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5)
- 2023(5416)
- 2022(4661)
- 2021(4448)
- 2020(3761)
- 2019(8302)
- 2018(8335)
- 2017(16820)
- 2016(9120)
- 2015(10290)
- 2014(10531)
- 2013(10694)
- 2012(10106)
- 2011(9187)
- 2010(9447)
- 2009(8804)
- 2008(8774)
- 2007(8338)
- 2006(7673)
- 2005(6929)
- 学科
- 济(46985)
- 经济(46936)
- 农(44948)
- 业(35140)
- 农业(29993)
- 管理(19052)
- 业经(16172)
- 地方(14530)
- 企(14320)
- 企业(14320)
- 方法(12259)
- 中国(11803)
- 数学(10629)
- 数学方法(10462)
- 制(10223)
- 农业经济(10144)
- 发(9258)
- 产业(9129)
- 村(9032)
- 农村(9027)
- 财(8012)
- 发展(7670)
- 展(7658)
- 体(7530)
- 技术(7504)
- 土地(7450)
- 贸(7349)
- 贸易(7344)
- 策(7202)
- 劳(7163)
- 机构
- 学院(136928)
- 大学(129324)
- 济(63277)
- 经济(62124)
- 管理(53293)
- 研究(48146)
- 理学(45482)
- 理学院(45070)
- 管理学(44426)
- 管理学院(44204)
- 农(44015)
- 中国(39174)
- 农业(33117)
- 科学(28057)
- 京(26846)
- 业大(26654)
- 财(25515)
- 所(25093)
- 中心(23535)
- 江(22892)
- 研究所(22179)
- 农业大学(19869)
- 财经(19261)
- 经济管理(18630)
- 州(17958)
- 省(17927)
- 经济学(17709)
- 范(17547)
- 师范(17449)
- 经(17188)
- 基金
- 项目(85993)
- 科学(67979)
- 研究(67905)
- 基金(60785)
- 家(51737)
- 国家(51173)
- 社会(44176)
- 科学基金(43590)
- 社会科(41489)
- 社会科学(41479)
- 省(36323)
- 基金项目(32814)
- 编号(29954)
- 划(28090)
- 教育(28009)
- 农(26806)
- 自然(25161)
- 自然科(24491)
- 自然科学(24489)
- 自然科学基金(24035)
- 成果(23485)
- 资助(23362)
- 发(22138)
- 课题(19516)
- 部(19073)
- 发展(18865)
- 重点(18826)
- 展(18569)
- 创(18190)
- 国家社会(17878)
共检索到218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国才
当前中西部地区受"三农"问题拖累,东部地区则受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困扰,且两者互为影响、相互加强。统筹解决两大区域发展难题的现实且有效途径,是积极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及其承接。东部以产业转移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中西部则以承接产业转移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及其承接,要求构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将中西部地区打造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应加强引导和调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国才 汪时珍
中西部"三农"问题与东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因而,将这两大区域发展难题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寻求统筹解决两大区域发展难题之道,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强
试论东部经济转型与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经济转型的思考吴强世纪之交的年代,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一个转换时期。新旧经济增长方式之间、新旧体制之间正出现磨擦,不仅表现为普遍性的结构失衡、增长方式放慢、市场秩序混乱,而且连一直快速发展,作为改革开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目前,促进东部发达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区域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减轻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转换能力、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立刚 曾小明
人力资本对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高低有别。因此,从人力资本空间差异视角研究人力资本与产业空间转移的关系,可以为我国东部产业难以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和收效甚微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一种理论解释。基于城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人力资本份额增加能够有效促进地区产业份额增加,在解决了人力资本与产业空间分布的反向因果关系后,人力资本促进产业集聚的作用仍然稳健。在人力资本仍集聚于东部地区的情况下,东部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自然难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应将人力资本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核心部分,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效应对之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容宁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引发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努力降低转移的成本,加强产业链培育和配套环境建设,抓住不同时机的产业类型,实现产业有效承接和合作。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成本 技术含量 公共配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恩义 王娜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承接地金融发展又是影响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扩展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并利用中西部17个省市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由于存在吸收能力方面的差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显著为负;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吸收能力,在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且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依然大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仍应加快金融发展,提高承接地的吸收消化能力,促进金融与产业的有效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琳 窦炜 潘雅琼
文章构建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来测算和评估自1999年我国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各产业之间的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2000年到2010年东部地区的制造业绝对优势依然明显,甚至还有所扩大,东中西部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有所扩大,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没有发生。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 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娜曼
文章基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客观的熵值赋权法为影响因素赋权加总得到不同区域的产业转移综合指数与差异,再通过影响因素与综合指数暗含的投入---产出关系构造出DEA产业转移绩效值进行排序;并集合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因子筛选出对产业转移具有因果关系的敏感性指标,并以其实现对三个区域的产业转移对象进行产业转移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熵值赋权法 DEA 因子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将中西部地区划分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4个区域,采用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各区域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和路径效应。结果发现:4个区域的路径效应、资本存量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东北、西北地区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东北地区不显著;除中部地区外,经济规模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中西部区域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在促进产业转移进程中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影响要素制定宏观政策与微观引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阿不都艾尼·阿吾提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必行。经济在区域之间梯度型变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其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当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我国各地区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因此当前的产业转移不像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规律性。从东、中部产业转移和承接现状分析看中西部承接具有内步性、长期性,应作为中西部发展的次要战略。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中西部发展 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暕 郑露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顺利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文章利用Hoover系数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现状,确定出需要转移的产业。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确定出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适合的对接点。结论表明,通过分析Hoover系数来指导产业转移具有实际可行性。
关键词:
中西部 产业转移 产业聚集 对接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世军
一、"三农"困境破解研究的简要述评尽管"三农"问题在世界上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均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均是从农业提取积累来完成工业化,均会出现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小农破产等"三农"困境[1],但是我国"三农"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由于其特殊性和突出性而备受政府关注,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困境破解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浩进
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区域福利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相对差距仍不断扩大。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程中,在其内在增收机制作用下,即中西部承接产业转入引致需求增长、居民就业增加,以及中西部劳动力供给下降导致用工成本增加、职工工资增长,在总体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居民就业的较大增加、收入的较快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区域收入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拉大的趋势,对我国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十三五"时期,政府的政策在影响产业转移引致的区域收入效应上,主要作用点在于:一是政策会影响产业空间转移中的区域收入效应的流量;二是政策会影响产业空间转移中的区域收...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区际产业转移 区域收入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劲松
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西部地区在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在阐述产业转移与生态循环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中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存在的障碍,提出为了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把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置于重要地位,采取更新地方政府发展理念、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培育生态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完善发展相关服务体系、创新生态循环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和加快企业与社会公众的观念转化等措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