华
在 0~ 30 0mmol·L-1NaCl浓度范围内 ,大麦叶片内催化脯氨酸 (Pro)合成的关键酶吡咯啉 5 羧酸合成酶 (P5CS)、精氨酸酶、鸟氨酸转氨酶 (OAT)和谷氨酸脱氢酶 (GDH)的活性均明显提高 ,脯氨酸脱氢酶 (ProDH)活性略有下降 ,与之相对应 ,叶片内Pro含量上升 4~ 11倍。 2 0 0mmol·L-1NaCl以下浓度处理 ,Pro合成主要是通过谷氨酸 (Glu)途径(关键酶为P5CS) ,2 0 0mmol·L-1以上NaCl胁迫下鸟氨酸 (Orn)途径 (关键酶为OAT)受激。ΔGR/ΔNaCl (每提高单位NaCl浓度时植株生长速率的下降值 )可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惠娟 李梅枝 梁成喜
盐胁迫下刺槐幼苗的生长明显受抑,相对含水量(RWC)降低,质膜透性变大,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小,同时大量积累游离脯氨酸和腐胺含量。外源ABA能缓和盐胁迫对生长的抑制,减少质膜透性,提高RWC,SOD和CAT活性,脯氨酸量被继续增加,但腐胺量却被减少,表明腐胺量的变化与幼苗的水分状况和遭受胁迫的程度一致,腐胺积累的多少可作为植物遭受胁迫程度的生理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立全 霍治军 常彩涛 张成合 李明 刘文明
对辣椒雄性不育系9601 A和保持系9601 B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粗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9601 A的雄性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末期II阶段,导致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花药绒毡层细胞的高度液泡化,致使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死亡;不育系花药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保持系,而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红梅 高志强 孙敏 赵维峰 李青 邓妍 杨珍平
【目的】研究休闲期不同时间耕作对土壤水分、花后旗叶和籽粒脯氨酸积累、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旨在探索休闲期一次性耕作的蓄水保墒技术,为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定前茬小麦收获后15 d、45 d两个时期,深翻、深松两种耕作方式(以未耕作为对照),研究其对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花后旗叶和籽粒脯氨酸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动态变化,籽粒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花后脯氨酸含量与两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休闲期深翻或深松均可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且欠水年效果明显,以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效果较好。休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邓敏 刘瑞琦 杨栋 袁立 沈和定 牛东红
脯氨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调节物质,对海洋贝类适应盐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脯氨酸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高盐耐受性的影响,本研究对缢蛏进行高盐(32)胁迫,并在高盐条件下添加外源氨基酸,对比不同条件处理下缢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脯氨酸转运基因表达水平。高盐胁迫下,3种游离氨基酸显著上升,其中,脯氨酸含量积累最多,并始终处于高水平合成状态;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排氨率升高;脯氨酸转运基因SLC6A7-1和SLC6A7-2表达显著上升。当添加外源脯氨酸后,脯氨酸含量积累更多,在72h时达到了峰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显著增加,排氨水平显著下降;脯氨酸转运基因SLC6A7-1表达先上升后下降,而SLC6A7-2一直处于高表达状态,在24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结果表明,脯氨酸可以促进缢蛏体内大分子蛋白合成,为缢蛏高盐适应性生存提供更多能量,为深入探究脯氨酸调控海洋贝类高盐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缢蛏 高盐 脯氨酸 耐受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光辉 张璟 何军 冯俊涛 张兴
以垂柳为材料研究4种注干药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虫啉.敌敌畏和敌畏.氧乐)树干注药后其叶片内几种保护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药剂树干注药后垂柳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敌畏.氧乐对SOD影响最明显,药后1 d活性上升了85.01%,6 d活性下降了35.99%,20 d上升了32.00%。各药剂处理均可提高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吡虫啉对PPO刺激作用最明显,药后10 d活性上升了21.87%;对POD抑制作用最显著,药后6 d活性下降了24.78%。敌畏.氧乐对PAL活性影响...
关键词:
树干注药 杀虫剂 柳树 保护酶 脯氨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广 朱万泽 谢静 王尧尧
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是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的特有树种。以川西折多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海拔川滇高山栎叶片、嫩枝、树皮以及细根的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随着海拔升高,灌丛地上组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海拔细根含量差异不显著;除细根丙二醛含量外,其余组织丙二醛含量和所有组织脯氨酸含量均与温度和降水呈负相关关系。生长在高海拔的川滇高山栎灌丛遭受低温和干旱胁迫,组织丙二醛和脯氨酸与川滇高山栎受胁迫程度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桦 王玉国
将大豆小真叶愈伤组织分别在NaCl浓度为 0 (ck) ,0 4 % ,0 8% ,1 2 % ,1 6 %及在各盐浓度中加脯氨酸 (0 8mmol/L)的培养基中进行 2 4 ,4 8,72h培养 ,测定其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SOD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SOD活性在 0 4 % ,0 8% ,1 2 % ,1 6 %盐浓度的各种培养时间下均受到促进 ,其中NaCl浓度为 0 8%的增加较明显。POD在各种盐浓度下均在培养 72h时 ,促进其活性增强的作用最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建灿 张玉洁 杨天柱
本文对低温胁迫下喜树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与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喜树幼苗经低温胁迫后叶内叶绿素含量下降 ;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其变化规律不同于其它植物 ;低温造成喜树幼苗的膜脂过氧化 ,MDA含量明显升高 ,SOD活性的增强可以降低MDA的含量 ;脯氨酸随着胁迫的进行其含量升高 ,表明叶内脯氨酸的升高也有助于提高它的抗寒性 ,进一步可以认为叶片内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喜树抗寒性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志平 郭世荣 冯吉庆 高新昊
为研究盐胁迫对西瓜植株伤害的生理机制,考察了西瓜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50 mmol.L-1)NaCl处理促进了西瓜幼苗的生长,高浓度(75、100和150 mmol.L-1)NaCl胁迫则明显抑制了西瓜幼苗的生长;随NaCl浓度增加,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显著增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表现为低浓度下增加而高浓度下降低的规律,光合色素含量在75 mmol.L-1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脯氨酸含量在50 mmol.L-1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研...
关键词:
西瓜 盐胁迫 光合色素 脯氨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珍 蔡庆生 孙菊华 崔照平
4/2℃ (昼 /夜 )诱导 10d ,高羊茅叶片、根颈中以蔗糖、果糖为主的可溶性糖类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 ,淀粉含量缓慢降低 ,总可溶性糖与淀粉的比值明显增加 ,相应部位的抗冻性显著增强 ;根系中可溶性糖类含量和LT50 都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 ,可溶性糖类含量的增加是造成高羊茅抗冻性增强的重要因素 ,叶片、根颈和根系中可溶性糖类含量及积累动态的不同可能是构成其对冷锻炼响应不同的重要生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