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89)
- 2023(20557)
- 2022(17647)
- 2021(16578)
- 2020(14125)
- 2019(32824)
- 2018(32110)
- 2017(61328)
- 2016(33283)
- 2015(37917)
- 2014(37768)
- 2013(37504)
- 2012(34425)
- 2011(31099)
- 2010(31064)
- 2009(28798)
- 2008(28702)
- 2007(25360)
- 2006(21982)
- 2005(19762)
- 学科
- 济(136066)
- 经济(135888)
- 管理(98935)
- 业(96551)
- 企(80639)
- 企业(80639)
- 方法(64746)
- 数学(56676)
- 数学方法(55973)
- 财(39083)
- 中国(37284)
- 农(36056)
- 业经(29016)
- 学(28911)
- 贸(28455)
- 贸易(28444)
- 易(27700)
- 制(26556)
- 务(24848)
- 财务(24756)
- 地方(24752)
- 财务管理(24699)
- 农业(23988)
- 企业财务(23489)
- 技术(22856)
- 理论(21517)
- 银(20870)
- 融(20813)
- 银行(20811)
- 金融(20809)
- 机构
- 大学(483866)
- 学院(478593)
- 济(197439)
- 经济(193395)
- 管理(188079)
- 理学(162783)
- 研究(162174)
- 理学院(161007)
- 管理学(158126)
- 管理学院(157268)
- 中国(122307)
- 京(102859)
- 科学(99199)
- 财(91416)
- 所(81758)
- 农(77364)
- 研究所(74440)
- 中心(73549)
- 财经(73386)
- 业大(70899)
- 江(68855)
- 经(66884)
- 北京(65429)
- 范(62129)
- 师范(61505)
- 农业(60840)
- 经济学(60633)
- 院(58708)
- 州(55461)
- 经济学院(54853)
- 基金
- 项目(324077)
- 科学(254846)
- 基金(237122)
- 研究(234224)
- 家(207754)
- 国家(205936)
- 科学基金(176396)
- 社会(148632)
- 社会科(140929)
- 社会科学(140890)
- 基金项目(124797)
- 省(124033)
- 自然(115309)
- 自然科(112654)
- 自然科学(112623)
- 自然科学基金(110632)
- 教育(108052)
- 划(105371)
- 资助(98996)
- 编号(94266)
- 成果(76652)
- 重点(72626)
- 部(72506)
- 发(67880)
- 创(66720)
- 课题(64657)
- 科研(62403)
- 创新(62372)
- 教育部(62303)
- 国家社会(61806)
- 期刊
- 济(210705)
- 经济(210705)
- 研究(140301)
- 中国(90048)
- 学报(77356)
- 财(71647)
- 科学(70677)
- 农(69383)
- 管理(68458)
- 大学(58725)
- 学学(55153)
- 教育(50255)
- 农业(48036)
- 技术(42727)
- 融(40827)
- 金融(40827)
- 财经(36167)
- 经济研究(34480)
- 业经(32605)
- 经(30978)
- 问题(27545)
- 业(26742)
- 贸(25129)
- 技术经济(24335)
- 图书(24120)
- 统计(23059)
- 版(22839)
- 科技(22400)
- 理论(22040)
- 国际(21975)
共检索到704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顾露露; 平淑娟; 王悦;
本文实证检验了1978-2015年间中国跨国公司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OFDI)是否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将东道国的技术集聚细分为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专利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出四个维度,研究了四维度的东道国技术集聚对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不同。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确实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这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对研发投入更多(包括资金和人员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强的东道国的投资,而与东道国研发的核心产出(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的关系。中国跨国公司的吸收能力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国跨国公司以及轻资产型的、规模适中的年轻跨国公司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和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表征的东道国创新水平和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申俊喜 戴娟
本文采用2003-2012年1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的经济制度质量和政治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度和政府治理水平均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东道国经济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将经济自由度、政府治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以最大程度地获取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制度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兰英 周静
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因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需要重视利用技术扩散来促进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溢出途径、效果和制约因素方面研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提出发展中国家促进并有效利用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发展中东道国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学军
前向联系是跨国公司向东道国本土企业发生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珠海外商投资企业基于前向联系的技术溢出状况分析,并阐述其技术溢出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促进其技术溢出效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前向联系 技术溢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卫国
本文从资本形成、技术转移、产业结构、就业、国际收支五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对中国当前的经济改革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 东道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希 储晓茜
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对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针对外国并购其科技行业实施严格审查,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投资行为。在此形势下,如何继续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为分析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差异,本文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型,对2003-2015年期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对外投资后,跨国并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高于投资前,绿地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却不显著,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大于绿地投资;企业研发、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和企业利润率等企业特征变量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为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核心动力支持,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应当采取措施突破发达国家的投资壁垒,加大跨国并购投资比例。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磊 祝宁 杨学易
利用2007—2017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制造业和服务业绿地投资项目数,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了行业异质性与东道国地区特征对跨国公司投资区位策略制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对日本制造业的投资主要受供给侧因素影响,对服务业的投资更多受需求侧因素影响;跨国公司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更多选择日本创新能力强的核心地区,对低技术制造业投资则偏好要素价格低且吸收核心地区技术外溢的邻近地区;区位限制性服务业投资受核心地区的市场规模和购买力影响较大,非区位限制性服务业投资对邻近地区市场的反应不明显,但调整样本后,该类投资则表现出对邻近地区市场的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祖强 梁俊伟
FDI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简称MNCs)在东道国实施FDI 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MNCs 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本文从行业角度对1997—2002年连续六年国内十五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得出结论:第一,FDI 对于中国行业整体的技术溢出指数为+ 0.0227,即FDI 占行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增加1%,行业整体的增加值就会提高0.0227%。第二,制造业等七个行业的技术溢出指数为正,说明外商投资对于这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岩
利用中国2003至2008年省级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无特定优势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是否产生逆向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以各省的对外投资额为基础构建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变量与对外投资企业所在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表明逆向溢出效应确实存在。然而,本文进一步发现,对外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并非是普遍和一致的,而是取决于跨国公司所在省市的吸收能力。通过发现逆向溢出证据,本文不仅在实证证据上提供了对于"资产寻求型"对外投资动机假说的支持,为中国企业通过跨国经营获取外生性创新驱动要素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的解释,同时为我国各省区提升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指明了战略创新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正康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所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是东道国获取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论述技术溢出的渠道和限制技术效应的条件。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关联 技术溢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冰
利用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FDI技术溢出对不同集聚度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高集聚度行业应逐步放宽对FDI的限制,发挥规模效应;中集聚度行业通过市场竞争效应推进行业自主创新;低集聚度行业应利用FDI先进技术实现对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关键词:
产业集聚 FDI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辉群
国家创新系统今天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R&D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东道国为视角,对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作用并不显著,但它显著地促进了知识流动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并且带动了国内企业的R&D投资,从而对国家创新系统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 国家创新系统 东道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国内外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且技术差距与逆向溢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比线性关系模型拟合得更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东东 张建清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了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表征吸收能力的各因素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金融发展规模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分区域检验时则表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国内研发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规模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中部地区能够促进产生逆向溢出效应的因素则限于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规模;而西部地区只有金融发展规模和金...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