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4)
- 2023(10247)
- 2022(8401)
- 2021(7778)
- 2020(6671)
- 2019(15055)
- 2018(14649)
- 2017(28737)
- 2016(15188)
- 2015(17040)
- 2014(16617)
- 2013(16928)
- 2012(15515)
- 2011(13853)
- 2010(13906)
- 2009(13607)
- 2008(13955)
- 2007(12370)
- 2006(11311)
- 2005(10802)
- 学科
- 业(79063)
- 济(76795)
- 经济(76714)
- 企(73797)
- 企业(73797)
- 管理(64271)
- 方法(33780)
- 财(30055)
- 业经(26494)
- 数学(26030)
- 数学方法(25943)
- 农(23466)
- 税(21962)
- 务(21490)
- 财务(21484)
- 财务管理(21473)
- 税收(20503)
- 企业财务(20418)
- 收(20329)
- 中国(19383)
- 农业(16956)
- 技术(16314)
- 划(15861)
- 贸(15416)
- 贸易(15406)
- 制(15286)
- 策(15129)
- 易(15114)
- 环境(14561)
- 和(14553)
- 机构
- 学院(228764)
- 大学(224346)
- 济(112144)
- 经济(110686)
- 管理(94100)
- 理学(80599)
- 理学院(79950)
- 管理学(79350)
- 管理学院(78923)
- 研究(74049)
- 中国(62155)
- 财(57469)
- 京(46174)
- 财经(44489)
- 经(40488)
- 科学(38630)
- 所(36503)
- 经济学(35299)
- 江(33629)
- 财经大学(32792)
- 农(32329)
- 研究所(32228)
- 中心(32031)
- 经济学院(32001)
- 北京(29707)
- 商学(28438)
- 商学院(28202)
- 业大(27080)
- 经济管理(26262)
- 州(26070)
- 基金
- 项目(140609)
- 科学(114255)
- 基金(107504)
- 研究(106061)
- 家(91654)
- 国家(90877)
- 科学基金(80494)
- 社会(73243)
- 社会科(69804)
- 社会科学(69783)
- 基金项目(55949)
- 省(51492)
- 自然(49304)
- 自然科(48212)
- 自然科学(48201)
- 自然科学基金(47479)
- 教育(45854)
- 资助(44484)
- 划(42415)
- 编号(40601)
- 业(33937)
- 部(33218)
- 创(32466)
- 国家社会(32059)
- 成果(32043)
- 重点(30865)
- 发(30209)
- 制(29563)
- 创新(29532)
- 教育部(29347)
共检索到35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庄序莹 唐煌 林海波
近年来税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本文将东道国税收环境概括为总体税负、税制合理性、税收管理效率与税收透明度四个维度。本文收集了2012-2017年沪深A股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170家上市公司在7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行为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东道国税收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总体税负低、税收效率高且签订税收协定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对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敏感程度不高;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环境敏感度也不同,批发和零售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管理效率、税收透明度更为敏感,而制造业则对东道国税制复杂程度更为敏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在分析不同投资区位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选取46个样本国家(地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GM(1,1)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在逐步减弱;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应逐步减少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亚平 李腾腾
高度关注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选址的共识。进一步的研究需考虑营商环境的子类因素、非对称制度距离及企业投资动机差异等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OFDI)投资选址的影响。利用2003-2015年中国OFDI企业对世界上176个经济体的投资项目数据,在控制东道国正式制度环境的前提下,实证研究营商环境对中国OFDI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OFDI企业倾向于在整体营商环境更好的国家投资选址,特别是针对弱势制度国家的投资对营商环境便利度更加敏感;我国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企业选址表现出对营商环境便利度不同子类指标的"异质性偏好":资源开发型OFDI偏好办理施工许可证和保护投资者的便利度;商贸服务型OFDI偏好执行合同的便利度;当地生产型OFDI偏好缴纳税款和执行合同的便利度;技术研发型OFDI偏好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因此,完善我国"走出去"公共服务,开展国别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并针对不同投资动机OFDI推行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有序成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友星 张珊珊 赵艳平
在剖析东道国疫情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跨国疫情链接数据集实证检验东道国疫情对中国OFDI流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道国疫情暴发显著阻碍了中国OFDI的流入,且该结果在多种模型设定及考虑内生性的条件下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疫情主要通过抬高交易成本、增大投资风险及阻滞东道国出口三重机制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产生负向影响。研究亦证实由疫情引发的OFDI阻碍效应在与疫情自身特质、投资特征及东道国时空分异三者的互动中表现出广泛异质性。
关键词:
疫情 东道国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晓宁
运用2001—2009年1569家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样本数据,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实证考察。研究表明: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等变量均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和制度环境变量对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东道国税率水平、劳动力成本、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变量与企业选择该东道国投资的概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企业性质来看,私营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反应更加敏感;从洲际比较来看,相对于在亚洲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敏 刘金山 李雨培
