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5)
2023(6614)
2022(5463)
2021(4801)
2020(3856)
2019(8637)
2018(8273)
2017(16184)
2016(8127)
2015(9131)
2014(9158)
2013(9112)
2012(8727)
2011(7895)
2010(7922)
2009(7438)
2008(6960)
2007(6094)
2006(5529)
2005(5020)
作者
(23168)
(19702)
(19471)
(18635)
(12532)
(9309)
(8918)
(7541)
(7351)
(6914)
(6870)
(6453)
(6314)
(6153)
(5989)
(5808)
(5766)
(5567)
(5549)
(5285)
(4997)
(4682)
(4597)
(4564)
(4427)
(4404)
(4082)
(3937)
(3909)
(3820)
学科
(61630)
经济(61591)
管理(22063)
地方(19346)
(18605)
方法(17502)
(14955)
企业(14955)
数学(14471)
数学方法(14396)
地方经济(13553)
中国(12532)
业经(11635)
(10723)
(9446)
农业(7951)
(7951)
产业(7640)
环境(7606)
(7156)
经济学(6843)
(6780)
(6698)
金融(6696)
(6437)
理论(6264)
(6174)
贸易(6169)
(6003)
(5828)
机构
学院(126696)
大学(125518)
(65829)
经济(64795)
研究(46284)
管理(46193)
理学(39773)
理学院(39262)
管理学(38770)
管理学院(38507)
中国(33509)
(27101)
(24981)
科学(24905)
经济学(22503)
(22377)
财经(22093)
中心(20367)
研究所(20126)
经济学院(19987)
(19977)
(18072)
(17668)
师范(17580)
财经大学(16354)
(16080)
北京(15663)
(15362)
(14703)
师范大学(14250)
基金
项目(82335)
科学(66188)
研究(63094)
基金(61034)
(52103)
国家(51676)
科学基金(44697)
社会(44696)
社会科(42429)
社会科学(42421)
基金项目(32262)
(30936)
教育(27580)
(25568)
自然(25263)
自然科(24665)
自然科学(24662)
编号(24317)
自然科学基金(24210)
资助(23492)
(20279)
成果(19873)
国家社会(19564)
重点(18719)
(18658)
发展(17266)
(17012)
(17000)
人文(16774)
教育部(16753)
期刊
(80896)
经济(80896)
研究(43316)
中国(21793)
(20025)
管理(18275)
科学(16364)
学报(15724)
(14858)
经济研究(14292)
大学(12717)
财经(12320)
学学(12217)
业经(11073)
(10985)
(10962)
金融(10962)
问题(10411)
技术(10300)
教育(10208)
农业(9816)
技术经济(7971)
(7441)
世界(7173)
经济问题(6743)
统计(6579)
商业(6541)
国际(6388)
经济管理(6012)
现代(5978)
共检索到194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功彪  袁红清  
本文从社会文化视角 ,考察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产生的根源 ,分析东部地区经济的兴起与东部独特的人文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从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因层面 ,提升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因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健康、科学的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卫华  
从利益分配的差异看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李卫华综合比较,西部地区经济初始条件优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和生活水平大大高于西部地区。本文从两地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角度,对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作一初步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一、东西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盖文启  
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通过分析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动特征与趋势,提出实现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永祥  
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必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建立我国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关系。我国原有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关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形成的,其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兴江  李志国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对弈各方均按各自最优决策博弈,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博弈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人力资源竞争、产业结构、产品市场等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促使区域由非合作走向合作,实现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志刚  官升东  
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持续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检验方法,对陕西和浙江两省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与浙江在市场化引导下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的利益驱动型增长模式不同,陕西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拉动来实现的。以市场机制代替政府意志才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有效切入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孔繁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富  廖筠  
由于东、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序、广度和深度不同,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储蓄———投资转化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二者在经济增长速度和持续性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尼合迈提·霍嘉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新疆农业大学尼合迈提·霍嘉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现状透视1.经济增长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异1993年我国经济在1992年高水平基础上继续上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3万亿元,增长速度达13.4...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央政府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政策问题,认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既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信贷、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针对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中央区域政策调整的着力点:1.科学确定国家经济开发区域;2.建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3.实行企业投资补贴制度;4.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5.制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藩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资金积累与供应及科技等诸多因素制约,西部地区缺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充分条件;优先发展轻工业并将其作为主导产业,实为尽快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方略良策。为此。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西部地区轻工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曹羽茂  
文章认为,经过1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使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导致这一差距扩大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两大地区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开放力度以及资金投入上的差异。缩小这一差距,进而实现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一靠国家的政策倾斜,特别是产业政策和资金政策的倾斜;二靠西部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在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扩大开放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狠下功夫。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部经济金融发展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某些方面,甚至与西部也存在差距。本文通过对中部与东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指标的对比实证分析,提出若干促进中部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