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5)
2023(14013)
2022(12300)
2021(11271)
2020(9580)
2019(21992)
2018(21777)
2017(41948)
2016(22928)
2015(25667)
2014(25629)
2013(25714)
2012(23968)
2011(21698)
2010(21703)
2009(20192)
2008(19265)
2007(16912)
2006(15087)
2005(13521)
作者
(69254)
(57539)
(57399)
(54549)
(36828)
(27746)
(25940)
(22692)
(22008)
(20536)
(19762)
(19631)
(18587)
(18387)
(17945)
(17928)
(17219)
(17035)
(16545)
(16431)
(14407)
(14342)
(13936)
(13298)
(13037)
(12773)
(12732)
(12601)
(11750)
(11287)
学科
(110576)
经济(110470)
管理(62667)
(58357)
(47230)
企业(47230)
方法(45191)
数学(39393)
数学方法(38977)
地方(25197)
中国(25155)
(25085)
(24787)
(22028)
业经(21616)
农业(17489)
(16417)
贸易(16406)
(15972)
(15791)
理论(15630)
地方经济(15540)
(15441)
环境(15359)
(13706)
金融(13705)
技术(13292)
(13122)
银行(13054)
(12894)
机构
大学(336747)
学院(332310)
(139542)
经济(136688)
管理(128550)
研究(119284)
理学(111462)
理学院(110149)
管理学(108089)
管理学院(107509)
中国(86003)
科学(75403)
(72369)
(61575)
(60528)
(58506)
研究所(56365)
业大(52532)
中心(51929)
财经(48710)
(48322)
农业(46113)
北京(45988)
(44246)
(43897)
师范(43383)
(43064)
经济学(42554)
(38726)
经济学院(38040)
基金
项目(227496)
科学(177676)
基金(165055)
研究(161910)
(145977)
国家(144808)
科学基金(122642)
社会(101726)
社会科(96377)
社会科学(96348)
(88282)
基金项目(87380)
自然(81136)
自然科(79192)
自然科学(79170)
自然科学基金(77748)
(74900)
教育(73579)
资助(69024)
编号(64457)
成果(52538)
重点(51321)
(49855)
(49375)
(46452)
课题(44892)
科研(43724)
创新(43378)
教育部(42196)
计划(42031)
期刊
(156504)
经济(156504)
研究(101733)
中国(62118)
学报(57832)
(52374)
科学(52038)
管理(47985)
(44462)
大学(43080)
学学(40592)
农业(36201)
教育(34545)
技术(28247)
(26162)
金融(26162)
经济研究(25851)
财经(24239)
业经(22852)
(20833)
问题(20069)
(18420)
技术经济(17645)
图书(17013)
理论(16005)
科技(15968)
(15293)
统计(15008)
业大(14827)
现代(14646)
共检索到492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柯善咨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对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第一个五年的西部和东部经济增长效益和溢出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统计模型估计显示,固定资产的增长是非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西部资产边际产出只及东部的2/3;FDI的效益远高于国内资本,且西进的FDI比在东部有更高的边际效益;西部与东部最大的差别源于劳动力边际效益的巨大差距;西部和东部经济都有显著的集聚倾向。对增长外溢作用的检验表明西部中心城市对县级经济有回流作用,西部中心城市和县级经济都受到东部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而东部中心城市增长虽比西部快,但是增速却因西部中心城市的增长而相对减缓。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若干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169个市县数据对2000年至2007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互作用。其中,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市县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最后简要总结了研究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小平  尹志超  
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农产品市场价格主要受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的影响,非价格因素主要表现为产品差异。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其流通费用较一般产品更高。实证分析表明,农产品的流通费用在农产品的最终价格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流通费用是决定农产品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骁  徐浪  
本文在对各种教育贡献率测算方法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 ,对其中不足的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并对东、西部之间及地区之间教育贡献率的差异作出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富  廖筠  
由于东、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序、广度和深度不同,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储蓄———投资转化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二者在经济增长速度和持续性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衔  程民选  
本文采用“转移—分享”分析法考察东西部地区部门增长差异。结果显示 ,东部地区由于其部门高增长而拥有地区优势 ,在样本期获得了 582 3 1 9亿元的正向转移净额 ,而西部地区由于部门低增长而出现 2 684 95亿元的负向转移净额 ,这是造成东西部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 :加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 ;以降低农业产出比重、提高农业产出效率为切入点 ,全面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提高西部地区部门增长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涛  李燕  黄鲁成  
文章首先构造了一个海外人才回流与技术溢出效应的简单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有待检验的实证模型,然后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实证分析了海外人才回流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计算出了海外回流人员在生产率和产出水平方面相对国内人员的能力溢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志伟  宋佳  
通过构建包含地理距离、发送能力和开通时间三要素的高铁空间权重矩阵,文章对高铁开通是否会重塑中国283个样本城市的经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整体上高铁的开通并不会显著增强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但却会对中国城市间经济分布格局产生深远的结构化影响。首先,高铁开通使经济资源进一步回流到枢纽城市,由此强化了经济空间分布的极化水平;其次,高铁开通后非枢纽城市经济更多地向枢纽城市"看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同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最后,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会造成"孤岛效应",进一步割裂他们与最为重要的枢纽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政策层面,应该深挖资源向高铁枢纽城市回流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增强枢纽城市向其他城市"涓滴"的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和加快高铁向中小城市的延伸,避免一些非中心城市被"交通边缘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强  卢荻  
本文在扩展空间MRW模型的框架下基础考虑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并放弃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假设,将其内生化,认为技术的进步对于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另外强调了技术在空间上的扩散,经济集聚等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文建立的扩展的RWM理论模型认为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以及相邻地区的加权储蓄率加权人口增长率以及加权经济增长率对本省经济增长影响显著,整个结论得到了利用中国31个省市进行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卫  
西部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经营理念与制度规则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在东西部经济合作过程中 ,应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 ,把西部大开发纳入法治轨道 ,为东西部经济合作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从政策向规则的转变 ;实行依法行政 ,切实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利益 ,增加规则的透明度 ,减少合作中的不确定性 ,最终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兴华  
运用加入自然资源的CD生产函数和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西部各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西部自然资源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结论,西部省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而西部自然资源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或者超过8%。政策建议是需要建立东部对西部自然资源利用的补偿机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军  黄丹  
在三大传统国际技术扩散渠道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考察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效应及其对各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地理空间的邻接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变量对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回流留学生虽然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有所下降,但依旧是中国获取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西安作为陕西经济重要极核的极化效应明显,导致增长极与其外围区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整体的持续增长能力正在下降,应发挥西安作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实现关中区域经济的高质量一体化。大西安规划及其实施的过程应该体现西安经济由极核阶段向扩散阶段转化的分散化、均衡化特征,不仅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支撑单个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和市场主体,更要建立多个增长极之间的渗透与联系,进而达到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均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洪文  张虹  
资本形成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相关性的基本回归检验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时间序列进行重新检验和比较后发现,导致我国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早期中央财政投资向西部地区倾斜不够;二是地方财政投资实力不足;三是民间资本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数量少;四是西部地区投资体制严重落后;五是商业银行主体结构单一;六是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为更好地提高西部地区资本形成额,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应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国家财政投资扶持效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优化西部地区投融资结构;赋予西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三兴  杜厚文  
以东亚和拉美两个地区为样本,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产业转移所导致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经常账户盈余积累等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规模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东亚比拉美保有更多外汇储备的原因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所致,即东亚依附于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出口商品结构不仅能够增加出口,而且获得经常账户盈余的稳定性也要强于拉美,东亚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外汇储备积累上表现出了一定的预防性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