从制度视角研究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许多研究尚不全面和深入。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4年中国对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OFDI流量数据,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投资引力模型,把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相结合,共同研究东道国制度和双边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以及不同投资动机OFDI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道国政治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和规模影响不显著;东道国经济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道国文化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2)三种制度距离绝对值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影响显著为正,中国OFDI呈现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丛静 张宏
作为政府主导的跨国经营活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于传统投资动机理论的独特属性。利用2003~2011年4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分为OECD和非OECD国家或地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东道国国家特征对中国OFDI动机的影响和动机转变的现实性。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水平则体现为比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中国企业OFDI的动机构成中,市场获取动机最为重要,资源获取动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技术获取动机的地位有待提高。
关键词:
投资动机 技术获取 固定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铁军 刘传哲
本文从23个国家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三方面选取了11个变量,通过对截面数据的逐步回归,筛选出了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区位选择路径。结论为: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GDP、外资政策、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中国能源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应首先考虑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的东道国;其次,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减轻企业获取能源开采经营权的阻力;最后加强与东道国沟通,争取有利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
能源企业 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协天紫光 樊秀峰 黄光灿
在全球多边投资体制缺失和双边投资协定无序发展的背景下,便利化建设能否有效驱动海外投资增长已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有关东道国投资便利化与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仅集中于一元规模分析,尚未展开二元边际的结构性讨论。为此,文章基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追踪数据,详细考察了东道国便利化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东道国便利化建设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投资扩展边际的增长,但对集约边际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且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研究结论仍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投资对经济周期十分敏感,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有助于中国资本"走出去"。同时,与能源行业相比,便利化建设更有利于推动运输和房地产行业投资扩展边际的提高。另外,东道国发展阶段的差异和中国投资政策导向的差别也将产生异质化作用,非低收入经济体和政策导向国推进便利化建设对投资扩展边际增长的驱动效应更加明显。第三,进一步的渠道分析表明,便捷的营商环境、透明的政策环境与健全的金融服务是提高投资扩展边际的关键所在。文章的研究对于从东道国便利化发展角度理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揭示了便利化建设将在推动全球新一轮的投资浪潮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丙利
文章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国企业OFDI并没有风险偏好的特点;东道国风险对不同动机的OFDI影响不同,资源寻求型OFDI具有风险偏好的特点,而市场寻求型OFDI则有明显的风险规避意识,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风险则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东道国风险反应不同,国有企业OFDI属于风险偏好型,而民营企业则是风险规避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荃 张天华
使用2006~2012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具有生产率异质性的中国跨国企业如何在具有不同市场条件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生产率较低的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中国企业更有可能在一些市场条件较差的国家进行投资。其内在逻辑是:市场规模较小、进入成本更高、制度质量较差的国家对中国企业而言有着更高的临界生产率,由此吸引更多生产率较高的中国企业在该国投资。在使用多种方法处理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之间可能的逆向因果关系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是稳健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荃 张天华
使用20062012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具有生产率异质性的中国跨国企业如何在具有不同市场条件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生产率较低的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中国企业更有可能在一些市场条件较差的国家进行投资。其内在逻辑是:市场规模较小、进入成本更高、制度质量较差的国家对中国企业而言有着更高的临界生产率,由此吸引更多生产率较高的中国企业在该国投资。在使用多种方法处理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之间可能的逆向因果关系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是稳健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建辉
本文基于2008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模型经验研究生产率异质性、市场规模与生产率异质性交互变量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高的企业倾向于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个结论对于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高生产率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可以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低生产率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到市场规模小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可以减少市场竞争。
关键词:
生产率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 交互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