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3)
2023(12413)
2022(9520)
2021(8490)
2020(6684)
2019(14802)
2018(14177)
2017(26559)
2016(14258)
2015(15872)
2014(15402)
2013(15045)
2012(13617)
2011(12343)
2010(11791)
2009(10926)
2008(10637)
2007(9059)
2006(8010)
2005(7331)
作者
(42283)
(35545)
(35494)
(33389)
(22370)
(16997)
(15765)
(13987)
(13631)
(12313)
(12189)
(11656)
(11297)
(11200)
(10971)
(10965)
(10636)
(10367)
(10183)
(10070)
(8793)
(8666)
(8542)
(8093)
(7941)
(7935)
(7702)
(7549)
(7084)
(7068)
学科
(65191)
经济(65124)
管理(37871)
(37169)
(27242)
企业(27242)
方法(26171)
数学(23757)
数学方法(23609)
中国(22284)
(19007)
业经(16975)
(15283)
贸易(15275)
(15006)
(14805)
农业(13019)
产业(12055)
(11555)
(11330)
(10724)
银行(10688)
(10321)
(10279)
金融(10279)
地方(10095)
(10055)
信息(9965)
总论(9703)
环境(9541)
机构
大学(210628)
学院(206455)
(95905)
经济(94635)
研究(77910)
管理(77139)
理学(67563)
理学院(66790)
管理学(65770)
管理学院(65398)
中国(58940)
科学(46597)
(44471)
(40646)
(39783)
(39125)
研究所(36284)
中心(33876)
业大(33230)
财经(32890)
农业(32260)
经济学(31912)
(30492)
经济学院(29037)
北京(28009)
(27770)
(27536)
(25911)
师范(25563)
财经大学(24819)
基金
项目(146968)
科学(116786)
基金(111413)
研究(102181)
(100536)
国家(99802)
科学基金(84361)
社会(71023)
社会科(67617)
社会科学(67600)
基金项目(58134)
自然(53202)
(53122)
自然科(52100)
自然科学(52081)
自然科学基金(51234)
(46356)
教育(45199)
资助(44000)
编号(37294)
重点(33604)
(33274)
国家社会(32453)
(32101)
(30680)
成果(29479)
中国(29150)
创新(28945)
教育部(28501)
科研(28372)
期刊
(96475)
经济(96475)
研究(60728)
学报(38909)
中国(38804)
(37200)
科学(34372)
大学(29157)
(28114)
学学(27658)
管理(27471)
农业(25552)
经济研究(18417)
(18224)
金融(18224)
财经(16593)
教育(16276)
(15090)
业经(14677)
(14453)
技术(14197)
(13754)
问题(13741)
国际(12875)
世界(12751)
(10588)
业大(9933)
技术经济(9789)
科技(9714)
统计(9147)
共检索到299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伟   徐子璇   赵骁弈   江宏飞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所面临的互联互通问题绕不开文化、地理、制度的多维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文章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以2010—2019年中国对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OFDI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的数字化水平因为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而显著促进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OFDI。在数字经济时代,文化、地理、制度的多维距离对中国OFDI不仅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在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东道国,因为数字化导致的经济活动透明性增强而进一步强化了多维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吉鹏  衣长军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中国企业获取技术战略资产的重要方式。关于东道国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现有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企业层面投资项目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技术禀赋与我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距离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东道国技术装备、创新能力以及专利等技术禀赋对我国企业OFDI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文化距离负向调节了技术装备、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解释现有研究结论的分歧,并对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吉生保  李书慧  马淑娟  
文章从地理、经济、文化和制度层面全面考察了中国与东道国的距离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首先,本文直观给出了中国与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距离,发现相比中日、中美"距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距离"明显较近(中日之间地理距离除外),不同的距离维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不同影响;其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距离色彩明显,"由近及远"态势初显;再次,借鉴引力模型,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建红  陈怀超  
本文在管制距离与规范距离两个维度的分析视角下,选择五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溢价并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近的情形下,尤其是报价高于距离近的竞价方时,中国企业的海外溢价并购更容易成功;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远的情形下,相对于距离近的竞价方,中国企业的海外溢价并购成功率较低;然而,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远的情形下,国际化能力强和国际经验丰富以及在东道国社会关系良好的中国企业海外溢价并购也可以取得成功,尤其是缺少竞价方时,更容易成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伟  李申禹  陈信康  
本文首先采用国家距离模型研究了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经济距离以及商业治理距离对跨国零售企业东道国选择决策的影响。接着,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扩张方向下,经济距离、商业治理距离对跨国零售企业东道国选择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理距离、文化距离负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在正向扩张方向下,经济距离负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商业治理距离正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而在负向扩张方向下,经济距离正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商业治理距离负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最后,本文对发展中国家优化"引进来"、提升"走出去"进行了讨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春凌  邹超  
基于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政府治理指数以及荷兰学者Hofstede的国家文化指数,全面构建了东道国经济、法治和文化制度的评价指标,利用2003-2009年我国在51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考察了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受到制度因素的驱动,具有显著的"弱效制度"规避和"强效制度"寻求动机。具体来看,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是优于我国,越能吸引我国的投资。非正式制度方面,东道国华裔关系资产对我国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会对我国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衣长军  刘晓丹  陈初昇  
