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6)
- 2023(2637)
- 2022(2170)
- 2021(2005)
- 2020(1879)
- 2019(4023)
- 2018(3902)
- 2017(6905)
- 2016(3575)
- 2015(3859)
- 2014(3337)
- 2013(3235)
- 2012(3053)
- 2011(2857)
- 2010(2877)
- 2009(2612)
- 2008(2641)
- 2007(2301)
- 2006(2044)
- 2005(1868)
- 学科
- 济(12864)
- 经济(12856)
- 学(10697)
- 管理(4395)
- 业(4198)
- 企(3213)
- 企业(3213)
- 关系(3095)
- 经济学(2881)
- 方法(2834)
- 税(2641)
- 中国(2584)
- 对外(2552)
- 农(2503)
- 地方(2456)
- 税收(2451)
- 经济关系(2443)
- 外经(2433)
- 对外经济(2424)
- 理论(2423)
- 收(2420)
- 数学(2154)
- 数学方法(2093)
- 和(1982)
- 教育(1867)
- 业经(1864)
- 水产(1816)
- 生态(1805)
- 环境(1781)
- 财(1772)
- 机构
- 大学(51639)
- 学院(49533)
- 研究(23231)
- 科学(18624)
- 中国(15550)
- 济(15100)
- 农(14821)
- 经济(14705)
- 所(13399)
- 管理(13015)
- 研究所(12780)
- 农业(12093)
- 京(11373)
- 业大(11325)
- 理学(10919)
- 理学院(10641)
- 管理学(10231)
- 管理学院(10126)
- 中心(9894)
- 室(9335)
- 实验(8944)
- 院(8919)
- 实验室(8603)
- 省(8289)
- 重点(8197)
- 范(8184)
- 江(8077)
- 师范(7987)
- 农业大学(7826)
- 研究院(7615)
共检索到73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中宝 朱道弘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饲养相结合,研究了丝带凤蝶长沙种群的成虫、卵、幼虫以及蛹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生活史.结果表明:丝带凤蝶长沙种群一年发生6代,自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以滞育蛹于枯枝落叶中越冬,4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随后产卵.在25℃的条件下,卵、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5.3 d、15.8~16.8 d和9.6~10.4 d;30℃的温度条件下,卵、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0 d、12.9~14.6 d和6.5~7.1 d.在短日照条件下部分蛹进入滞育.此外,根据雌雄成虫的翅面特征认为丝带凤蝶长沙种群应属于南方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成理 陈晓鸣 史军义 易传辉
记述了褐斑凤蝶(Chilasa agestor(Gray))和斑凤蝶(C. clytia(Linnaeus))的幼期形态特征、成虫和幼虫的主要习性。在四川峨眉,褐斑凤蝶1年1代,以滞育蛹越夏、越冬;成虫发生期在春季,访花;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以樟(Cinnamoneum camphora(Linn.)Presl)和楠木(Phoebe zhennan S. Lee et F. N. Wei)为寄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理站,斑凤蝶实验种群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成虫访花,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末龄幼虫有鲜艳的警戒色;以玉兰叶木姜子(Litsea magnoliifoli...
