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1)
2023(5866)
2022(4877)
2021(4780)
2020(3975)
2019(9643)
2018(9071)
2017(17220)
2016(8788)
2015(9878)
2014(9262)
2013(9568)
2012(8976)
2011(8312)
2010(8191)
2009(7853)
2008(7845)
2007(6609)
2006(6071)
2005(5844)
作者
(23783)
(19825)
(19701)
(19118)
(12878)
(9464)
(8954)
(7593)
(7543)
(7000)
(6891)
(6552)
(6513)
(6432)
(6374)
(6226)
(5904)
(5720)
(5677)
(5105)
(4983)
(4857)
(4589)
(4562)
(4486)
(4408)
(4259)
(3939)
(3883)
(3881)
学科
(45645)
经济(45607)
管理(23196)
(22052)
方法(19837)
数学(18260)
数学方法(18128)
(17607)
企业(17607)
中国(14573)
(10989)
贸易(10980)
(10782)
(10756)
(8909)
关系(8663)
(7818)
(7132)
金融(7132)
(6774)
业经(6735)
(6705)
银行(6702)
(6545)
(6423)
财务(6409)
财务管理(6402)
地方(6333)
(6248)
企业财务(6223)
机构
大学(132383)
学院(125886)
(67506)
经济(66718)
研究(51104)
管理(47517)
理学(40898)
中国(40605)
理学院(40396)
管理学(39931)
管理学院(39663)
(29923)
(28756)
科学(25483)
(25011)
财经(24103)
经济学(23038)
研究所(22567)
(22401)
中心(21129)
经济学院(20725)
北京(19270)
财经大学(18342)
(18268)
(16329)
(15736)
师范(15640)
(15627)
科学院(15087)
研究中心(14787)
基金
项目(81462)
科学(66425)
基金(64714)
研究(59990)
(56539)
国家(56171)
科学基金(48180)
社会(42682)
社会科(40774)
社会科学(40763)
基金项目(32672)
自然(29324)
自然科(28748)
自然科学(28740)
自然科学基金(28285)
资助(27638)
教育(27257)
(25270)
(23343)
(20993)
编号(20905)
中国(20585)
国家社会(19794)
教育部(18748)
重点(18631)
成果(17990)
人文(17193)
(17144)
大学(16510)
(16448)
期刊
(70339)
经济(70339)
研究(45038)
中国(26200)
(22443)
管理(20362)
科学(17696)
学报(16967)
大学(13957)
(13857)
经济研究(13494)
(13464)
金融(13464)
财经(13044)
学学(12863)
(12526)
国际(12108)
(11416)
教育(11026)
世界(10880)
问题(9829)
农业(9749)
技术(9740)
业经(7165)
(7124)
技术经济(7080)
统计(6600)
(5764)
贸易(5764)
(5606)
共检索到201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陈生  陈荣  
领导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基于此,文章运用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东道国领导人任期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领导人任期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二次倒U型关系。但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东道国领导人任期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会因东道国政治体制和领导人对华态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只有威权型东道国领导人任期才存在显著倒U型影响,而民主型东道国或对华态度友好的领导人任期均只存在显著的一次线性积极影响,排华领导人任期则只存在显著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付韶军  孙强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21个样本国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Tobit模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在沿线发达样本国的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存在一定正向效应,中国资本的进入盘活了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各国的技术水平;中国对全部21个样本国和发展中样本国的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与各国研发投入共同对各国技术进步产生了正向效应。为增进沿线各国的共同福祉,应该对沿线各国实施差异化的对外投资策略,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与此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付韶军  孙强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21个样本国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Tobit模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在沿线发达样本国的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存在一定正向效应,中国资本的进入盘活了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各国的技术水平;中国对全部21个样本国和发展中样本国的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与各国研发投入共同对各国技术进步产生了正向效应。为增进沿线各国的共同福祉,应该对沿线各国实施差异化的对外投资策略,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与此同时沿线各国要加强技术吸收能力建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姬超  
基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两部门模型,刻画了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资本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的差异化行为逻辑。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前提条件是要素价格正确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现实中,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的相对价格,诱使中国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偏向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的收入增进效应、就业改善效应、制度进步效应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该结论在控制沿线国家发展阶段以及进行分样本检验时依然稳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慧  宋玉洁  
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规模化发展,投资风险问题值得关注。文章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综合及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社会文化风险,通过匹配风险测度数据与已发生直接投资揭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流向,并采用系统GMM动态面板回归进一步验证且进行原因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了中高风险国家;东道国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风险是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资源寻求和市场寻求的投资动机,国有企业为主的投资主体及政府的推动是"一带一路"建设初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高风险国家的主要原因。文章不仅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带一路"投资风险防范信息,而且有助于客观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初期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风险特征,指导企业优化投资,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考察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在引入ICRG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6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偏好性,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风险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祖煜  李宗明  
本文对东道国治理水平、技术进步、工业化增长的性质以及投资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对"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治理水平以及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也对我国企业的产出率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重力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的治理水平有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娜  柳春  胡春田  
以2006-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投资经验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考察了中国的FDI投资效率水平以及东道国制度对投资效率和投资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部分国家的FDI投资效率较低,效率提升的空间较大,但对市场规模较大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效率较高;东道国产权制度保障有效、政治稳定以及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投资风险的降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娜  柳春  胡春田  
以2006-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投资经验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考察了中国的FDI投资效率水平以及东道国制度对投资效率和投资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部分国家的FDI投资效率较低,效率提升的空间较大,但对市场规模较大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效率较高;东道国产权制度保障有效、政治稳定以及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投资风险的降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春阳  卢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春阳  卢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而有助于资源型国家摆脱"资源诅咒"。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效应,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的绩效和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颖  吕婕  唐子仪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2007—2015年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东道国资源禀赋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主要因素;其他变量技术禀赋、政治稳定性以及与东道国的距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子样本的检验中,子样本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而且子样本的实证结果也各不相同,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俊勇  万粲  张顺明  
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和相对制度质量对东道国获得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对获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良好的制度安排能够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正式提出和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加,这种正向效应和促进作用均显著下降。按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划分为海上和陆上不同区域的分析表明,为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和经济效应,中国应优化投资区位布局。研究结论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规划、中国OFDI布局和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