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4)
2023(6463)
2022(5837)
2021(5407)
2020(4979)
2019(11794)
2018(11541)
2017(23452)
2016(12998)
2015(14841)
2014(15084)
2013(15145)
2012(14123)
2011(12658)
2010(12793)
2009(12058)
2008(12355)
2007(11439)
2006(9773)
2005(8806)
作者
(37287)
(31286)
(31083)
(29771)
(19864)
(15021)
(14590)
(12321)
(11641)
(11137)
(10459)
(10443)
(9877)
(9865)
(9834)
(9817)
(9569)
(9189)
(9148)
(8934)
(7693)
(7680)
(7508)
(7116)
(7046)
(6962)
(6960)
(6952)
(6266)
(6232)
学科
(55125)
经济(55062)
(45160)
管理(44817)
(39723)
企业(39723)
方法(29810)
数学(26725)
数学方法(26550)
(23938)
(16642)
财务(16627)
财务管理(16591)
企业财务(15964)
(13330)
中国(12286)
(11858)
(10670)
贸易(10668)
(10391)
业经(10228)
(10150)
地方(9883)
农业(8703)
(8262)
金融(8260)
(8245)
(8245)
(8210)
银行(8188)
机构
大学(190879)
学院(188861)
(80613)
经济(78984)
管理(76176)
理学(66020)
理学院(65363)
管理学(64510)
管理学院(64139)
研究(59078)
中国(46685)
(40855)
(38957)
科学(35204)
财经(32157)
(30655)
(30310)
(29219)
中心(28441)
(27773)
业大(27293)
研究所(27243)
经济学(25217)
北京(24453)
农业(24302)
财经大学(24048)
经济学院(23074)
(22048)
(22028)
师范(21825)
基金
项目(121728)
科学(95466)
基金(89637)
研究(87838)
(77220)
国家(76624)
科学基金(65818)
社会(55889)
社会科(53097)
社会科学(53079)
基金项目(48170)
(46839)
自然(43076)
自然科(42053)
自然科学(42041)
自然科学基金(41288)
教育(40578)
(39519)
资助(37799)
编号(35673)
成果(29520)
(28387)
重点(27118)
(25177)
(25164)
教育部(24557)
科研(24129)
人文(23849)
创新(23563)
课题(23508)
期刊
(84662)
经济(84662)
研究(53336)
(36135)
中国(31750)
学报(28480)
(26397)
管理(25911)
科学(25457)
大学(21383)
学学(20311)
(19029)
金融(19029)
农业(17305)
财经(16479)
技术(14891)
经济研究(14148)
(13962)
教育(13819)
业经(13063)
问题(11680)
财会(11157)
技术经济(10036)
(9998)
(9909)
理论(9677)
会计(9504)
统计(9377)
商业(9081)
(8808)
共检索到272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敏  丁浩  
文章构建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于撤资问题的动态博弈模型,选取影响双方得益的主要因素以确定双方的支付函数,通过对跨国公司的撤资威胁进行识别,讨论了不同情况下双方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最后,侧重于东道国视角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柴正猛  张岩贵  
用一个改进的KMRW声誉博弈模型解释了近年来跨国公司与许多(发展中)东道国政府之间的稳定合作现象和斯特兰奇与斯托普福德提出的“正和博弈”思想.本文模型为有限人数的多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它考虑了声誉价值、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讨论了囚徒型、学习型和声誉型(定义参见正文)三类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排除了KMRW声誉博弈模型中“非理性假定” 存在的必要,对现实有更强的解释力,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晓辉  操舰  杨治山  
跨国公司产业带动与东道国政府行为——跨国公司投资浦东的案例分析夏晓辉操舰杨治山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投资中,产业带动已成为人们所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技术进步和国产化为中心变量,借助跨国公司投资浦东这一案例,试图对产业带动及产业带动中的政府行为进行深入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纪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世界资本自由流动性的加强,国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寻求机会,中国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吸引投资。外商投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相应的国际撤资行为也逐年增加。撤资动因由企业内部因素和中国经济环境因素组成。企业内部撤资动因主要表现为在华子公司销售收入下降、子公司利润率下降、母公司全球战略调整、集中经营核心业务能力和母公司全球利润率下降等。中国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国家政策的连贯性、优惠税收减少、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金融服务设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兴球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进行了研究,对其撤资的主要原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兴球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FDI的重要引进国,但是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日益增多,对我国的经济、政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进行了研究,对其撤资的主要原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怀峰  
跨国公司撤资分为自愿撤资和非自愿撤资,本文研究的是自愿撤资。自愿撤资又分为防御型的自愿撤资和进攻型的自愿撤资。防御型的自愿撤资是由跨国公司投资经营最终失败引起的,进攻型的自愿撤资则是跨国公司公司重构战略的一部分。无论何种形态的自愿撤资都是资本逐利的表现,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水娟  吕波  
本文在借鉴跨国公司撤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论证了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得出相应启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杰  李好好  
东道国政府的外资政策框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区位吸引力,从而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东道国的立场出发,尝试构建以东道国利益为核心、以东道国政府外资政策最优设计为目的的博弈模型,分析跨国直接投资活动中东道国和跨国公司的行为和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  杨弋  
东道国政府质量是影响外国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在政府质量的相关要素中,政府自律性对跨国公司投资模式的影响尤为重要。文章从博弈论的视角考察了政府自律性的两方面,即政府自身约束能力与面对资本的独立性对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并用2006~2015年间89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政府自律性的下降会促使跨国公司投资模式由股权模式向非股权模式转换,且边际效应逐渐降低。文章最后结合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情况进行了相应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萍  柴利  
随着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的态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期望能进入更多国家的市场以扩大经营范围、增强实力。本文在简述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博弈过程的基础上,对双方在博弈中可能占有优势进行分析,并利用均衡博弈模型对双方从谈判中的博弈到达成合作这一过程进行解释。根据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均衡博弈模型,从东道国和跨国公司两个角度分析博弈过程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平  王玉华  
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直接投资和调整布局,由此引发的撤资行为逐渐受到一定的关注。尽管现有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作为国际商务活动的跨国公司撤资行为仍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充分解释。本文从跨国公司撤资的含义与类型、动机与原因、影响与对策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评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并提出未来应该从微观层面对撤资行为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完整的跨国公司撤资理论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平  王玉华  
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直接投资和调整布局,由此引发的撤资行为逐渐受到一定的关注。尽管现有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作为国际商务活动的跨国公司撤资行为仍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充分解释。本文从跨国公司撤资的含义与类型、动机与原因、影响与对策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评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并提出未来应该从微观层面对撤资行为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完整的跨国公司撤资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龙  吴光芸  
伴随着国际在华直接投资活动的扩大,也出现了外商减资撤资的现象,这将对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为防止更多的在华跨国公司的自愿性撤资行为,我国政府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强制度供给,优化外资投资环境;保证政策的透明性、连续性与稳定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跨国公司撤资障碍与机会成本;减少跨国公司投资经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引导撤资跨国公司再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