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9)
- 2023(12385)
- 2022(10587)
- 2021(9959)
- 2020(8760)
- 2019(20401)
- 2018(19947)
- 2017(40060)
- 2016(20874)
- 2015(23324)
- 2014(22839)
- 2013(22578)
- 2012(20973)
- 2011(18586)
- 2010(18803)
- 2009(17553)
- 2008(17117)
- 2007(14883)
- 2006(13060)
- 2005(11476)
- 学科
- 济(91461)
- 经济(91361)
- 业(62774)
- 管理(60708)
- 企(49863)
- 企业(49863)
- 方法(47129)
- 数学(43148)
- 数学方法(42689)
- 财(27111)
- 中国(26506)
- 农(22733)
- 制(18471)
- 贸(17438)
- 贸易(17426)
- 银(16990)
- 易(16989)
- 银行(16979)
- 业经(16909)
- 务(16771)
- 财务(16727)
- 财务管理(16691)
- 融(16190)
- 金融(16189)
- 行(16167)
- 企业财务(15990)
- 地方(15305)
- 农业(14812)
- 学(13160)
- 技术(12726)
- 机构
- 大学(296217)
- 学院(292029)
- 济(131575)
- 经济(129323)
- 管理(120328)
- 理学(104181)
- 理学院(103204)
- 管理学(101584)
- 管理学院(101023)
- 研究(91890)
- 中国(75152)
- 财(65285)
- 京(60217)
- 财经(52336)
- 科学(49511)
- 经(47828)
- 中心(43475)
- 所(43076)
- 经济学(42173)
- 江(41090)
- 财经大学(39499)
- 研究所(38567)
- 经济学院(38436)
- 农(38144)
- 北京(38024)
- 业大(37335)
- 范(34917)
- 师范(34615)
- 院(33687)
- 商学(33146)
- 基金
- 项目(194868)
- 科学(156503)
- 基金(147059)
- 研究(144090)
- 家(126503)
- 国家(125213)
- 科学基金(109603)
- 社会(95842)
- 社会科(91139)
- 社会科学(91110)
- 基金项目(76972)
- 省(72247)
- 自然(69581)
- 自然科(68024)
- 自然科学(68005)
- 教育(67062)
- 自然科学基金(66821)
- 资助(61667)
- 划(61380)
- 编号(56697)
- 成果(45918)
- 部(45820)
- 重点(43279)
- 国家社会(40950)
- 教育部(40613)
- 发(40521)
- 创(40490)
- 人文(39403)
- 课题(38008)
- 创新(37866)
- 期刊
- 济(134158)
- 经济(134158)
- 研究(89918)
- 财(49988)
- 中国(49439)
- 管理(44714)
- 学报(37633)
- 科学(36866)
- 融(34095)
- 金融(34095)
- 农(32955)
- 大学(30966)
- 学学(29179)
- 财经(26210)
- 技术(25471)
- 教育(24323)
- 经济研究(22966)
- 经(22304)
- 农业(22179)
- 业经(20357)
- 问题(18496)
- 贸(17250)
- 统计(16401)
- 理论(15302)
- 国际(14960)
- 技术经济(14813)
- 策(14684)
- 实践(13692)
- 践(13692)
- 商业(13685)
共检索到429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绍凯 张广来 张杨勋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空间布局优化创造了平台和机遇。本文利用二阶段引力模型从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两个维度分析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在"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距离因素中的制度距离、经济距离、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动机的经济、技术、资源禀赋三个方面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偏好",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较发达国家;高技术水平国家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低技术水平国家,而低技术水平国家的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高技术水平国家;我国OFDI对于资源禀赋较高的国家具有较强的风险偏好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延喜 任艺 陈利军 田晓
本文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水平,且这一效应主要通过促进其经济增长实现。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影响中国OFDI的经济溢出效应及其社会福利转化效果。受制于沿线国家金融发展水平,中国OFDI的经济溢出效应有限,且表现出"制度接近"特征。同时,沿线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对中国OFDI经济溢出效应的社会福利转化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佳佳 林毓鑫 何睿清 锜小芳 钟莉雯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相较于已有文献大多从供给方视角出发,文章创新性地从需求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对ODI的需求出发,结合引力模型和时变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东道国自身投资需求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东盟、欧盟、金砖国家以及拥有自然资源的中东国家应该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优先方向和重点地区。据此,结合沿线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陈昭 吴先明
以2013年3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5个指标及这些国家与中国相关的5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国家风险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OFDI的政治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偏小;而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社会文化风险普遍较大。就整体国家风险而言,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和少数西亚国家OFDI的国家风险较小。从风险来源看,在政治风险和经济金融风险中,东道国自身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主要来源,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对其影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OFDI 国家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陈昭 吴先明
以2013年3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5个指标及这些国家与中国相关的5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国家风险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OFDI的政治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偏小;而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社会文化风险普遍较大。就整体国家风险而言,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和少数西亚国家OFDI的国家风险较小。从风险来源看,在政治风险和经济金融风险中,东道国自身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主要来源,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对其影响较小;而在社会文化风险中,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与东道国自身因素对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大小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OFDI 国家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月娥 张吉国
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2000~2017年农产品贸易数据的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贸易总额均有显著阻碍作用,对进口有促进作用,不同文化维度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同;就不同地区而言,文化距离对沿线亚洲和欧洲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贸易总额具有负向影响,对进口的影响有所差异,亚洲国家为负,欧洲为正;就不同阶段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文化距离对农产品贸易起显著阻碍作用,之后起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基于此,需要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减轻文化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充分尊重不同文化,发挥其对农产品贸易尤其是进口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昱睿 祖媛
本文基于"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参照《中国人大能源投资政治风险指数》,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投资政治风险指标,测度东道国政治风险,通过匹配中国企业2005—2019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投资的大型能源项目与政治风险测度数据,初步分析能源行业的投资流向,并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探讨大型能源项目投资的风险来源以及与东道国政治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大型能源项目投资主要流入了政治风险偏高的国家,且具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偏好;大部分的能源问题项目也发生在政治风险偏高的国家,但不具有政治风险偏好,也可以说政治风险越高的国家,能源问题项目发生的概率不一定越大。
关键词:
东道国 政治风险 一带一路 大型能源项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考察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在引入ICRG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6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偏好性,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风险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国家风险 一带一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黎绍凯 张广来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布局优化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文章基于二阶段引力模型,从区位选择(广延边际)和投资规模(集约边际)对我国在"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进行优化决策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劳动力禀赋与市场规模对区位选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自然资源、技术水平与市场规模对投资规模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政府稳定性、国家腐败程度、法律与秩序对区位选择和投资规模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通过稳健性检验发现,第一阶段的区位选择与第二阶段的投资规模存在明显的因素决策差异,加大对低政治风险、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的"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投资力度可进一步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布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彦波
为了对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发展政策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文章基于WGI评价体系,以被投资国家的政治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所建的模型对2004201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计算。分析得出:中国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投资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有不同的风险抵御策略,这些差异与中国的投资目的——推行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在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承担政治风险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这为建立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东道国特征对中国OFDI影响的空间邻近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数据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投资风险与东道国制度——来自“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经验证据
税收协定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证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选址——制度距离与海外华人网络的视角
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制度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距离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
多维距离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关系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研究——来自3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制度距离抑制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吗
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