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34)
2023(19413)
2022(16726)
2021(15455)
2020(13079)
2019(30154)
2018(29646)
2017(58019)
2016(31295)
2015(35236)
2014(35395)
2013(34967)
2012(32259)
2011(28991)
2010(29099)
2009(27194)
2008(26590)
2007(23612)
2006(20591)
2005(18196)
作者
(91029)
(76430)
(75898)
(72390)
(48626)
(36762)
(34603)
(29833)
(28738)
(27113)
(25816)
(25745)
(24206)
(24044)
(23606)
(23546)
(22892)
(22588)
(21827)
(21782)
(18896)
(18839)
(18627)
(17323)
(17207)
(16955)
(16792)
(16706)
(15484)
(15027)
学科
(142744)
经济(142600)
管理(90348)
(85973)
(70699)
企业(70699)
方法(62519)
数学(54849)
数学方法(54181)
(35359)
(34666)
中国(33127)
地方(30304)
(29404)
业经(29089)
农业(24183)
(23602)
贸易(23592)
(22923)
(22800)
(22367)
财务(22283)
财务管理(22233)
企业财务(21103)
理论(20813)
(20080)
环境(19968)
(19340)
金融(19334)
(18889)
机构
大学(454395)
学院(453532)
(188813)
经济(184889)
管理(177199)
理学(153797)
理学院(152068)
研究(152024)
管理学(149308)
管理学院(148494)
中国(111966)
(95212)
科学(93676)
(85346)
(76834)
(73061)
研究所(70006)
财经(69133)
中心(68948)
业大(67408)
(65704)
(62683)
北京(60027)
(58959)
师范(58378)
经济学(57815)
农业(57341)
(54908)
(53237)
经济学院(52042)
基金
项目(307250)
科学(240980)
研究(222891)
基金(222764)
(194102)
国家(192524)
科学基金(165217)
社会(140476)
社会科(133088)
社会科学(133052)
(119676)
基金项目(117813)
自然(107839)
自然科(105320)
自然科学(105293)
自然科学基金(103401)
教育(102955)
(100673)
资助(92848)
编号(91132)
成果(73593)
重点(68708)
(67965)
(65653)
(63114)
课题(62308)
科研(59035)
创新(58940)
教育部(58365)
国家社会(57624)
期刊
(206513)
经济(206513)
研究(132530)
中国(79137)
学报(71715)
(66213)
(65881)
科学(65137)
管理(63355)
大学(54207)
学学(51393)
教育(45691)
农业(45007)
技术(40244)
(38137)
金融(38137)
财经(33993)
经济研究(33953)
业经(32434)
(29158)
问题(26777)
技术经济(23482)
(22720)
统计(22587)
图书(21124)
(21047)
理论(21007)
(20971)
商业(20326)
科技(20247)
共检索到657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富  廖筠  
由于东、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序、广度和深度不同,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储蓄———投资转化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二者在经济增长速度和持续性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婷梅  
本文主要利用1992-2011年东西部地区有关储蓄-投资的面板数据,分析储蓄-投资相关系数(F H系数)与其影响因素(负担系数、经济增长率、地区经济规模、贸易开放程度、经常账户余额规模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F H系数与地区经济规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负担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率、贸易开放程度、经常账户余额规模和市场开放程度对我国东西部地区流动性产生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志刚  官升东  
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持续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检验方法,对陕西和浙江两省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与浙江在市场化引导下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的利益驱动型增长模式不同,陕西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拉动来实现的。以市场机制代替政府意志才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有效切入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斯  
本文以内生人口结构为视角,以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设定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人口结构、储蓄率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人口结构对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中部地区与全国水平较为接近,各方面走势也与全国水平相似;经济增长使得少年抚养比出现持续性下降,除东部地区外,经济增长使老年抚养比也出现缓慢下降,但后续逐步趋于平稳;除东部地区外,少年抚养比的冲击使得储蓄率出现持续性上升,而老年抚养比的冲击使得储蓄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人口结构的变化会通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而未来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需要有更高的储蓄率进行应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孔繁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洪文  张虹  
资本形成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相关性的基本回归检验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时间序列进行重新检验和比较后发现,导致我国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早期中央财政投资向西部地区倾斜不够;二是地方财政投资实力不足;三是民间资本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数量少;四是西部地区投资体制严重落后;五是商业银行主体结构单一;六是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为更好地提高西部地区资本形成额,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应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国家财政投资扶持效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优化西部地区投融资结构;赋予西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国富  
本文从储蓄———投资转化的角度对东南沿海、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路径作了一个比较。分析表明,尽管三大经济圈的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投资效率各有差异,但相对于内地而言,充分利用自有的储蓄资源、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相对较高,无疑是促成三大经济圈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兴江  李志国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对弈各方均按各自最优决策博弈,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博弈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人力资源竞争、产业结构、产品市场等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促使区域由非合作走向合作,实现协调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部经济金融发展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某些方面,甚至与西部也存在差距。本文通过对中部与东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指标的对比实证分析,提出若干促进中部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章泽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基于单位根协整理论对FDI、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储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中,国内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我国的储蓄水平有促进作用,也验证了钱纳里和斯特劳特“两缺口”模型的适用性:吸引国外投资确实能够有效地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因为它不只是单纯地使国外储蓄变为国内储蓄,而且有利于国内储蓄的形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胥嘉国  
本文考察了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西部地区1985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通过建立模型和回归检验,发现经济不能全部的解释金融的发展。最后,对相关的回归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和简单评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新健  
西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例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东西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巨大反差。文章从东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方式的实证分析入手,对东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方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决策模型剖析和判断西部地区区位变量的滞后状态;并据此针对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提出部分观点与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官升东  
本文通过建立一简单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政府主导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其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所依赖的是资本要素的投入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增加,而非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这意味着,继续维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将难以为继,而且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的发育以及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主要特征是投资对西部经济增长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资本形成高于全国;国家预算内资金、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主导地位,但是所有制结构趋于优化;基本建设规模大;中长期贷款及其基本建设贷款增势强劲。文章认为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密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很大,历史欠账较多,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直接投入力度,同时注意投资结构的优化,关注西部可持续增长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