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
- 2023(163)
- 2022(138)
- 2021(83)
- 2020(49)
- 2019(129)
- 2018(130)
- 2017(257)
- 2016(144)
- 2015(131)
- 2014(146)
- 2013(161)
- 2012(159)
- 2011(169)
- 2010(161)
- 2009(175)
- 2008(131)
- 2007(109)
- 2006(117)
- 2005(109)
- 学科
- 济(1758)
- 经济(1757)
- 地方(1276)
- 地方经济(1046)
- 环境(398)
- 管理(362)
- 资源(273)
- 发(269)
- 方法(256)
- 数学(248)
- 数学方法(248)
- 农(223)
- 业经(218)
- 中国(203)
- 发展(174)
- 和(174)
- 展(174)
- 农业(162)
- 生态(152)
- 区域(147)
- 域(147)
- 学(143)
- 业(138)
- 产业(127)
- 划(124)
- 农业经济(118)
- 开发(111)
- 及其(108)
- 融(108)
- 金融(108)
- 机构
- 学院(2357)
- 大学(2122)
- 济(1142)
- 经济(1105)
- 研究(863)
- 管理(840)
- 理学(716)
- 理学院(708)
- 管理学(693)
- 管理学院(689)
- 河(649)
- 中国(585)
- 科学(564)
- 财(444)
- 所(433)
- 南(419)
- 中心(398)
- 研究所(398)
- 京(390)
- 范(373)
- 师范(372)
- 经济学(358)
- 农(357)
- 州(357)
- 发(349)
- 财经(344)
- 业大(339)
- 省(334)
- 河南(328)
- 经济学院(326)
共检索到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宫崇楠
位于齐鲁大地东部沿海的青岛市,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但是,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近十多年来,市区一直受到供水不足的困扰。居民生活用水限量,甚至一些工厂因缺水而被迫停产。为解燃眉之急,曾先后耗资1.8亿元,搞了4次应急工程,均因当地水资源不足,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青岛市的供水问题.多年来,有关部门对可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郑秀峰 赵楠 杨鹏晔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黄河水资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也是河南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比较优势所在。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黄河供水网,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瓶颈,促进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把引黄供水、构建黄河水网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高现有黄河水网质量,进一步拓宽黄河水资源利用空间,形成河南全省范围内的黄河水资源网。
关键词:
黄河水资源 经济生态发展 黄河供水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少明 黄强 畅建霞 刘涵
以水资源分配的伦理经济和效益经济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基于不同目标的水资源分配模式,提出了兼顾伦理与效益的黄河水量分配的经济综合模式,构建了水资源分配的经济综合模型,并以2010水平年为例进行了黄河水量分配的模拟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分配方案。该方案与国务院87分水方案相比,提高了流域的总福利水平,同时也维持了流域的和谐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绍聪 吕艳玲 沐婵 张艳军 钱荣青 李泉清 李晓亮
水葫芦(Eichharnia crassipes)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是当前星云湖沿岸池塘水生生态系统内较为典型的主要漂浮植物,为了探讨其对星云湖入湖河水氮磷等养分的净化效应,以期对星云湖的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提供参考,采用室外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微区试验与大区定点(池塘区域)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和大薸2种漂浮植物对星云湖入湖河水的养分含量具有较好的吸收净化效果,而且净化效果表现出了不同的时间变化规律。水葫芦的冬前(10~11月采样)全株干重、N吸收量、P吸收量分别为2.60 kg/m2、55.10 g/m2、17.65 g/m2,但经历冬季后(...
关键词:
漂浮植物 星云湖 入湖河水 净化效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成瑞珊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对灌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课题,由湖南省水电厅主持,邀请省内外同行专家于1992年7月在长沙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野外调查、田间采样、室内分析以及新老灌区资料对比,与国内其它工程类比等科学方法,用大量的资料、数据,全面评价了灌区的环境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较好地反映了灌区环境条件的实际。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凯,谢贤群,唐登银
引黄灌溉平均每年为黄河下游地区增产粮食49.1×108kg;山东省引黄灌区粮食产量年增长速率为6.5%。黄河断流,若以两年一次的洛口—利津河段同时断流统计,则每年至少损失粮食17.21×108kg;平均每断流一天,直接经济损失达3930×104元。因此,研究、缓解黄河断流,保证、发展引黄灌溉,是黄河下游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引黄灌溉,黄河断流,农业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仲伍 畅田颖 高鑫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测算不同主体功能区生态和经济的权重,改进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对1991—2015年黄河流域8个省份642个县域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流域生态价值呈曲线波动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8 230亿元增至2015年的11 420亿元。(2)流域GDP呈线性增长态势,人均GDP高值区和中高值区集聚在黄河流域九大都市圈附近,成为人均GDP热点区域;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保护区和农业开发区。(3) 1991—2015年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度先升后降,中下游生态经济协调度普遍处于上升状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度偏低,类型以失调-经济滞后型为主。协调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以济南市和青岛市、郑州市、西安市、呼和浩特市、兰州市和西宁市为中心的五大城市群;失调区域面积占比高达86%,位于黄河中上游的生态限制开发区和能源丰富的重点开发区。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协调度 主体功能区 黄河流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强梦军
指出黄河流域物流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黄河流域的9个省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同模型对各省份的物流-经济耦合协调度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物流-经济耦合协调 时空演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倪晋仁 韩鹏 王光谦 张仁
应用文献[1]关于不同地貌类型及不同水保措施条件下黄河干支流中泥沙粒径分布的研究结果,可以对相应条件下的减沙效益进行有效的分析。利用文献[1]模型,本文不仅探讨了在给定地貌类型条件下各类水保措施实施前后流域汇入黄河干支流的泥沙总量的变化,而且还在扣除降雨变化的影响之后,预测了各类组合条件下非均匀泥沙中减沙效果最佳的粒径级和相应粒径级泥沙的减沙量,预测结果得到了黄河干支流各站所有实测资料的验证。文中还简要讨论了人类活动(主要是开矿)对减沙效益的影响。
关键词: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减沙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王伊斌 李金晓 郝智娟
基于2010—2018年黄河流域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联动效应和网络结构特征。发现:(1)黄河流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动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在时序变化上呈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度以2014年为分界点,之前略微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临界值0.5以上。(3)黄河流域各地级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网络关系,下游及部分中游地级市在网络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形成主受益、经纪人、净溢出及双向溢出等四大板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晗耕 杨乐
采用OLS回归方法,分析2010—2019年黄河流域215家A股资源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经济价值的关系,并从股权性质和流域范围两个角度探讨其差异。结果表明:(1)流域内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经济价值具有促进作用。(2)流域中游资源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经济价值的影响较之上下游企业更显著,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经济价值的影响较之国有企业更显著。(3)对股东责任、员工责任和政府责任的履行对经济价值都具有促进作用。从政府法治和企业自治两个角度提出推动黄河流域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社会责任 经济价值 黄河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王伊斌 李金晓 郝智娟
基于2010—2018年黄河流域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联动效应和网络结构特征。发现:(1)黄河流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动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在时序变化上呈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度以2014年为分界点,之前略微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临界值0.5以上。(3)黄河流域各地级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网络关系,下游及部分中游地级市在网络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形成主受益、经纪人、净溢出及双向溢出等四大板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蕾
文章构建包含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网络应用、数字科研支撑共四个维度的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黄河流域九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内部的四个维度在不同省份表现悬殊。耦合协调分析发现,流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四个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但协调性较差,属于数字科研支撑滞后型失调。因此,各省份要积极建立数字经济区域合作平台和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流域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熵权法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