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95)
- 2023(21074)
- 2022(18186)
- 2021(16773)
- 2020(14385)
- 2019(32914)
- 2018(32188)
- 2017(61577)
- 2016(33453)
- 2015(37519)
- 2014(37088)
- 2013(36609)
- 2012(33783)
- 2011(30443)
- 2010(30607)
- 2009(28393)
- 2008(28014)
- 2007(24764)
- 2006(22048)
- 2005(19655)
- 学科
- 济(132013)
- 经济(131832)
- 管理(99819)
- 业(93742)
- 企(78124)
- 企业(78124)
- 方法(59645)
- 数学(51975)
- 数学方法(51273)
- 财(38541)
- 中国(36954)
- 农(35457)
- 学(29492)
- 业经(29150)
- 制(29117)
- 贸(25071)
- 贸易(25054)
- 易(24370)
- 地方(24173)
- 务(23839)
- 财务(23750)
- 财务管理(23698)
- 农业(23261)
- 企业财务(22516)
- 银(22176)
- 银行(22098)
- 融(21375)
- 金融(21371)
- 理论(21119)
- 行(21055)
- 机构
- 大学(483163)
- 学院(477549)
- 济(191116)
- 经济(187080)
- 管理(183366)
- 研究(165056)
- 理学(158420)
- 理学院(156603)
- 管理学(153534)
- 管理学院(152695)
- 中国(123121)
- 京(103552)
- 科学(103069)
- 财(92409)
- 农(84535)
- 所(84358)
- 研究所(76671)
- 业大(75199)
- 中心(73956)
- 财经(73059)
- 江(70515)
- 农业(66739)
- 经(66351)
- 北京(65456)
- 范(61425)
- 师范(60639)
- 院(60335)
- 经济学(58049)
- 州(56077)
- 财经大学(54504)
- 基金
- 项目(325857)
- 科学(254809)
- 基金(237097)
- 研究(231022)
- 家(210437)
- 国家(208604)
- 科学基金(177063)
- 社会(145657)
- 社会科(138003)
- 社会科学(137962)
- 省(126118)
- 基金项目(124847)
- 自然(117648)
- 自然科(114893)
- 自然科学(114857)
- 自然科学基金(112769)
- 划(107605)
- 教育(106700)
- 资助(98389)
- 编号(91985)
- 成果(75019)
- 重点(73934)
- 部(71836)
- 发(68615)
- 创(67311)
- 课题(64194)
- 科研(63063)
- 创新(62972)
- 教育部(61020)
- 计划(60515)
- 期刊
- 济(207833)
- 经济(207833)
- 研究(141774)
- 中国(93367)
- 学报(84712)
- 农(75883)
- 科学(74196)
- 财(71915)
- 管理(69298)
- 大学(63786)
- 学学(60207)
- 农业(51611)
- 教育(51001)
- 融(42721)
- 金融(42721)
- 技术(40262)
- 财经(36241)
- 经济研究(33958)
- 业经(32824)
- 经(31049)
- 业(27507)
- 问题(27332)
- 版(24059)
- 科技(23195)
- 贸(22953)
- 图书(22549)
- 技术经济(22315)
- 统计(22039)
- 理论(21992)
- 业大(21957)
共检索到710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慧 章昌裕
本文采用2002-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利用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法律指标和腐败控制指标对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经济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这两项指标质量的高低对于我国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溢出效应有着明显的门槛作用:当东道国这两项指标质量较高时,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给东道国经济增长带来正向的外部性;当这两项指标质量较低时,我国投资会给东道国经济增长带来"负外部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慧 章昌裕
本文采用2002-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利用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法律指标和腐败控制指标对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经济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这两项指标质量的高低对于我国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溢出效应有着明显的门槛作用:当东道国这两项指标质量较高时,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给东道国经济增长带来正向的外部性;当这两项指标质量较低时,我国投资会给东道国经济增长带来"负外部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升 张俊龙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活跃因素,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受到投资母国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东道国制度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水平如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治理指标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构建计量分析模型,从制度综合表现以及腐败控制、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规则等六个细分维度实证研究了东道国制度水平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综合表现及其六个细分维度均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应评估东道国的制度水平,充分了解东道国风险情况,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量。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春阳 卢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春阳 卢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而有助于资源型国家摆脱"资源诅咒"。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效应,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的绩效和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颖 吕婕 唐子仪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2007—2015年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东道国资源禀赋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主要因素;其他变量技术禀赋、政治稳定性以及与东道国的距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子样本的检验中,子样本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而且子样本的实证结果也各不相同,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姬超
基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两部门模型,刻画了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资本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的差异化行为逻辑。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前提条件是要素价格正确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现实中,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的相对价格,诱使中国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偏向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的收入增进效应、就业改善效应、制度进步效应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该结论在控制沿线国家发展阶段以及进行分样本检验时依然稳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俊勇 万粲 张顺明
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和相对制度质量对东道国获得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对获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良好的制度安排能够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正式提出和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加,这种正向效应和促进作用均显著下降。按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划分为海上和陆上不同区域的分析表明,为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和经济效应,中国应优化投资区位布局。研究结论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规划、中国OFDI布局和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佳佳 林毓鑫 何睿清 锜小芳 钟莉雯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相较于已有文献大多从供给方视角出发,文章创新性地从需求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对ODI的需求出发,结合引力模型和时变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东道国自身投资需求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东盟、欧盟、金砖国家以及拥有自然资源的中东国家应该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优先方向和重点地区。据此,结合沿线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闻鹤 常志朋 宫晓虹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促进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沿线国家多变的制度环境为其增加了不确定性。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的空间关联特征,利用2006~2017年我国对沿线54个国家的承包工程数据,首先使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其经济效益,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其影响方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对沿线各国的承包工程经济效益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政府效率、营商自由度、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法律完善度和产权保护等制度因素会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济效益产生促进作用,而政治不稳定并不会对其经济效益产生抑制作用;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对承包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而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拓展东道国市场、构建对外承包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对外承包工程相关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倩 李芳芳 程宝栋
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往往是影响母国O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文章阐明了这种交互效应如何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理论机制,并构建PCS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中的双边投资协定与制度质量优化互补;而高层互访、伙伴关系与制度质量之间更倾向于相互替代,缓解投资成本及风险的上升;政治冲突则显著抑制了对制度质量较差的东道国的投资,提高非正式制度距离的门槛效应。区分不同制度环境的东道国,以推动不同的政治互信方式,使两者交互效应更为凸显,在促进OFDI活动上形成共振,同时辅以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强化,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考察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在引入ICRG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6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偏好性,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风险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国家风险 一带一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冰 王晓芳
文章通过构建东道国金融生态评价体系及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2007~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的投资导向及效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在该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以资源导向型为主,市场导向显著于国际关系导向。而OFDI在该区域存在效率损失,东道国经济、政治及信用环境的改善使其面临更多的市场竞争,对OFDI效率的负向作用显著大于金融环境对OFDI效率的正向作用。结合脱钩指数的分析来看,当OFDI与该地区经济的关联程度越高,效率水平也就越高。而中国在资源丰富、市场购买力强,国际关系友好的国家中的OFDI效率更高。因此,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加强与市场、资源等导向特征明显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的OFDI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祖煜 李宗明
本文对东道国治理水平、技术进步、工业化增长的性质以及投资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对"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治理水平以及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也对我国企业的产出率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重力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的治理水平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直接投资 东道国 技术进步 重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