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2)
2023(16292)
2022(14141)
2021(13351)
2020(11428)
2019(26346)
2018(25965)
2017(50985)
2016(27167)
2015(30657)
2014(30376)
2013(29777)
2012(27519)
2011(24606)
2010(24671)
2009(22587)
2008(22103)
2007(19408)
2006(16995)
2005(14898)
作者
(76427)
(63437)
(62996)
(59987)
(40410)
(30170)
(28842)
(24885)
(24051)
(22469)
(21626)
(21175)
(19857)
(19776)
(19625)
(19242)
(18856)
(18832)
(18150)
(18066)
(15460)
(15397)
(15379)
(14511)
(14259)
(14177)
(13923)
(13904)
(12678)
(12349)
学科
(108014)
经济(107884)
管理(78285)
(77288)
(62440)
企业(62440)
方法(53961)
数学(47757)
数学方法(47182)
中国(31370)
(29321)
(28710)
业经(23190)
(21894)
贸易(21883)
(21493)
(21333)
(20374)
地方(19656)
(19263)
银行(19228)
农业(18881)
(18557)
财务(18485)
财务管理(18440)
(18274)
(17834)
金融(17832)
企业财务(17495)
理论(17494)
机构
大学(386186)
学院(381470)
(156219)
管理(155769)
经济(152954)
理学(134678)
理学院(133296)
管理学(130982)
管理学院(130291)
研究(121968)
中国(95290)
(81520)
(74716)
科学(72760)
财经(60288)
(58947)
中心(56729)
(55362)
(54963)
业大(54458)
(53888)
研究所(53481)
北京(51663)
(48443)
师范(48016)
经济学(47605)
财经大学(45262)
(44861)
(43982)
经济学院(43242)
基金
项目(260618)
科学(205465)
研究(191818)
基金(190743)
(165312)
国家(163754)
科学基金(141674)
社会(121501)
社会科(115223)
社会科学(115191)
基金项目(100843)
(99585)
自然(91944)
自然科(89826)
自然科学(89803)
教育(88379)
自然科学基金(88196)
(84093)
资助(79629)
编号(78774)
成果(63444)
(58334)
重点(57417)
(54053)
(53841)
课题(52643)
教育部(50690)
国家社会(50232)
创新(50203)
科研(50118)
期刊
(165331)
经济(165331)
研究(114315)
中国(67373)
管理(56709)
学报(56590)
(55683)
科学(52187)
(49217)
大学(44279)
学学(41446)
教育(39396)
(37311)
金融(37311)
农业(34175)
技术(33316)
财经(28986)
业经(26723)
经济研究(26646)
(24625)
问题(21904)
图书(20261)
理论(19706)
(18754)
统计(18358)
技术经济(18344)
实践(18007)
(18007)
(17516)
科技(17366)
共检索到556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剑宇  蒋骄亮  何凡  
本文基于我国20042013年对81个国家的对外承包工程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存在强烈、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风险偏好,而是基于东道国市场寻求型的国家风险偏好,即为开拓东道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市场而不得不承担相应的国家风险。本文作者还进一步研究了市场寻求型的国家风险偏好在金融危机前后、高收入经济体与中低收入经济体以及投资协定签署国与非签署国之间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剑宇  何凡  蒋骄亮  
文章利用我国2002~2013年对外承包工程跨国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能够显著地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且东道国与我国双边制度距离会削弱这一促进效应,具体而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只能促进比我国制度质量低的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对比我国制度质量高的国家则缺乏影响。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文章基本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还发现如果东道国与我国双边关系更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剑宇  何凡  蒋骄亮  
文章利用我国20022013年对外承包工程跨国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能够显著地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且东道国与我国双边制度距离会削弱这一促进效应,具体而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只能促进比我国制度质量低的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对比我国制度质量高的国家则缺乏影响。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文章基本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还发现如果东道国与我国双边关系更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俊  李金叶  
对外承包工程是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和实现载体。文章运用中国2006~2017年对外承包工程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水平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可显著提升东道国的基础设施质量水平,东道国制度质量、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有利于提高本国基础设施质量,而东道国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规模和工业化程度对基础设施质量影响不明显;第二,在不同分位数国家群体中对外承包工程对基础设施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来看,随着分位数增加,影响作用呈现出"由强到弱"的变化趋势;第三,对外承包工程对基础设施质量影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在以政治制度质量和经济制度质量为门限变量时,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均存在两个门限值,且呈"倒U型"变化,但后者的变化幅度更小,速度更缓。而在以法律制度质量为门限变量时,仅存在一个门限值,对外承包工程对基础设施质量影响表现为"先易后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蒋骄亮  何凡  曾剑宇  
本文基于2005—2013年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5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影响。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发现,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上升、汇率波动的加剧以及汇率预期水平的提高都会对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抑制作用会受到金融危机、对外承包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丰富度的影响。因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规避机制,提高应对汇率风险的意识与能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蒋骄亮  何凡  曾剑宇  
本文基于2005—2013年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5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影响。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发现,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上升、汇率波动的加剧以及汇率预期水平的提高都会对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抑制作用会受到金融危机、对外承包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丰富度的影响。因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规避机制,提高应对汇率风险的意识与能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余官胜  范朋真  龙文  
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要维持快速增长又要保障利益安全,这需要在理论上探明东道国风险和投资速度之间的关系。为规避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东道国,我国企业倾向于以集群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在宏观上体现为我国对该国具有较快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基于此,本文在宏观上度量了我国对各东道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出于集群规避风险的目的,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倾向于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而在建有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东道国,风险则不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速度,间接反映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风险规避功能。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本身也能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直接反映出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张明  
