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
2023(1397)
2022(1297)
2021(1203)
2020(993)
2019(2226)
2018(2213)
2017(4195)
2016(2274)
2015(2454)
2014(2385)
2013(2230)
2012(2134)
2011(1986)
2010(1982)
2009(1887)
2008(1793)
2007(1558)
2006(1457)
2005(1340)
作者
(6807)
(5808)
(5646)
(5419)
(3587)
(2771)
(2588)
(2207)
(2145)
(1981)
(1918)
(1885)
(1834)
(1728)
(1701)
(1697)
(1696)
(1669)
(1651)
(1636)
(1426)
(1362)
(1361)
(1307)
(1281)
(1234)
(1219)
(1159)
(1149)
(1138)
学科
管理(9487)
(8998)
经济(8995)
环境(8570)
(6177)
(5415)
企业(5415)
(4712)
方法(4119)
规划(4071)
环境规划(3982)
数学(3486)
数学方法(3460)
(2735)
资源(2497)
(2288)
区域(2036)
(2036)
(2032)
(1975)
贸易(1975)
生态(1968)
(1955)
区域环境(1933)
及其(1913)
(1908)
(1891)
关系(1780)
地方(1730)
中国(1626)
机构
大学(33318)
学院(32965)
(14535)
经济(14306)
管理(12228)
研究(11751)
理学(10772)
理学院(10677)
管理学(10511)
管理学院(10472)
中国(8320)
科学(7575)
(6930)
(6172)
(5873)
研究所(5773)
(5710)
中心(5345)
业大(4931)
财经(4920)
经济学(4744)
(4684)
农业(4529)
(4499)
经济学院(4363)
(4355)
北京(4129)
(4044)
师范(3997)
财经大学(3640)
基金
项目(24031)
科学(19094)
基金(18225)
研究(16597)
(16223)
国家(16135)
科学基金(13838)
社会(11532)
社会科(10992)
社会科学(10986)
基金项目(9801)
(9278)
自然(9070)
自然科(8801)
自然科学(8796)
自然科学基金(8617)
(7729)
资助(7482)
教育(7055)
编号(5864)
(5519)
重点(5498)
(5321)
国家社会(5176)
(4959)
科研(4907)
(4711)
创新(4704)
教育部(4639)
计划(4558)
期刊
(14818)
经济(14818)
研究(8023)
学报(6047)
中国(5743)
科学(5180)
(4920)
(4633)
大学(4474)
学学(4317)
管理(4186)
农业(3546)
资源(2829)
财经(2404)
经济研究(2353)
国际(2330)
(2244)
问题(2213)
世界(2134)
(2105)
(2105)
生态(2068)
技术(2000)
业经(1880)
环境(1822)
(1714)
(1711)
金融(1711)
教育(1665)
科技(1605)
共检索到46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媛  
文章基于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技术考察了地区腐败下FDI对当地环境质量的影响并验证了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腐败对FDI影响当地环境的作用是消极的。具体来看,当腐败程度较低时,会吸引较多不达标、质量较差的FDI,但整体上FDI质量还是高于本土企业,因此仍是环境友好的;而腐败程度较高时,质量和技术更低的FDI会大量涌入,导致整体上FDI的质量变得更低,甚至低于本土企业,因此转变为环境不友好。可见,腐败不仅会抑制经济增长,造成社会不公,同时还会通过吸引大量质量低下的FDI而引起环境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博琼  陈建国  宫娇  
全球化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十分巨大,但是关于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却起步较晚,对于东道国政府的调控政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用我国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外资占比较高,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引进外资政策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为了准确地度量FDI的污染效应,本文通过建立联立方程,在对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分析FDI对于五个主要环境污染指标产生的影响。论文研究的结果为政府在环境监管以及引导外资产业流向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冰洁  薛求知  
腐败问题很早就受到政治学和经济学学者的重视,但在国际商务领域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只有近十年的历史。东道国腐败不但会对流入该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FDI的来源。运用国际公开数据,以FDI流入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以上理论假设,结果证明东道国腐败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如果FDI来源国存在海外反腐败法,东道国腐败就会使来自这些国家的FDI减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琼  杨军  赵启然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担忧,很多学者将技术进步作为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手段。本文通过建立贸易理论模型,将技术分为生产型和环保型,分别分析了这两种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对降低东道国环境污染的作用方向和机制。结果发现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仅仅依靠来自于FDI技术外溢作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很可能导致产业结构的污染密集度进一步升高,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博琼  陈建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DI大量流入东道国。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两者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FDI的进入会最终导致东道国环境恶化吗?FDI对一国的影响是复杂的。一般认为FDI是通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污染密度三个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依据以上结论和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得到结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国内引致投资,FDI降低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如果考虑到对国内资本的带动作用,FDI的进入增加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陈克政  
制度基础观认为东道国制度环境会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削弱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整体竞争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决策者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制定和调整。为了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中腐败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因腐败等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人数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显著的摩擦效应。其中,东部地区腐败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阻碍大于中西部地区,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不同时段重新检验后发现,现阶段(2007—2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陈克政  
