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1)
- 2023(17850)
- 2022(15086)
- 2021(14055)
- 2020(11998)
- 2019(27606)
- 2018(26760)
- 2017(50157)
- 2016(27044)
- 2015(30213)
- 2014(29365)
- 2013(28944)
- 2012(26492)
- 2011(23807)
- 2010(23515)
- 2009(21656)
- 2008(21292)
- 2007(18381)
- 2006(15663)
- 2005(13777)
- 学科
- 济(110684)
- 经济(110556)
- 管理(72833)
- 业(70512)
- 企(56969)
- 企业(56969)
- 方法(52367)
- 数学(46865)
- 数学方法(46295)
- 中国(30688)
- 农(28718)
- 财(28522)
- 学(24090)
- 贸(22995)
- 贸易(22985)
- 业经(22572)
- 易(22394)
- 地方(19681)
- 制(19273)
- 农业(19098)
- 务(17523)
- 财务(17473)
- 财务管理(17436)
- 银(16577)
- 企业财务(16560)
- 银行(16513)
- 环境(16396)
- 融(16350)
- 金融(16347)
- 技术(15931)
- 机构
- 大学(383167)
- 学院(378488)
- 济(159538)
- 经济(156684)
- 管理(144829)
- 研究(134530)
- 理学(126403)
- 理学院(124930)
- 管理学(122545)
- 管理学院(121877)
- 中国(100815)
- 科学(84296)
- 京(80602)
- 财(70827)
- 农(69711)
- 所(68273)
- 研究所(62952)
- 中心(61917)
- 业大(60268)
- 财经(57700)
- 农业(55451)
- 江(53814)
- 经(52905)
- 经济学(50273)
- 北京(50234)
- 范(48734)
- 院(48648)
- 师范(48099)
- 经济学院(45636)
- 财经大学(43316)
- 基金
- 项目(267224)
- 科学(210958)
- 基金(198850)
- 研究(185402)
- 家(178469)
- 国家(176858)
- 科学基金(150200)
- 社会(120542)
- 社会科(114486)
- 社会科学(114452)
- 基金项目(105050)
- 省(101031)
- 自然(100016)
- 自然科(97823)
- 自然科学(97788)
- 自然科学基金(96059)
- 划(87579)
- 教育(84595)
- 资助(81062)
- 编号(71025)
- 重点(61435)
- 部(59615)
- 成果(56753)
- 发(56731)
- 创(55611)
- 科研(52785)
- 创新(52152)
- 国家社会(52006)
- 计划(50928)
- 教育部(50616)
- 期刊
- 济(161244)
- 经济(161244)
- 研究(105849)
- 中国(69032)
- 学报(68172)
- 农(61261)
- 科学(60774)
- 财(54357)
- 管理(51129)
- 大学(50506)
- 学学(47851)
- 农业(41760)
- 教育(32533)
- 融(30682)
- 金融(30682)
- 技术(30302)
- 经济研究(28187)
- 财经(27943)
- 业经(24590)
- 业(24533)
- 经(24080)
- 问题(21671)
- 贸(20117)
- 版(19507)
- 统计(19224)
- 世界(18132)
- 科技(17969)
- 技术经济(17891)
- 国际(17654)
- 资源(17474)
共检索到544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娟
利用2006—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经济因素对中国的OFDI的影响及其相应第三国的邻近效应。总样本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OFDI显著地偏好资源禀赋丰沛的东道国市场并伴有明显的潜在市场规模及低人工成本寻求特征,也更倾向于具有较低质量的政治制度环境及较高水平经济制度环境的东道国市场。总样本空间邻近效应表现为溢出效应。中西亚15国的回归结果与总样本的实证结论大致吻合。欧洲10国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中国的OFDI与其政治、经济制度环境水平均无显著的关联,空间邻近效应表现为挤出效应,邻近国家工资水平、市场规模及与中国双边贸易量等是挤出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文佳 魏龙
"一带一路"倡议是多边框架下的制度联通平台,对中国OFDI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使用全球治理指数(WGI)指标构建制度的全局莫兰指数,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空间关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制度的空间关联对中国OFDI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OFDI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东道国制度的空间关联影响中国OFDI"制度风险偏好"。制度的空间关联强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中国OFDI的空间集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陈昭 吴先明
以2013年3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5个指标及这些国家与中国相关的5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国家风险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OFDI的政治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偏小;而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社会文化风险普遍较大。就整体国家风险而言,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和少数西亚国家OFDI的国家风险较小。从风险来源看,在政治风险和经济金融风险中,东道国自身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主要来源,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对其影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OFDI 国家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陈昭 吴先明
以2013年3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5个指标及这些国家与中国相关的5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国家风险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OFDI的政治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偏小;而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社会文化风险普遍较大。就整体国家风险而言,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和少数西亚国家OFDI的国家风险较小。从风险来源看,在政治风险和经济金融风险中,东道国自身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主要来源,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对其影响较小;而在社会文化风险中,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与东道国自身因素对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大小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OFDI 国家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治理指数,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国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治理水平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但各个因素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法律规则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监管质量(RQ)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和资源一般国家投资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为了有效防范对外投资风险,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研究;构建和完善对外投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增强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加强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冠宇 卢小兰
基于扩展的空间投资引力模型,文章研究2007—2016年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的空间效应、政治制度影响及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并测算OFDI潜力。结果表明:OFDI的空间效应来源于空间集聚、第三国市场规模直接效应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效应,OFDI表现为集聚垂直复合型投资。OFDI受东道国政治制度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偏好于"制度接近"的国家。OFDI呈现出较强的贸易导向、基础设施偏好和一定的资源寻求特征。此外,采用更换权重矩阵和估计方法等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延喜 任艺 陈利军 田晓
本文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水平,且这一效应主要通过促进其经济增长实现。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影响中国OFDI的经济溢出效应及其社会福利转化效果。受制于沿线国家金融发展水平,中国OFDI的经济溢出效应有限,且表现出"制度接近"特征。同时,沿线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对中国OFDI经济溢出效应的社会福利转化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绍凯 张广来 张杨勋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空间布局优化创造了平台和机遇。本文利用二阶段引力模型从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两个维度分析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在"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距离因素中的制度距离、经济距离、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动机的经济、技术、资源禀赋三个方面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偏好",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较发达国家;高技术水平国家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低技术水平国家,而低技术水平国家的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高技术水平国家;我国OFDI对于资源禀赋较高的国家具有较强的风险偏好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莎莎 孙本芝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借助2007—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存量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知识产权指数等数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中国OFDI的流入,即知识产权保护对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与沿线各国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永中 李曦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禀赋丰富,但制造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了巨大契机。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在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工程项目承包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本文从总体投资、大型项目投资、绿地投资、并购、工程承包等多重视角,对中国在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永中 李曦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禀赋丰富,但制造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了巨大契机。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在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工程项目承包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本文从总体投资、大型项目投资、绿地投资、并购、工程承包等多重视角,对中国在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考察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在引入ICRG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6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偏好性,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风险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国家风险 一带一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环境效应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制差异及其东道国效应——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对东道国治理水平的影响
东道国金融发展、空间溢出效应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生态的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动机的研究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第三国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方法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贸易效应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
东道国制度水平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综合运用全球治理指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的实证
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中国OFDI区位选择——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