本文选取2003~2012年中国OFDI的69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PCSE和FGLS模型重点考察了海外华商网络、多维距离(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及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海外华商网络对我国OFDI产生正效应;运用HanSEn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考察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地理距离的门槛值,发现多维距离与我国OFDI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这为多维距离与我国OFDI的非线性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与支持。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我国企业OFDI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华容  王晓轩  黄漫宇  
本文分析了心理距离的七个维度,也即语言差异、宗教信仰差异、文化距离、产业发展差异、政治体系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地理距离影响OFDI区位选择的传导机制,并运用2004—2013年中国OFDI的主要数据,在心理距离、心理距离的七个维度以及根据OFDI动机所确定的三个控制变量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心理距离的七个维度中,对于中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程度最大的为语言差异,其次为政治体系差异,文化距离最小。克服语言差异与政治体系差异所带来的障碍成为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产业发展差异与中国OFDI存在正向线性关系,反映了中国OFDI过程中寻求战略资产已经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红军  
以在中国大陆跨国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制度距离与文化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表现具有消极影响。当母国的法律制度质量明显异于东道国时,法律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表现具有积极影响。进入模式对法律制度距离和文化制度距离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表现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经验对法律制度距离与其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绩效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解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博  吴万宗  
本文从FDI来源国的角度,分析中国OFDI对各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借助Copeland-Taylor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OFDI通过影响东道国单位产出污染密度,继而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168个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中国OFDI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化投资,本文进一步对各东道国(地区)按收入水平分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但从人均排放的角度,中国OFDI显著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东道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分样本回归的结果显示,无论在污染排放总量还是在人均污染排放量方面,中国OFDI改善东道国(地区)环境质量的效果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中更为明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博  吴万宗  
本文从FDI来源国的角度,分析中国OFDI对各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借助Copeland-Taylor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OFDI通过影响东道国单位产出污染密度,继而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168个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中国OFDI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化投资,本文进一步对各东道国(地区)按收入水平分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地区)污染物排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杨俊  
东道国的金融环境是影响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关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否融入并利用东道国的金融环境关系着企业OFDI的规模乃至成败。为此,本文以2005—2015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追踪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企业OFDI二元边际(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企业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企业OFDI扩展边际中更为明显;在剔除金融危机、避税国家、金融行业的干扰以及替换解释变量指标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发展潜力有助于加强其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企业OFDI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不同投资模式下OFDI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明显区别;在前三大行业中,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能源行业OFDI二元边际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从东道国金融发展角度理解企业OFDI的结构性特征(二元边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玖立  周泽平  
文化产品贸易既是国际贸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了地理、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多维度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基于1999—2010年法国CEPII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的文化产品尤其是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流量主要受文化、制度等距离因素的影响,地理、经济等传统距离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以遗传距离作为文化距离的工具变量克服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远亮  朴英爱  
文章选取"一带一路"沿线核心地区中亚五国~①为样本,从东道国市场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三个维度与OFDI进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显著的联合影响。因此,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政府应减少干预,增强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指引,培养和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韦永贵  李红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及ARDA宗教数据,构造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东道国宗教信仰多样性和东道国与中国宗教信仰相似性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东道国宗教信仰多样性对中国OFDI有促进效应,但东道国与中国宗教信仰相似性对OFDI没有显著正影响。使用1900年宗教信仰结构匹配的宗教变量及1500年东道国与中国的遗传距离作为工具变量,纠正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存在。同时,用控制传导变量及剔除金融危机影响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测试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最后,在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中初步发现,宗教信仰会通过选择偏好效应、信任间性效应和制度介导效应作用于对外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