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65)
2023(19765)
2022(17052)
2021(16010)
2020(13577)
2019(31500)
2018(30890)
2017(58888)
2016(32129)
2015(36407)
2014(36007)
2013(35445)
2012(32452)
2011(29236)
2010(29061)
2009(27048)
2008(26431)
2007(23118)
2006(19750)
2005(17366)
作者
(91060)
(76176)
(75670)
(72114)
(48276)
(36489)
(34548)
(29853)
(28741)
(26969)
(25720)
(25629)
(23848)
(23808)
(23495)
(23389)
(23076)
(22534)
(21826)
(21765)
(18785)
(18545)
(18409)
(17240)
(17069)
(16901)
(16833)
(16733)
(15295)
(15028)
学科
(128683)
经济(128543)
管理(90542)
(85804)
(70423)
企业(70423)
方法(62186)
数学(54662)
数学方法(53975)
中国(35841)
(34677)
(33463)
业经(27900)
(27155)
(25938)
贸易(25926)
(25215)
地方(23784)
农业(23114)
(22963)
(21308)
财务(21222)
财务管理(21173)
理论(20602)
企业财务(20012)
(19855)
(19491)
环境(19479)
银行(19436)
技术(19022)
机构
大学(454375)
学院(452726)
(183520)
经济(179723)
管理(177203)
理学(154178)
理学院(152501)
研究(151088)
管理学(149632)
管理学院(148837)
中国(113286)
(96015)
科学(94153)
(82752)
(75688)
(73279)
研究所(69307)
中心(69178)
业大(67833)
财经(67329)
(64140)
(61328)
北京(60655)
(59426)
师范(58854)
农业(57738)
经济学(56296)
(54846)
(51941)
经济学院(50982)
基金
项目(311468)
科学(244515)
基金(226585)
研究(225920)
(197781)
国家(196197)
科学基金(168348)
社会(142373)
社会科(134884)
社会科学(134850)
(120444)
基金项目(119415)
自然(110070)
自然科(107548)
自然科学(107518)
自然科学基金(105587)
教育(104844)
(101813)
资助(94615)
编号(92247)
成果(74476)
重点(69765)
(69110)
(65636)
(64205)
课题(63058)
科研(60172)
创新(59927)
教育部(59397)
国家社会(58805)
期刊
(192479)
经济(192479)
研究(128973)
中国(81842)
学报(72790)
(65895)
科学(65878)
(63272)
管理(62156)
大学(54952)
学学(51531)
教育(48971)
农业(45860)
技术(39348)
(36469)
金融(36469)
经济研究(32448)
财经(32177)
业经(31723)
(27581)
问题(25081)
(24558)
图书(23814)
统计(22098)
技术经济(21674)
(21652)
(21383)
理论(20871)
科技(20706)
商业(20068)
共检索到649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莺莉  王开玉  孙一平  
本文在叙述分析FDI对就业影响的内在机制和描述分析中国FDI与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FDI对中国就业数量、产业就业结构、区域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FDI流入对中国就业数量和质量都存在显著的正向拉动效应,而FDI对就业影响的产业分布和区域分布存在明显的差距,基本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博琼  陈建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DI大量流入东道国。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两者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FDI的进入会最终导致东道国环境恶化吗?FDI对一国的影响是复杂的。一般认为FDI是通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污染密度三个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依据以上结论和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得到结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国内引致投资,FDI降低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如果考虑到对国内资本的带动作用,FDI的进入增加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建  张宏  
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上升期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中国OFDI流量和东道国政府治理等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反映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的六个指标中,"政府施政有效性"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正相关,"贪腐控制"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负相关,而"公民参政与政治人权"、"政治稳定程度"、"市场经济限制程度"、"司法有效性"等指标与中国OFDI流量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反映出中国OFDI在快速上升的过程中,隐含着一定的制度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莉  
本文基于1996~2007年50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东道国的角度分析影响FDI进入东道国方式不同的宏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FDI的两种进入方式都与东道国的FDI存量、市场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这两个因素并不能区分不同的FDI进入方式;经济增长速度对FDI两种进入方式的影响都不显著;其它变量(包括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发展程度、开放程度、政府治理水平、市场流动性、失业人数)对FDI采取哪种进入方式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程度和市场流动性的不断提高,FDI进入我国的方式将发生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建国  迟诚  杨博琼  
随着各国贸易与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外商直接投资引入量和东道国环境的关系问题日益获得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FDI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通过利用连续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区域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与我国各个经济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关系密切,而影响方向、程度却各不相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本文利用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了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中介变量对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中高技术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低技术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发达国家而言,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的个别中介效应显著,人力资本积累的独立中介效应不显著;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的个别中介效应显著,技术创新的个别中介效应为负或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彭小雨  
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国特征及进入东道国行业特征来区分FDI的投资动机,并利用2001~2012年中国39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不同投资动机的FDI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投入当期只有市场寻求型FDI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滞后一期则只有资源寻求型FDI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来看资源寻求型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市场寻求型FDI;而战略资产寻求型FDI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锴  齐绍洲  
文章针对能源经济学的假说之一"FDI降低东道国能源强度"进行经验检验,以中国省区工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在引入技术效应函数的基础上,厘清FDI结构效应、FDI技术效应与FDI收入引致的技术效应之间的关系,将FDI技术效应从FDI对中国工业能源强度的总效应中剥离出来。构建了FDI影响中国工业能源强度总效应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分别采用单方程估计方法(2SLS、GMM)和系统估计方法(3SLS)对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估计,并用弹性分析法计算FDI路径下不同影响效应的弹性大小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工业能源强度产生的总效应是积极的,即外资进入度每提高1%,总效应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肖琦  柴敏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行为。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表明,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等传统FDI区位变量未能较好地解释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贸易成本、技术外溢、市场规模以及历史FDI等传导机制在我们的实证结果中具有统计显著性。这对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政府有着深刻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张明  
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松  刘海云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标,研究东道国治理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文章选取75个东道国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倾向流入治理水平较低的国家,对外投资风险较大。中国对外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呈显著负相关,符合邓宁、韦尔斯等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出口是投资的先导,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遵循从出口到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伟  
本文运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采用1992-2004年我国作为东道国,香港特区、韩国、日本、美国、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和德国等七个对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而且内向型FDI对我国的出口具有正的滞后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于津平  
本文使用2003~2007年中国与74个东道国的数据,采用GMM方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对东道国区位优势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经验研究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是决定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密切的贸易联系也会显著地促进中国的投资,然而东道国良好的制度建设却会产生抑制作用,此外东道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也不会显著地引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漫宇  
本文以200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对中国零售业FDI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零售业FDI对行业内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益,且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大于东部地区。此外,资本密集度对零售业技术进步有较小的负面影响,企业规模对零售业的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零售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对零售业的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小兵  张保帅  
构建基于外商直接投资与通货膨胀的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投资与通货膨胀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是通货膨胀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变动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通货膨胀产生冲击,并且时滞较长,而外商投资企业工资率的改善和劳动力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冲击的强度弱一点。最后文章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