制度基础观认为东道国制度环境会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削弱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整体竞争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决策者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制定和调整。为了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中腐败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因腐败等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人数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显著的摩擦效应。其中,东部地区腐败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阻碍大于中西部地区,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不同时段重新检验后发现,现阶段(2007—2014年)中国腐败频数和腐败强度较前期(2001—2006年)明显下降,由于国家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腐败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润滑剂作用难以为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建勋  江俏苇  于姝  
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高腐败,高FDI流入"的反常现象,本文借鉴和比较腐败的"帮助之手"和"掠夺之手"理论,采用多方法、多样本、多测量的研究方式,从三个层面(跨国层面、省际层面和企业层面)系统检验了东道国腐败与FDI流入量之间的关系。在克服内生性的基础上,采用跨国面板数据、省际面板数据、省际与微观企业的嵌套面板数据,本文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腐败对FDI流入量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均不显著。在微观企业层面,省份层面的腐败对企业层面FDI流入量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也不显著。但是,通过对腐败进行分类比较后发现,高层腐败与企业层面的FDI流入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形关系,从而本文的研究佐证了腐败影响效应的折中理论。本文的研究深化与细化了对不同类型腐败作用机制的认识,更加全面地检验了腐败与FDI流入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基于1993~2008年中国地区层面的数据,以各省区腐败案件的发案数作为腐败的衡量指标,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的联立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腐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败既可以通过降低环境规制或扭曲环境政策直接加剧环境污染,也可以通过降低收入水平间接降低或增加环境污染。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腐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出先改善后恶化的动态变化,且受各地区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腐败对东、中、西部地区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梯阶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本文以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和2004年12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门槛面板回归和截面交叉项估计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境污染的腐败门槛效应以及地区腐败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环境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腐败门槛效应。在地区腐败水平较低时,FDI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而当地区腐败水平较高时,FDI则加剧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地区腐败本身也直接增加了中国各地区的污染排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包群  陈媛媛  宋立刚  
本文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下,考察了外商投资对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中外商投资的环境效应取决于规模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我们论证了在环境质量满足正常商品假设的一般情形下,外商投资对东道国当地环境的影响具有倒U型曲线关系,其中外商投资的部门流向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薛求知  韩冰洁  
作为东道国投资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腐败不但会对FDI流入总量产生影响,还会对跨国公司的战略产生影响,而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战略。本研究以1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745家跨国公司子公司作为样本,运用MANOVA分析、判别分析、Logistic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东道国国家层面感知腐败、产业层面感知腐败会使跨国公司采用持股比例较低的合资(控股或非控股)进入模式;第二,东道国腐败程度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战略的影响会受到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战略动机的调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艳莹  夏一平  
东道国腐败是影响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面临的腐败分为官僚腐败和政治腐败两种类型,从东道国政府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利益博弈入手,考察不同类型的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用2007年39个国家和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腐败都会使得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非股权进入模式,随着腐败程度的增强,其边际效应逐渐减小,并且官僚腐败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影响的程度高于政治腐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文章基于1992~2009年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腐败加剧了环境污染也加剧了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当控制腐败作用于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后,对外贸易降低了环境污染;当腐败水平低于2.97时,对外贸易才会改善环境质量,当腐败水平高于2.97时,对外贸易会加剧环境污染。我国只有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的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而其他省份的对外贸易则加剧了本地的环境污染。即当腐败水平较低时,对外贸易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而腐败达到一定水平时,对外贸易加剧了当地环境污染。进一步计算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腐败水平可知其值分别约为2.89、3.64和3.91,因此,东部地区的对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张明  
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