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8)
2023(14400)
2022(12328)
2021(11706)
2020(9852)
2019(22715)
2018(22237)
2017(42514)
2016(23118)
2015(25769)
2014(25308)
2013(25297)
2012(23111)
2011(20980)
2010(20503)
2009(18902)
2008(18336)
2007(15559)
2006(13503)
2005(11731)
作者
(67969)
(56604)
(56000)
(53334)
(35883)
(27096)
(25286)
(22313)
(21486)
(19829)
(19163)
(19077)
(17788)
(17767)
(17337)
(17337)
(16923)
(16846)
(16114)
(15967)
(14215)
(13621)
(13574)
(12700)
(12618)
(12431)
(12392)
(12250)
(11298)
(11135)
学科
(93240)
经济(93142)
管理(64387)
(61770)
(50180)
企业(50180)
方法(44994)
数学(39910)
数学方法(39573)
中国(26060)
(23999)
(23693)
(20200)
贸易(20191)
(20032)
(19701)
业经(19177)
地方(16409)
农业(16183)
(15612)
(15148)
财务(15088)
财务管理(15070)
环境(14701)
企业财务(14363)
技术(14285)
(14007)
(13547)
银行(13484)
(13285)
机构
大学(332309)
学院(326815)
(136599)
经济(134112)
管理(130205)
研究(115059)
理学(114237)
理学院(112974)
管理学(111124)
管理学院(110569)
中国(84477)
科学(72105)
(70783)
(58751)
(58284)
(58244)
研究所(53924)
业大(52952)
中心(50253)
财经(48474)
农业(46311)
北京(44959)
(44472)
(43512)
经济学(41567)
(41386)
(41117)
师范(40628)
经济学院(37677)
财经大学(36460)
基金
项目(232237)
科学(181824)
基金(170985)
研究(163548)
(152050)
国家(150862)
科学基金(128093)
社会(104536)
社会科(99208)
社会科学(99180)
基金项目(91281)
(87417)
自然(85282)
自然科(83322)
自然科学(83295)
自然科学基金(81826)
(75439)
教育(73853)
资助(70511)
编号(64090)
重点(52062)
(51861)
成果(50673)
(48797)
(48313)
创新(45169)
科研(45080)
教育部(44087)
国家社会(43791)
课题(43580)
期刊
(139722)
经济(139722)
研究(95021)
学报(58838)
中国(56201)
科学(52006)
(51789)
管理(45506)
大学(43518)
(42358)
学学(41293)
农业(36300)
教育(29989)
(25286)
金融(25286)
技术(24908)
经济研究(24125)
财经(23338)
业经(21364)
(19963)
(19484)
问题(18738)
(17007)
科技(16856)
技术经济(15715)
国际(15706)
(15676)
图书(15616)
业大(15236)
理论(15069)
共检索到462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建刚  张建红  
文章从合法性的角度研究东道国执政党换届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存在的政治条件。这一新的分析视角为进一步认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障碍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分析路径。文章基于合法性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和发展假设,运用2004~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面板数据和107个国家执政党换届及政权体制的信息,并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东道国执政党换届显著降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第二,东道国执政党换届对直接投资的负作用在西方民主化程度高、法治水平较高和否决者制衡较弱的东道国更显著。文章首次为探讨以执政党为核心的政党换届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提供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分析结果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康婕   姜帆   田少卿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89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0年中国OFDI数据,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被解释变量,营商环境总体情况为解释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东道国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营商环境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东道国营商环境中获得电力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登记财产和纳税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建  张宏  
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上升期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中国OFDI流量和东道国政府治理等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反映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的六个指标中,"政府施政有效性"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正相关,"贪腐控制"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负相关,而"公民参政与政治人权"、"政治稳定程度"、"市场经济限制程度"、"司法有效性"等指标与中国OFDI流量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反映出中国OFDI在快速上升的过程中,隐含着一定的制度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萍  原大勇  陈煦畅  
在中国对外投资迅猛发展和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背景下,东道国工会组织作为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却被忽略。文章基于2005~2013年392家中国上市公司的733笔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东道国工会密度和集体谈判覆盖面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东道国工会组织对中国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工会组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东道国工会密度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总体呈"倒U型",但对国有和非国有公司的影响分别呈负相关和"倒U型"。集体谈判覆盖面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对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项本武  
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揭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对中国在东道国的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东道国工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以出口度量的双边贸易联系及双边汇率对中国在东道国的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从动态来看,前期投资对当期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缺乏连续性。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祁毓  王学超  
本文根据劳动力产权理论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2003-2009年中国和152个东道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东道国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采用静态OLS和SYS-GMM方法对全样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更倾向于流入低劳工标准的国家,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效应,发达国家的高劳工标准和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分别吸引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广义最小二乘法及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不仅表明本文的结论是可靠的,而且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向低劳工标准国家集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亚平  李腾腾  
