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3)
2023(9493)
2022(7958)
2021(6972)
2020(5651)
2019(12917)
2018(12698)
2017(24952)
2016(13391)
2015(15081)
2014(14927)
2013(15246)
2012(14721)
2011(13645)
2010(13875)
2009(12569)
2008(12256)
2007(10982)
2006(9906)
2005(8964)
作者
(39726)
(33307)
(33230)
(31178)
(21596)
(15869)
(15044)
(12877)
(12801)
(12023)
(11357)
(11137)
(10710)
(10470)
(10440)
(10413)
(9773)
(9711)
(9600)
(9538)
(8307)
(8188)
(8119)
(7574)
(7518)
(7491)
(7311)
(7304)
(6855)
(6614)
学科
(75417)
经济(75355)
(36344)
管理(34482)
方法(28136)
(25860)
企业(25860)
数学(25248)
数学方法(25159)
地方(24676)
中国(23907)
(19884)
业经(16232)
农业(14335)
地方经济(13656)
(12961)
产业(12112)
(12012)
(11457)
贸易(11447)
(11266)
(11190)
金融(11188)
环境(11036)
(10888)
(10867)
技术(10680)
(10490)
银行(10470)
(10183)
机构
学院(198665)
大学(196445)
(89052)
经济(87311)
管理(74836)
研究(72303)
理学(63933)
理学院(63150)
管理学(62367)
管理学院(61983)
中国(53387)
科学(42153)
(42100)
(39194)
(35798)
(32921)
中心(32594)
研究所(32164)
(31101)
财经(30967)
经济学(28504)
(28061)
(27785)
(27475)
业大(27389)
师范(27201)
北京(26681)
(26267)
经济学院(25807)
农业(25523)
基金
项目(131021)
科学(105501)
研究(96834)
基金(95785)
(82247)
国家(81545)
科学基金(71100)
社会(64382)
社会科(61400)
社会科学(61388)
(52613)
基金项目(51101)
自然(44028)
(43554)
教育(43305)
自然科(43031)
自然科学(43026)
自然科学基金(42259)
资助(38384)
编号(37719)
(35224)
成果(30230)
重点(29642)
发展(29169)
(28824)
(28703)
(27685)
课题(27429)
国家社会(26964)
创新(25968)
期刊
(104250)
经济(104250)
研究(63793)
中国(42319)
(31368)
管理(28182)
科学(27669)
学报(27503)
(27154)
(21775)
金融(21775)
农业(21207)
大学(20989)
教育(20058)
学学(19859)
业经(18505)
技术(17143)
经济研究(16941)
问题(15897)
财经(15800)
(13724)
(11016)
商业(10771)
(10511)
技术经济(10504)
(10260)
现代(9808)
世界(9376)
经济问题(9293)
统计(9186)
共检索到307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隋广军  郭南芸  
将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部转移,是东部发达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推进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面临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展新产业、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难题,企业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转移成本高昂、转移地选择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企业的主动参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新芝  陈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文章通过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进行分析,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和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发达省级区域的产业转移转出势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发达区域产业转移转出势能的评分结果,并且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检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目前,促进东部发达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区域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减轻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转换能力、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国萍  张鑫  
在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中,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展开博弈,但是不同博弈行为导致的结果不同,只有竞合博弈行为才是产业承接中政府之间最优的博弈行为,要实现这种最优博弈行为,需要对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角色进行转换和重新定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见  覃成林  
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与其资源禀赋发生了较大的偏离,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下,这些产业需要向外转移。中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是合理的。同时,中部地区发展这类产业,对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又是必要的。国家应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这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兴  
笔者围绕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着眼于政府和市场的分工,通过对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市场运行的条件、市场失 灵和政府失灵的分析,为研究政府的职能提供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淑芬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的认可,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自身的低碳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在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发展低碳经济中做得较为出色。文章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作为案例,分析总结了各发达国家政府为发展低碳经济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角色定位的特征。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结合自身国情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完善各类发展低碳经济法律和措施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虞峰  
文章通过建立灰靶-TOPSIS组合模型和相应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9个发达省份的工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沿海发达地区中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效率普遍提升,而京津唐工业区工业效率呈下降态势;整体上看东部发达地区工业效率整体上稳中有升,并且存在趋同现象,即不同地区工业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北京、江苏等地工业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赵旭  凌传荣  
县域经济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完善县域金融体系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东部经济发达的苏州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盈利能力、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是影响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梧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江虹  黎诗  
近年,梧州市抢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良机,利用高岭土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力度,主动承接广东陶瓷产业转移,促使陶瓷产业逐步成为梧州市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文章从税收视角及陶瓷产业发展特性,对陶瓷产业园区的陶瓷企业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转变陶瓷产业发展方式及增加地方财税收入的建议,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一、陶瓷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以资源换产业"思路,建设陶瓷产业园区成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健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山区面积比重较大的浙江、广东、辽宁和福建四省,如何促进欠发达山区的经济发展,是这些发达省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东部欠发达山区的环境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比梯度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欠发达发展理论对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发展的指导作用显得更有价值。因此,在促进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时必须要遵循"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小型生态工业园区是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模式的理性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军  赵海东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欠发达地区必须正确把握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机理和效应,科学区分产业转移类型,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泽强  
产业集群是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空间组织形式,而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则也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所采取的角色扮演及其角色的正确定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提出相关构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留科  曹新向  徐永红  
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我国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面对迅速发展的世界旅游市场和我国加入WTO之后的机遇和挑战,政府的主导行为日益显出其弊端。文章分析了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产生以及在我国产生的必然性,对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战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合理界定了政府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角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丽敏  
产业结构存在着产业之间的协调性、产业链供需的平衡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以及产业结构自我调节功能的健全性等特征。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坚持把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基础,并坚持把市场需求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同时,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尽量选择保守而非激进的手段、间接而非直接的手段、普适而非个别的手段,以此保证政府有动力和能力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地推行产业政策以及以更低的成本弥补市场失灵问题,实现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