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9)
2023(18119)
2022(15253)
2021(14499)
2020(12220)
2019(28453)
2018(27680)
2017(52601)
2016(28199)
2015(31890)
2014(31229)
2013(30599)
2012(28011)
2011(25194)
2010(25352)
2009(23676)
2008(23234)
2007(20357)
2006(18081)
2005(16426)
作者
(80469)
(67120)
(66882)
(63664)
(42944)
(32182)
(30264)
(26030)
(25768)
(23942)
(22853)
(22830)
(21524)
(21422)
(21208)
(20915)
(19883)
(19587)
(19320)
(19238)
(16605)
(16387)
(16291)
(15523)
(15125)
(15081)
(14835)
(14511)
(13573)
(13142)
学科
(116431)
经济(116276)
管理(84016)
(77794)
(65481)
企业(65481)
方法(53221)
数学(47142)
数学方法(46391)
中国(33049)
(32166)
(29253)
(25366)
业经(24082)
(23050)
(22939)
贸易(22919)
(22325)
地方(19884)
(19808)
财务(19738)
财务管理(19694)
环境(19418)
(19298)
金融(19294)
(19042)
银行(19006)
企业财务(18755)
农业(18645)
(18238)
机构
大学(401892)
学院(396588)
(169472)
经济(166222)
管理(152460)
研究(139983)
理学(131135)
理学院(129657)
管理学(127043)
管理学院(126317)
中国(108418)
(86282)
科学(82830)
(80081)
(70064)
(63955)
研究所(63313)
中心(63266)
财经(63062)
(58752)
(57518)
业大(57319)
北京(54820)
经济学(52831)
(51295)
(50208)
农业(50106)
师范(49607)
经济学院(47382)
财经大学(47139)
基金
项目(267690)
科学(212820)
基金(199228)
研究(191513)
(176220)
国家(174656)
科学基金(149850)
社会(124176)
社会科(117934)
社会科学(117899)
基金项目(103703)
(100789)
自然(98334)
自然科(96149)
自然科学(96117)
自然科学基金(94411)
教育(89117)
(86794)
资助(83231)
编号(74524)
重点(61010)
成果(60836)
(60496)
(56341)
(55993)
国家社会(52973)
创新(52505)
教育部(52268)
课题(52218)
科研(51778)
期刊
(183660)
经济(183660)
研究(120226)
中国(83083)
(63701)
学报(63139)
管理(60454)
科学(59779)
(56936)
大学(49305)
学学(46354)
教育(41307)
农业(38648)
(38533)
金融(38533)
技术(35595)
财经(32177)
经济研究(30546)
(27714)
业经(26520)
问题(24089)
(22680)
(22548)
国际(21030)
统计(20532)
世界(19721)
技术经济(19508)
(18876)
(18523)
科技(17629)
共检索到60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玉  唐礼智  金梦洁  
本文采用半参数变系数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东道国制度环境、市场规模和我国“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非线性时空关系。首先,提出基于截面似然函数的模型估计方法;其次,从理论层面探究估计量的渐近性质和有限样本表现;最后,分别构建以东道国市场规模为解释变量、东道国制度环境为变系数协变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为被解释变量的参数空间面板模型和半参数变系数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东道国市场规模如何随制度环境变化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研究发现:半参数变系数空间面板模型估计量具有良好的渐近理论和小样本性质;在空间维度上,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相互依赖,表现为“第三国”溢出效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线性依赖于东道国市场规模,表现为一条关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倒U”型曲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制度距离接近性偏好,即我国更偏向于投资制度环境相似的国家,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伟  郑林雨  陈胜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重点逐步转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提升、市场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会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扩大投资规模,而法治水平导致的高贸易壁垒会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活动制度偏好具有高城市化率趋向性、弱基础设施规避性、高经济发展质量选择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进  王庭东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生的效应不同,本文运用GMM方法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世界187个国家(地区) 2003—2015年的跨国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的东道国制度因其不完善而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同时,欧洲地区将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并发挥应有效力的落脚点。鉴于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发展中经济体,并借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沿线亚洲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采用20052014年"一带一路"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SF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及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非效率",对大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较小,投资潜力巨大。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国家投资潜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系,发现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越高,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潜力越大,说明一定程度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制度背离"现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平平  侯佳敏  
现有研究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普遍忽略了中国在第三国投资的变化。本文从空间角度出发,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在42个"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估计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第三国效应的具体表现,实证发现:(1)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第三国效应普遍表现为"互补效应"。(2)人民币升值或东道国货币贬值会促进中国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3)传统研究方法未考虑第三国效应探讨汇率变动对OFDI影响,计量结果存在正偏误。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春阳  卢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春阳  卢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而有助于资源型国家摆脱"资源诅咒"。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效应,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的绩效和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颖  吕婕  唐子仪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2007—2015年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东道国资源禀赋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主要因素;其他变量技术禀赋、政治稳定性以及与东道国的距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子样本的检验中,子样本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而且子样本的实证结果也各不相同,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姬超  
基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两部门模型,刻画了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资本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的差异化行为逻辑。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前提条件是要素价格正确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现实中,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的相对价格,诱使中国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偏向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的收入增进效应、就业改善效应、制度进步效应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该结论在控制沿线国家发展阶段以及进行分样本检验时依然稳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俊勇  万粲  张顺明  
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和相对制度质量对东道国获得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对获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良好的制度安排能够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正式提出和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加,这种正向效应和促进作用均显著下降。按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划分为海上和陆上不同区域的分析表明,为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和经济效应,中国应优化投资区位布局。研究结论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规划、中国OFDI布局和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升  张俊龙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活跃因素,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受到投资母国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东道国制度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水平如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治理指标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构建计量分析模型,从制度综合表现以及腐败控制、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规则等六个细分维度实证研究了东道国制度水平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综合表现及其六个细分维度均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应评估东道国的制度水平,充分了解东道国风险情况,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岩  于津平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增进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提高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产能合作水平。然而,学术界对此观点的论证和检验仍然不足。本文采用2006-2014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与其利用中国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可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随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基础设施越薄弱、人均收入越低的国家,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越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岩  于津平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增进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提高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产能合作水平。然而,学术界对此观点的论证和检验仍然不足。本文采用2006-2014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与其利用中国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可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随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基础设施越薄弱、人均收入越低的国家,基础设施质量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亚斌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投资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50个亚欧非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国投资便利化水平差异非常显著,欧洲发达国家普遍高于亚洲和非洲国家,中亚、南亚、东欧和非洲是投资便利化亟待改善的重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和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商业投资环境对促进投资增长贡献最大,东南亚为投资潜力最大的地区,投资便利化的改善对亚洲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投资增长的空间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