高度关注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选址的共识。进一步的研究需考虑营商环境的子类因素、非对称制度距离及企业投资动机差异等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OFDI)投资选址的影响。利用2003-2015年中国OFDI企业对世界上176个经济体的投资项目数据,在控制东道国正式制度环境的前提下,实证研究营商环境对中国OFDI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OFDI企业倾向于在整体营商环境更好的国家投资选址,特别是针对弱势制度国家的投资对营商环境便利度更加敏感;我国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企业选址表现出对营商环境便利度不同子类指标的"异质性偏好":资源开发型OFDI偏好办理施工许可证和保护投资者的便利度;商贸服务型OFDI偏好执行合同的便利度;当地生产型OFDI偏好缴纳税款和执行合同的便利度;技术研发型OFDI偏好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因此,完善我国"走出去"公共服务,开展国别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并针对不同投资动机OFDI推行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有序成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卫军  黄繁华  
文章利用2003~2016年中国对43个国家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外商投资壁垒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外商投资壁垒的减少对中国OFDI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国家样本看,外商投资限制的减少对中国OFDI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异质性,发展中国家外商投资限制水平的降低能够显著增加中国OFDI规模,而对于发达国家则不显著。分行业看,东道国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进一步开放的积极作用不明显,而对于零售业、金融服务和商业服务等服务业来说,不断减少投资限制将会显著增加中国OFDI的流入。文章还发现,东道国技术禀赋对其投资限制减少对中国OFDI的积极影响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即具有较低技术禀赋的东道国外商投资限制的减少更能促进中国OFDI的流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松  刘海云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标,研究东道国治理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文章选取75个东道国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倾向流入治理水平较低的国家,对外投资风险较大。中国对外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呈显著负相关,符合邓宁、韦尔斯等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出口是投资的先导,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遵循从出口到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云龙  连哲懿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选取欧盟23个国家为样本,利用2005-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系统GMM检验东道国金融发展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金融发展指标进行检验,其次再将总体指标细分,分别对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东道国金融发展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同时,其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都会对投资产生促进作用,金融机构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当加入东盟国家扩充样本容量后,回归结果与基准模型一致。为此,中国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同高水平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提升国内金融业发展,加强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保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丛静  张宏  
作为政府主导的跨国经营活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于传统投资动机理论的独特属性。利用2003~2011年4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分为OECD和非OECD国家或地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东道国国家特征对中国OFDI动机的影响和动机转变的现实性。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水平则体现为比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中国企业OFDI的动机构成中,市场获取动机最为重要,资源获取动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技术获取动机的地位有待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康银  赵君  董秀成  
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逐步扩大的前提下,厘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的影响是当前亟需量化评估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基于全球68个国家2003~2021年的面板样本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从空间溢出视角深入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及其强度的潜在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各个国家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加剧东道国温室效应,但会有效降低东道国的碳排放强度;(3)从机制分析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的正向作用主要源于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二产占比的提升,能源效率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亦乐  刘双芹  
根据2004-2013亚洲国家面板数据,本文按照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排名,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为A、B、总体三组,从政治风险层面分析影响我国企业在亚洲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投资回报、宗教冲突对我国企业的直接投资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我国企业的直接投资表现出对所在国政府的稳定性、内部冲突高低和官僚机构质量有不同的投资偏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祖海  杨文俊  
本文利用2005~2014年世界各地区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和制度评估数据,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度异质性的视角,分别检验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度变量对FDI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制度异质性因素对FDI的影响较为明显。发达国家的政权稳定性、话语权和问责制评分与FDI流量呈负相关,与腐败控制评分呈正相关;发展中国家则是法治指标对FDI流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加强腐败控制来推动FDI流量增加,而发展中国家则应通过完善法治制度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FDI流量增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志新  赵奇伟  
本文首先对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的具体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在赵奇伟等(2007)所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分析。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外资规模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滞后,是造成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文章最后针对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获取正向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