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8)
2023(6811)
2022(5506)
2021(5339)
2020(4199)
2019(9599)
2018(9515)
2017(16603)
2016(10515)
2015(12028)
2014(12329)
2013(11025)
2012(10466)
2011(9673)
2010(10168)
2009(9046)
2008(8897)
2007(8393)
2006(7677)
2005(7176)
作者
(25613)
(21031)
(20960)
(20305)
(13697)
(9941)
(9924)
(8253)
(8086)
(8057)
(7079)
(7060)
(6822)
(6773)
(6598)
(6589)
(6531)
(6317)
(6248)
(6152)
(5583)
(5216)
(5042)
(5035)
(4903)
(4794)
(4787)
(4779)
(4293)
(4244)
学科
(27155)
经济(27125)
教育(22342)
管理(22292)
(19719)
中国(17052)
(16339)
企业(16339)
理论(11198)
(10353)
方法(9127)
教学(8516)
(8435)
(8123)
(7536)
业经(7454)
地方(6708)
数学(6557)
(6540)
贸易(6537)
农业(6453)
(6424)
(6369)
数学方法(6350)
(6193)
及其(6098)
政策(5899)
研究(5848)
(5625)
(5468)
机构
大学(138188)
学院(131655)
研究(51695)
(46606)
经济(45126)
管理(42936)
理学(35765)
理学院(35201)
管理学(34370)
管理学院(34050)
教育(33627)
中国(32450)
(31416)
(30936)
师范(30848)
科学(27575)
师范大学(25139)
(25038)
(23976)
(23350)
研究所(22313)
中心(22260)
北京(21412)
(18826)
(18044)
技术(17921)
财经(17608)
职业(17566)
(16259)
(15907)
基金
项目(77181)
研究(69300)
科学(62606)
基金(50543)
(41201)
教育(41048)
国家(40601)
社会(40363)
社会科(37819)
社会科学(37813)
科学基金(34352)
编号(32511)
成果(31797)
(31687)
(28849)
课题(26815)
基金项目(24466)
(23272)
资助(20903)
规划(19868)
项目编号(19543)
(19175)
(19108)
重点(18808)
自然(18707)
(18325)
自然科(18244)
自然科学(18241)
自然科学基金(17919)
大学(17505)
期刊
教育(60103)
研究(57798)
(57549)
经济(57549)
中国(40508)
(17216)
管理(16963)
(15501)
技术(15054)
学报(14970)
大学(14369)
科学(14247)
职业(14035)
(13541)
金融(13541)
农业(10830)
学学(10300)
(9290)
论坛(9290)
图书(9232)
业经(9073)
财经(8823)
经济研究(8820)
高等(8601)
技术教育(8555)
职业技术(8555)
职业技术教育(8555)
(7825)
(7791)
高等教育(7428)
共检索到229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本文所讲的文化教育特指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这一教育无论东方大学还是西方大学均有着削弱的趋势,中国更为严重.其突出表现有三:科学技术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现代文化基本取代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基本取代素质教育.这就导致大学生总体文化素养的降低.如此状态发展下去,将给全社会带来物质与精神的反差扩大、学历与素养的相关性减弱、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的不平衡加剧等潜在危机,后果是严重的.笔者还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作了分析,并对如何转变大学文化教育过弱状态进行了对策探讨,强调了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基本文化素养同掌握高科技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耀楣  
大学文化氛围的东西方比较方耀楣大学教育理想的底蕴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所以,在探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影响时,涉笔论及各国大学的文化氛围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现代的大学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佳媒体和桥梁,也是交流成果及其社会效益良胜循环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史朝  
文化·教育·现代化──论东西方文化与日本教育的变革史朝从民族传统文化角度研究一国教育的现代化逐渐成为国内比较教育界的热点。而相应从东西方两种文化对一国教育的影响问题还未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本文旨在以日本这个“教育大国”作为研究对象,一是搞清日本是如何吸...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文辉  
“东西方大学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7日至10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教育研究院举行。来自北美、中国、印度和中东等地区的学者对“文化”、“知识”以及“大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等重大国际性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相互学习。会议的主题是从知识的传播和转让来看国际学术交流及国际学术关系。这里的“知识”,涵盖了从自然科学、医学到人文学科、美学艺术等各个不同的领域。虽然探讨的问题大多是当今现代化社会面临的文化、科技发展问题,但也注重历史性研究成果,以揭示目前知识及知识界所面临的困境的历史根源。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对现代化进程中知识更新与发展的要求和实践是不同的。比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玲玲,王前  
论文探讨了东西方传统文化优势互补的可能性、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以及互补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东西方传统文化在自然观、科技观、思维方式及心理特征方面优势互补的逻辑必然性来自于科技创造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立到协调,创造思维中直觉与逻辑的均衡,创造心理特征的两极张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香花  孙启林  
随着国际婚姻移民者、外籍劳工以及留学生等外籍人员越来越多地涌入,韩国正在形成多人种、多民族的社会。为此,韩国政府相继制定并实施综合性的应对政策,开展各种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学习韩国语和韩国文化。但目前在政府主导下实施的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存在很多缺陷。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与其他不同文化和谐、和平共存是全球化时代韩国多元文化社会面临的课题,也是赋予教育的使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阳  周海炜  
一、变革时代的战略管理需要管理文化视角 对企业战略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展开,长期以来东西方在各自的社会文化系统中探索自己的管理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涤陈  
一、文化与商业文化世界各国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一般把文化界定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界定不失为精确,但它并不易真正理解和把握;我们不妨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或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立星  
一、会计文化相关概念会计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社会活动中慢慢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意识,其本质属于管理文化层面的一种。会计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创造的与会计有关联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例如会计制度的形成,会计精神层面的创造;狭义是指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会计法规制度等实质内容。东西方会计文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建伟  徐小南  
东西方信息优势比较研究(下)冯建伟(新华通讯社北京)徐小南(中国经济图书进出口公司北京)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直接使用现代信息科学术语,但学术界研究发现,他们关于信息传播现象的论述,散见于理论中的比比皆是。这里仅从最近几年学者们有关评价中,摘其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建伟  徐小南  
东西方信息优势比较研究(中)冯建伟(新华通讯社北京)徐小南(中国经济图书进出口公司北京)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各国学术界,正加紧研究信息革命之道,不断开出拯救东方的药方。遗憾的是,有些学者,专家仅仅根据表面现象,一味埋怨东方落后,说什么差距太大,越拉越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建伟  徐小南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评价了西方信息优势产生的历史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明西方信息劣势、缺陷和隐患。分析并评价了东方各国,特别是我国的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哲学认识领域的信息优势,提出扬长避短、迎头赶超西方信息发达国家的信息发展战略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季小琛  
中国近代国门洞开后 ,大批外国人来华。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中国的传统教育都很关注 ,并对之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评价 ,对中国的新教育提出了可供采择的意见和建议。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仁、孝、忠”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西方人和日本人看待中西关系有三种情况 :吸纳、舍弃、融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冬桦  
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王冬桦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是当今世界关心的焦点。1993年在广州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认为:“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反思中开始复兴道德教育。但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