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4)
- 2023(17907)
- 2022(15277)
- 2021(14446)
- 2020(12123)
- 2019(27999)
- 2018(27373)
- 2017(52295)
- 2016(28111)
- 2015(31551)
- 2014(31012)
- 2013(30440)
- 2012(27845)
- 2011(24925)
- 2010(24580)
- 2009(22201)
- 2008(21488)
- 2007(18457)
- 2006(15822)
- 2005(14019)
- 学科
- 济(113178)
- 经济(113061)
- 管理(80337)
- 业(77418)
- 企(63933)
- 企业(63933)
- 方法(54097)
- 数学(47783)
- 数学方法(47197)
- 中国(31367)
- 财(30347)
- 农(29260)
- 贸(25230)
- 贸易(25218)
- 易(24663)
- 业经(24226)
- 学(23249)
- 技术(20868)
- 地方(20181)
- 农业(19790)
- 制(19277)
- 务(18860)
- 财务(18785)
- 财务管理(18747)
- 企业财务(17834)
- 理论(17231)
- 和(17132)
- 环境(17049)
- 银(16446)
- 银行(16404)
- 机构
- 大学(393650)
- 学院(388687)
- 济(163110)
- 经济(159994)
- 管理(156136)
- 理学(136026)
- 理学院(134601)
- 研究(133070)
- 管理学(132208)
- 管理学院(131521)
- 中国(100186)
- 京(83540)
- 科学(80436)
- 财(72492)
- 所(65277)
- 中心(60255)
- 研究所(59831)
- 农(59344)
- 财经(58948)
- 业大(56892)
- 经(54141)
- 江(53739)
- 北京(52969)
- 范(50274)
- 经济学(50037)
- 师范(49804)
- 院(49102)
- 农业(46375)
- 经济学院(45357)
- 财经大学(44395)
- 基金
- 项目(273257)
- 科学(216569)
- 基金(201683)
- 研究(199129)
- 家(176487)
- 国家(175130)
- 科学基金(151068)
- 社会(127055)
- 社会科(120644)
- 社会科学(120610)
- 基金项目(106507)
- 省(102748)
- 自然(98614)
- 自然科(96409)
- 自然科学(96387)
- 自然科学基金(94661)
- 教育(91132)
- 划(87937)
- 资助(83396)
- 编号(79813)
- 成果(63600)
- 部(61448)
- 重点(61270)
- 发(57679)
- 创(57007)
- 课题(53872)
- 国家社会(53545)
- 创新(53277)
- 教育部(53077)
- 科研(52709)
- 期刊
- 济(167988)
- 经济(167988)
- 研究(114508)
- 中国(70646)
- 学报(60366)
- 管理(56834)
- 科学(56830)
- 财(54497)
- 农(52426)
- 大学(46746)
- 学学(43784)
- 教育(40836)
- 农业(37222)
- 技术(35578)
- 融(31227)
- 金融(31227)
- 经济研究(28324)
- 财经(28209)
- 业经(25408)
- 经(24163)
- 问题(22120)
- 贸(21421)
- 业(20749)
- 图书(20463)
- 技术经济(19906)
- 国际(19302)
- 科技(19064)
- 世界(18129)
- 理论(17897)
- 统计(17497)
共检索到564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和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表征的东道国创新水平和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立广 尹灵秀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霍忻 倪超 吕志悦 王新城 孙芳芳
一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和外部获取母国发展资源的重要路径,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展趋势下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东道国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目的地”,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众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中,东道国政治状况、经济规模、科技水平、开放程度等特征因素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且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日益深刻。优质的东道国特征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引擎”,相反,恶劣的东道国环境将进一步弱化源自海外的直接投资动力。为此,本研究以东道国发展特征为切入点,选取2009-2021年我国及70个国家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东道国发展特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GMM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与东道国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经济总量规模、对外开放度、技术水平和两国贸易关联度均是显著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东道国制度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的逆向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则没有对国内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张明
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唐珮菡 万璐 庞有功
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期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升了我国创新能力,并考察不同地区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是否具有差异性。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包括: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自主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唐珮菡 万璐 庞有功
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期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升了我国创新能力,并考察不同地区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是否具有差异性。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包括: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自主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相对较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但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本文利用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与长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总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而长期内只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长期逆向技术溢出还存在着地区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琰欣 屈小娥 赵昱钧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非线性的"双重维度",采用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逆向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总体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非线性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不太明显,中部地区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吸收能力显著地正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等吸收能力水平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驱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注重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深度融合,可能是新常态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省份有效摆脱"走出去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以上结论的发现,对新常态下中国更好地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丽萍 叶阿忠
采用201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性,基于C-H模型构建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的空间关联性;②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即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促进—抑制—促进的三阶段现象;③分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抑制",原因是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朝向发展中国家,投资项目集中于非技术领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顾露露; 平淑娟; 王悦;
本文实证检验了1978-2015年间中国跨国公司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OFDI)是否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将东道国的技术集聚细分为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专利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出四个维度,研究了四维度的东道国技术集聚对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不同。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确实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这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对研发投入更多(包括资金和人员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强的东道国的投资,而与东道国研发的核心产出(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的关系。中国跨国公司的吸收能力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国跨国公司以及轻资产型的、规模适中的年轻跨国公司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京文 李景清
利用200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的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市场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存在基于市场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当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跨越一定的门槛水平时,对外直接投资才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出:政府应根据地区市场化水平的不同而采取差异性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有效推动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瑛 贺彩银
本文从人力资本门槛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不仅直接显著地促进全国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且作为吸收能力,人力资本在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过程中存在双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由低到高,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从不显著到逐步增强,呈现近似"J"型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梅 柳士昌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发生在发达的东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影响对外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纯粹技术进步逆向溢出的各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特征,并从R&D强度、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技术差距、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6个方面测算了引发积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