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7)
- 2023(7642)
- 2022(6219)
- 2021(5659)
- 2020(4660)
- 2019(10090)
- 2018(9779)
- 2017(17939)
- 2016(9192)
- 2015(9972)
- 2014(9027)
- 2013(8789)
- 2012(8002)
- 2011(7108)
- 2010(7153)
- 2009(6368)
- 2008(6162)
- 2007(5712)
- 2006(4875)
- 2005(4272)
- 学科
- 济(36930)
- 经济(36905)
- 业(35210)
- 管理(32483)
- 企(30342)
- 企业(30342)
- 技术(19329)
- 方法(15768)
- 数学(13503)
- 数学方法(13397)
- 贸(13299)
- 贸易(13294)
- 技术管理(13224)
- 易(13116)
- 出(11747)
- 中国(11249)
- 财(10494)
- 农(9969)
- 业经(9598)
- 口(8168)
- 出口(8145)
- 出口贸易(8145)
- 农业(7037)
- 制(6986)
- 产业(6552)
- 理论(6215)
- 银(6113)
- 银行(6100)
- 地方(6016)
- 融(5963)
- 机构
- 学院(126089)
- 大学(125778)
- 济(59211)
- 经济(58297)
- 管理(53027)
- 理学(46301)
- 理学院(45905)
- 管理学(45354)
- 管理学院(45100)
- 研究(41066)
- 中国(30662)
- 财(25337)
- 京(25155)
- 科学(22398)
- 财经(20337)
- 经济学(19303)
- 中心(19149)
- 江(19053)
- 所(18887)
- 经(18774)
- 经济学院(17660)
- 研究所(17089)
- 农(16695)
- 业大(16516)
- 商学(15572)
- 北京(15469)
- 商学院(15402)
- 财经大学(15336)
- 院(15264)
- 范(14764)
- 基金
- 项目(89141)
- 科学(73142)
- 研究(67582)
- 基金(66493)
- 家(57766)
- 国家(57329)
- 科学基金(50873)
- 社会(46301)
- 社会科(44356)
- 社会科学(44346)
- 省(35284)
- 基金项目(34945)
- 教育(30918)
- 自然(30872)
- 自然科(30351)
- 自然科学(30348)
- 自然科学基金(29878)
- 划(28885)
- 创(26085)
- 资助(25352)
- 编号(25302)
- 创新(23269)
- 国家社会(20612)
- 部(20223)
- 重点(19957)
- 发(19599)
- 成果(18988)
- 业(18553)
- 制(18339)
- 教育部(18079)
共检索到190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瑛 杨露 王亚飞
充分利用对外直接投资(OFDI)形成的逆向技术溢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路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表现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提升是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现有文献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GTFP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OFDI可以通过利用东道国的创新资源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来促进自身的GTFP提升,并进一步通过本地技术溢出效应以及经济关联带动其他企业的GTFP提升,最终产生地区制造业GTFP增进效应,该效应受到东道国要素禀赋、母国技术吸收能力以及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和技术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30个省份为样本地区、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东道国,采用2008—202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地区制造业GTFP(包括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对具有技术优势的技术型东道国比对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资源型东道国OFDI能够产生更强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对具有市场优势的市场型东道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与地区制造业GTFP负相关;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正向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依次增强的趋势,表明技术差距的缩小会减弱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高新技术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正向影响显著,而传统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技术差异的扩大会增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发强度和创新能力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增加促进制造业GTFP增长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表明本地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增强技术吸收能力,进而可以强化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相比于以往文献,本文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影响,并从技术差距、技术差异和技术吸收能力角度探讨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机制和异质性表现。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认识OFDI逆向技术溢出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而有利于采取差异化的国际投资策略,以更好地利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申俊喜 戴娟
本文采用2003-2012年1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的经济制度质量和政治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度和政府治理水平均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东道国经济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将经济自由度、政府治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以最大程度地获取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制度质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经 黄凯
基于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门槛回归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且存在市场分割的门槛效应;产品市场分割削弱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适度的资本市场分割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助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进一步检验显示,样本期间内产品市场分割与资本市场分割均有所缓解,处于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在国内扩散的阈值,而劳动力市场分割依旧处于高位,妨碍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文章从技术溢出的角度阐释了市场分割对OFDI引致创新的驱动机制,为集聚优化国内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李莹
文章基于200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从综合创新能力及其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四个细分维度,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OFDI逆向技术效应存在,但只有在达到吸收门槛之后才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推动作用;区域知识管理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层面;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知识管理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跃刚 杜江
文章在阐明制度变迁、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在内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样本而言,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制度环境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OFDI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建华 陈阳阳 彭建娟