关键词:
褐斑凤蝶 斑凤蝶 幼期形态 生物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成理 陈晓鸣 史军义 易传辉
记述了美凤蝶和玉斑凤蝶的幼期形态特征、成虫和幼虫的主要习性。在四川峨眉,美凤蝶实验种群1年主要发生3代,以滞育蛹越冬;成虫访花,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以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为寄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理站,玉斑凤蝶实验种群1年发生5代,以滞育蛹越冬;成虫访花,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以芸香科柑橘属和花椒属植物为寄主。建议在规模化养殖中,以柚和甜橙作为美凤蝶的寄主植物,以温州蜜柑和甜橙作为玉斑凤蝶的寄主植物。
关键词:
美凤蝶 玉斑凤蝶 幼期形态 生物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宝珠 朱祥福 曾菊平 袁景西
[目的]通过连续12 a对金斑喙凤蝶的野外调查观察,研究成虫活动规律,并利用仿生态养殖,观察金斑喙凤蝶卵和幼虫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期为金斑喙凤蝶研究与保护提供有效数据。[方法]根据2004—2012年对金斑喙凤蝶成虫活动规律的观察研究,2013—2015年,在金斑喙凤蝶成虫活动期,采用样线踏查的方法,自海拔450 m往山顶海拔1 200 m搜索,调查视野内木兰科植物分布情况,寻找卵和幼虫,收集后带回驻地进行仿生态养殖,观察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结果]金斑喙凤蝶在九连山为一年二代,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国华 李密 周红春
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研究宽尾凤蝶Agehana elwesi(Leech,1889)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宽尾凤蝶在华南地区一年发生2代,全变态,幼虫常为5个龄期,以蛹越冬,一个生命历期为58~69d,野外成虫主要出现于每年的4~5月和6月底~8月初,自300~1500m海拔的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中均有分布;卵散产,幼虫具拟态、警戒色等保护性状,低龄期与高龄期保护性状差异明显,蛹具拟态等保护性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丰 杨元昊 王实学 王绿洲 李蕾 杨娟宁 何双恒 王立新
【目的】研究黄河陕西合阳段兰州鲇的种质特点和种群生存现状,为黄河鲇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从形态特征、种群组成以及同工酶3个方面,对黄河陕西合阳段兰州鲇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黄河陕西合阳段兰州鲇各鳍鳍式为,背鳍i-4~5,胸鳍i-11~14,腹鳍i-10~11,臀鳍i-78~87;鳃耙8~12;须2对;体长/头长为4.8~5.4,头长/吻长为2.8~3.2,头长/眼径为11.2~15.0;脊椎骨数目为63~68,比肠长0.91±0.25;具有发达的‘V’型胃,其消化生理特性符合肉食性鱼类的特征。同工酶检测结果表明:黄河陕西合阳段兰州鲇的乳酸脱氢酶(LDH)有2个位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进 唐彦 吴雨恒 梁瑶 商红红 王星
于2017年5月中下旬,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乡县的天然原始次生枫香树林暴发枫毒蛾林区采集枫毒蛾(LymantrianebulosaWileman)幼虫,于室内饲养,观察记录枫毒蛾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枫毒蛾幼虫虫体可视毒毛随着龄期增加而逐渐增多,翻缩腺颜色逐渐加深;随龄期增加,枫毒蛾头宽、体宽及体长均显著加大,其中头宽可作为枫毒蛾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体长和体宽可作为辅助指标;在27℃的饲养条件下,枫毒蛾幼虫龄期为7龄,完成1个世代约需66.7d,成虫雌、雄比为0.9655,单雌产卵量为(330.43±27.801)粒。
关键词:
枫毒蛾 形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幼虫龄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历燕 陈庆昌 张小波
红脂大小蠹又名强大小蠹 (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 ,为国内新纪录种 ,是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Carr.)的毁灭性害虫 ,可导致几十年生的油松在较短期内死亡。越冬虫态以成虫和老熟幼虫为主 ,占 77 5 % ,2~ 3龄幼虫为辅 ,占 2 1 7% ,少数以蛹越冬 ,占 0 8%。其生活史以成虫越冬的 1a 1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的需跨年度才能完成 1个世代发育 ,以小幼虫越冬的需 3a完成 2代或 2a完成 1代。在种群密度较低时 ,危害生长衰弱的过火木、新伐倒木及新的伐桩 ,种群密度大时 ,能迅速入侵胸径≥ 10cm、树龄在 2 0a生...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成理 陈晓鸣 史军义 易传辉