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者聪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7个非洲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和空间模型,检验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外承包工程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方面。对外承包工程具备异质性特征,受自然资源禀赋和政府管理质量调节影响呈现不同,具体体现在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相同,与中低收入国家相反。从地域上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经济增长效应受自然资源和政府管理调节作用,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与北非地区效果相反。就空间距离而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具备空间溢出性效应,即对外承包工程能够提升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显著且为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杰武  韩丽  
东道国国家风险是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以2006—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141宗跨国并购案例为基础,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指标法首次实证研究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道国国家综合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与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短期和长期绩效均呈负相关关系,但对长期绩效的影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从显著变为不显著,而政治风险对于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在机理时发现,站在西方国家角度评估出来的政治风险,在风险成因的分析、评价范围的确定、评价指标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观定性评价太强,也未考虑外交关系作为政治风险缓释器的作用,因而其评价结论并不适用于我国公司,而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的评价指标是客观定量评价指标,因而其评价结论同样适用于我国公司。本研究为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对国家风险的管控、尤其是对政治风险的管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杰武  韩丽  
东道国国家风险是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以2006—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141宗跨国并购案例为基础,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指标法首次实证研究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道国国家综合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与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短期和长期绩效均呈负相关关系,但对长期绩效的影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从显著变为不显著,而政治风险对于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在机理时发现,站在西方国家角度评估出来的政治风险,在风险成因的分析、评价范围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蔡阔  邵燕敏  何菊香  汪寿阳  
近年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通过带动出口、"工程换资源"以及升级业务模式等方式在带动对外投资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本文首次利用中国对56个国家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对外承包工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中国对外投资行为的其他决定因素。同时,本文还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中国对亚洲的投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对外承包工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市场寻找型、贸易导向型以及资源寻找型的投资特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闻鹤  常志朋  宫晓虹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促进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沿线国家多变的制度环境为其增加了不确定性。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的空间关联特征,利用2006~2017年我国对沿线54个国家的承包工程数据,首先使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其经济效益,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其影响方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对沿线各国的承包工程经济效益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政府效率、营商自由度、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法律完善度和产权保护等制度因素会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济效益产生促进作用,而政治不稳定并不会对其经济效益产生抑制作用;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对承包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而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拓展东道国市场、构建对外承包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对外承包工程相关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建  张宏  
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上升期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中国OFDI流量和东道国政府治理等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反映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的六个指标中,"政府施政有效性"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正相关,"贪腐控制"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负相关,而"公民参政与政治人权"、"政治稳定程度"、"市场经济限制程度"、"司法有效性"等指标与中国OFDI流量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反映出中国OFDI在快速上升的过程中,隐含着一定的制度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东道国风险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区位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基于此,本文研究东道国经济风险如何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约和扩张二元增长的区位选择。在比较主要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界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开拓横向动机和生产转移纵向动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规模扩大的集约增长维度,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宏观稳定风险较低的东道国,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经济增长风险较低的东道国;在新设项目的扩张增长维度,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经济增长风险和宏观稳定风险均较高的东道国,而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受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说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集约增长维度属于风险规避类型,但在扩张增长维度属于风险偏好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