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4)
- 2023(19550)
- 2022(16470)
- 2021(15389)
- 2020(12962)
- 2019(29700)
- 2018(29380)
- 2017(56213)
- 2016(30543)
- 2015(34593)
- 2014(34505)
- 2013(33711)
- 2012(30762)
- 2011(27624)
- 2010(27649)
- 2009(25372)
- 2008(24878)
- 2007(22224)
- 2006(19511)
- 2005(17000)
- 学科
- 济(120148)
- 经济(119990)
- 业(107567)
- 管理(96253)
- 企(88872)
- 企业(88872)
- 方法(53773)
- 农(49933)
- 数学(43782)
- 数学方法(43192)
- 业经(36023)
- 财(35483)
- 农业(33175)
- 中国(32586)
- 制(25005)
- 务(24219)
- 财务(24133)
- 财务管理(24091)
- 理论(24084)
- 学(24079)
- 地方(23583)
- 企业财务(22794)
- 技术(22519)
- 和(21331)
- 贸(20715)
- 贸易(20703)
- 易(20126)
- 策(19431)
- 体(19351)
- 划(19138)
- 机构
- 学院(429657)
- 大学(424481)
- 管理(171977)
- 济(168407)
- 经济(164704)
- 理学(148305)
- 理学院(146774)
- 管理学(144197)
- 管理学院(143416)
- 研究(138445)
- 中国(105641)
- 京(89922)
- 科学(86180)
- 农(81853)
- 财(77626)
- 所(68657)
- 业大(68062)
- 江(65566)
- 中心(64639)
- 农业(63181)
- 研究所(62354)
- 财经(61595)
- 经(56157)
- 范(55849)
- 北京(55819)
- 师范(55260)
- 州(52239)
- 院(50646)
- 经济学(49136)
- 技术(47508)
- 基金
- 项目(293095)
- 科学(230613)
- 研究(217374)
- 基金(210481)
- 家(182944)
- 国家(181262)
- 科学基金(156755)
- 社会(135597)
- 社会科(128071)
- 社会科学(128035)
- 省(117185)
- 基金项目(111760)
- 自然(101791)
- 教育(100944)
- 自然科(99469)
- 自然科学(99442)
- 自然科学基金(97649)
- 划(96919)
- 编号(90636)
- 资助(85683)
- 成果(72848)
- 重点(65073)
- 部(64297)
- 发(62687)
- 创(62420)
- 课题(62222)
- 创新(57808)
- 科研(55826)
- 教育部(55103)
- 国家社会(55087)
- 期刊
- 济(191159)
- 经济(191159)
- 研究(122602)
- 中国(87783)
- 农(79547)
- 学报(68222)
- 管理(65269)
- 科学(62385)
- 财(61715)
- 农业(53805)
- 教育(53475)
- 大学(52885)
- 学学(49686)
- 技术(41340)
- 业经(37071)
- 融(37048)
- 金融(37048)
- 财经(29692)
- 业(27971)
- 经济研究(27942)
- 经(25543)
- 问题(25438)
- 版(21828)
- 图书(21812)
- 技术经济(21623)
- 科技(21033)
- 现代(19794)
- 商业(19130)
- 理论(18981)
- 世界(18162)
共检索到636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纪琴 李佳玉
现阶段非洲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高农业生产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农业科研组织体系、资金投入和农业科研人员3个角度,具体剖析农业科研管理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东非3国农业科研体系建设与中非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东非3国应完善科研组织体系,提升高等院校农业科研的力量分布;强化农业科研投入,建立高效稳定的农业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在中非合作方面,加强中非教育与科研领域合作,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搭建科研平台,合力培养高水平农业人才,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助力中国农业"走出去",服务于非洲的农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东非3国 中非合作 科研体系 人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仲齐
美国农业部(USDA)是美国唯一的管理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的政府机构。它的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各地,有的作为农业部的直属研究所,有的作为大学中的一个实验室,直接地行使其研究、教育、推广服务和监督职能。除这些公立机构外,许多私立机构也是美国重要的农业科研力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宏波 刘华桢 刘任
在世界农业科研领域中,美国农业科研体系比较完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科研体系及运行机制应该从美国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在科研体制、推广体系、经费投入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创新,完善农业科研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景江
我国农业科研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举措刘景江(山东大学)我国农业科技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仅杂交水稻一项,近10年来累计增产稻谷4800亿斤。目前,我国农业科技队伍发展到12.8万人,农业技术协会13.8万个。但我们也应看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悦 丁芬 陈亚君 姜秀英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近年来在管理中引入的新理念,在企业中起步较早,许多企业为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纷纷申请认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参加国际竞争的通行证。农业科研单位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还在探索和完善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锐 赵建梅
本文分析了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变动的趋势,以及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增加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改善农业科研投资结构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希刚,朱晓峰
在我国农业技术的供需上,存在着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这是农业科研体制调整中,需要努力解决的最基本矛盾和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瑞法,方向东
一、引言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特殊产品,是全社会都能从中得到受益的公共产品。经济学家以公共产品的经济理论为依据,提出政府必须负担起农业科技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就因为它是公共产品,农业科技供需市场调节失效,私营企业及其它市场主体等非政府部门不可能为农业科技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胜根 邢鹂 方成 张晓波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分析了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对城镇贫困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农业科研投资和农业产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因果关系对食品价格、城镇工资和城镇贫困发生率的效果。结果表明,由于农业科研投资导致城市食品价格下降,农业科研在缓解城镇贫困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如何维持一个足以缓解城镇贫困的农业科研投资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
农业科研 城镇贫困 食品价格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娜柯 蔡键
通过自组织分析范式,构建农业科研资源集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农业科研资源集成的自组织运行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科研机构具备自组织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特征,其运行机理可用自组织理论来解释与分析;农业科研机构技术创新是科研资源集成与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共同结果。因而,在保证农业科研系统开放性、非平衡性、随机涨落以及非线性等特征的基础上,应不断整合农业科研机构内部资源,使其成为一个不断有序演进的集成系统,进而提升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信乃诠 许世卫
农业科研体制是长期发展的产物。综观国外农业科研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呈现出许多带有共性的基本特征,既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反映出农业科研的自身特点与规律。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帼俊 李容容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对比中美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发现,两国在农业科研管理体系、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美国农业科研管理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管理体制 科技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帼俊 李容容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对比中美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发现,两国在农业科研管理体系、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美国农业科研管理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管理体制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辉 付静彬
科研基础条件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科研活动开展而配置的科学实验条件与基础设施,是所有科技创新活动的"硬件"物质基础,加强基础条件投资对于提高科研机构的产出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995—2009年间农业部系统内科研机构的基础条件投资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增加科研基础条件投资对于提高科研机构的产出能力具有显著作用,其中对部属科研机构的产出能力影响最为明显,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条件投资。
关键词:
产出能力 科研基础条件 投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