记述了珍贵观赏蝶种红锯蛱蝶Cethosia biblis和白带锯蛱蝶C.cyane的形态特征、成虫和幼虫的主要习性。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理站,红锯蛱蝶实验种群一年发生约8代,以未滞育幼虫和成虫越冬;成虫访花,也以腐烂水果为补充营养,卵聚产;幼虫5龄,具强烈的群集习性。白带锯蛱蝶一年发生约8代,以幼虫和蛹越冬;成虫访花,卵聚产;幼虫5龄,群集生活。两种蛱蝶均以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蒴莲属Adenia的三开瓢A.cardio-phylla和滇南蒴莲A.penangiana为幼虫寄主。
关键词:
红锯蛱蝶 白带锯蛱蝶 形态特征 习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德富 严静君 李广武 刘后平
据在四川省大邑县和北京室内饲养观察,暴猎蝽1a发生一代,以5龄若虫越冬。卵期27.08±1.00d。若虫共5龄,历期334.75±4.30d。成虫羽化后16~18d交配,交配后18~19d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是舞毒蛾、杨扇舟蛾、春尺蠖、北京杨锉叶蜂、柳毒蛾、刺槐蚜等多种林木害虫的捕食性天故。
关键词:
暴猎蝽,形态学,生物学,捕食性天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佳仁 周社文 周正光 周生清 成进 邓萍芳
柚实雷瘿蚊是近年在广东梅县和湖南江永、芷江等地发现的主要柚树害虫 .为阐明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并进而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笔者于 1996~ 2 0 0 0年在湖南对此虫进行了系统调查 ,明确柚实雷瘿蚊在目前主要分布于永州、怀化 ,并对其各虫态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 .柚实雷瘿蚊在湖南一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于 10月下旬或 11月上旬进入土中或未腐烂的柚果中开始越冬 ,翌年 4月下旬羽化 .幼虫 4龄 ,蛀食柚果 ,造成柚果未熟先黄、落果和烂果 .全年在 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 7月上旬、8月下旬至 9月上旬有 3个为害高峰期 ,尤以 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 .提出了加强检疫...
关键词:
柚实雷瘿蚊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鹏华 刘宝生 冯友仁 尹鸿刚 张素芬 许静杨 刘家褀
杨黑点叶蜂(PristiPhora conjugata Dahlb.)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是杨树人工林及苗圃猖獗发生的食叶害虫。近年来,延边大学教学试验基地8 9年生"三北一号"人工杨树林遭到该虫严重危害,受害株率达100%,受害叶片仅剩叶柄,被害严重的杨树整株叶片全部被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仁利 蔡卫京 周铁烽 赵灿南 杜文昌 顾茂彬
裳凤蝶指名亚种Troides helena helena Linnaeus(1758)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我国分布的是裳凤蝶污斑亚种Troides helena spilotia Rothschild,产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该蝶共有31个亚种,分别分布于国外的越南、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及其各岛
关键词:
裳凤蝶污斑亚种 形态学 生物学 饲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辉 戴伟湘 张岩 高天翔 吉田英雄
对采自日本北海道宗谷近海的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和北方玉筋鱼(A.hexaperus)进行了部分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的分析比较。2种玉筋鱼在体长体质量关系式、性腺成熟系数等生物学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2种玉筋鱼的脊椎骨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有较高的重叠率(70%)。采用耳石角度对2种玉筋鱼进行研究,发现玉筋鱼耳石角度的平均值[(86.8±0.4)°]显著小于北方玉筋鱼[(93.0±0.5)°](P<0.05)。利用耳石角度对2种玉筋鱼的判别准确率较高,平均为84.3%,可以作为鉴别2种玉筋鱼的1个形态学参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奎宏 何奇江 吴蓉
通过对早竹花粉形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测 ,研究早竹花而不实的原因。通过对早竹花粉形态、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柱头授粉能力和花粉管生长的观察测定 ,得出 :①早竹花粉为近球形 ,具单一萌发孔 ,外壁纹饰为颗粒状 ;②早竹花粉萌发率低下 ,柱头自然授粉能力弱是导致早竹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早竹花粉管生长速度较快 ,最高可达 3 44μm·min-1。从而为早竹人工授粉和实行杂交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图 9表 5参 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