文章参照CH模型与LP模型构建OFDI逆向技术溢出回归模型,运用协整理论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会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起到推动作用。结果显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微弱的消极作用,原因在于目前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研发存量低,人力资本的限制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勃昕 韩先锋 李宁
本文系统阐释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的内在机制,并基于中国省际层面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做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新时代下中国OFDI存在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但这种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只有高水平的OFDI才能有效激发正向创新溢出。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会显著调节OFDI逆向创新溢出,并呈现出"U"型非线性影响,即低强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引发OFDI创新溢出负向调节效应,只有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到一定强度时才会激发OFDI正向创新溢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约束下的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在不同区域显现出差异化和动态化的异质调节影响。本研究为新时代下建设时空分异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学提升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晓红
文章首先介绍辽宁省O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通过历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获取数据,整理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政府应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政策,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文海 孙扬帆 吴静玲 魏伶倩
随着全球局势的变迁,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创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这种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此外,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当制造业高度集聚时,该省份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显著提升了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主要通过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对中国制造业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不仅对对外直接投资和制造业创新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和补充,而且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制造业 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和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表征的东道国创新水平和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特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顾露露; 平淑娟; 王悦;
本文实证检验了1978-2015年间中国跨国公司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OFDI)是否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将东道国的技术集聚细分为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专利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出四个维度,研究了四维度的东道国技术集聚对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不同。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确实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这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对研发投入更多(包括资金和人员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强的东道国的投资,而与东道国研发的核心产出(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的关系。中国跨国公司的吸收能力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国跨国公司以及轻资产型的、规模适中的年轻跨国公司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桂梅 陈丽珍 孙华平
文章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地区)高度集中在亚洲的状况,扩展C-H模型,对我国OFDI投资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来考察我国进行投资的东道国的国内R&D资本的溢出将会对我国的技术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我国的技术水平提高的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丽珍 徐健
为检验近年来我国迅速增长的OFDI是否获取了来自投资东道国的逆向技术溢出,本文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的动态形式,实证分析了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OFDI传导的国际R&D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逆向技术溢出的产生有一定的时滞性;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表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东、中、西部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依次减弱;国内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国际R&D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小花 徐英杰 聂名华
文章运用2003—2015年数据,采用修正的国际技术溢出模型,构造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进口贸易路径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FDI和OFDI路径并未显著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受人力资本、研发强度、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开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跨越各影响因素的门槛值之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颂 卢晨
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OFDI发生逆向技术溢出的四阶段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绿地、并购以及合资三种不同投资方式对技术逆向传导的路径、程度的不同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我国18个行业2004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就我国企业不同方式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长短期分析,并结合行业特点考察上述效应的行业差异。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在短期中的效果更优,而绿地在长期中的技术提升效应更好。合资方式对致力于获取海外先进技术的OFDI而言是不可取的。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采用并购、合资等方式能够产生更显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绿地投资 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吗?——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动态溢出效应——基于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互动调节
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分价值链数据的检验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东道国环境技术创新的FDI绿色溢出效应研究——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技术势差、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母国技术进步
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母国技术进步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母国吸收能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