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8)
- 2023(5465)
- 2022(4887)
- 2021(4352)
- 2020(3997)
- 2019(9437)
- 2018(9359)
- 2017(18856)
- 2016(10394)
- 2015(12030)
- 2014(12385)
- 2013(12660)
- 2012(12122)
- 2011(11040)
- 2010(11137)
- 2009(10460)
- 2008(10607)
- 2007(9866)
- 2006(8344)
- 2005(7378)
- 学科
- 济(52239)
- 经济(52200)
- 业(28953)
- 管理(27119)
- 方法(24908)
- 企(22447)
- 企业(22447)
- 数学(22172)
- 数学方法(22018)
- 农(14355)
- 地方(11844)
- 中国(11169)
- 业经(10946)
- 财(10923)
- 学(9674)
- 产业(9398)
- 农业(9378)
- 贸(9335)
- 贸易(9335)
- 易(9021)
- 制(8286)
- 技术(7560)
- 和(7461)
- 地方经济(6999)
- 务(6547)
- 财务(6534)
- 银(6520)
- 财务管理(6512)
- 银行(6500)
- 环境(6473)
- 机构
- 学院(159837)
- 大学(159401)
- 济(70304)
- 经济(68909)
- 管理(61502)
- 研究(54015)
- 理学(53066)
- 理学院(52472)
- 管理学(51624)
- 管理学院(51326)
- 中国(39461)
- 科学(33575)
- 京(33466)
- 农(29738)
- 财(29668)
- 所(28311)
- 研究所(25797)
- 业大(25154)
- 中心(25149)
- 江(24334)
- 财经(24011)
- 农业(23733)
- 经济学(22080)
- 经(21576)
- 北京(21055)
- 范(20499)
- 师范(20303)
- 经济学院(20265)
- 州(19261)
- 院(18737)
- 基金
- 项目(104012)
- 科学(81013)
- 研究(75928)
- 基金(73983)
- 家(63985)
- 国家(63472)
- 科学基金(53571)
- 社会(47653)
- 社会科(45284)
- 社会科学(45268)
- 省(41941)
- 基金项目(39775)
- 划(34875)
- 教育(34326)
- 自然(33815)
- 自然科(32969)
- 自然科学(32957)
- 自然科学基金(32383)
- 编号(31344)
- 资助(30416)
- 成果(25204)
- 发(24213)
- 重点(23640)
- 部(23269)
- 创(21751)
- 课题(21412)
- 创新(20346)
- 科研(19951)
- 发展(19736)
- 教育部(19623)
共检索到229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传志 张兵
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IT产业加工生产面临着低成本地区的竞争,将电脑配件生产转移到东莞。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莞IT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国际IT界有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东莞IT产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IT产业 外源型经济 电脑配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尹小勇
家具制造业是广东东莞厚街镇的特色产业。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概述了该镇家具产业集群形成的全过程,并分析了这个过程形成的几个必要条件。认为:即使在目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厚街镇家具产业集群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厚街家具 产业集群 过程 条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娟 郑平
历经近30年发展,东莞产业集聚程度不断增强,其多个制造业部门已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2007年以来,东莞产业开始呈现扩散现象。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东莞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向心力和离心力动态均衡的结果。同时,依据新经济地理所带来的政策启示,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干预,以减少转型成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倩 杨武
地方产业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经济增加值EVA是以股东价值为中心来衡量业绩的一种指标,它综合考虑了企业经营所需的所有成本,即借贷成本与权益成本,指出企业的收益是偿还债务成本及投资者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之后的剩余部分。本文将EVA引入产业盈利能力评价中。鉴于广东东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我国国内甚至国际的瞩目,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莞经济是否仍在强劲上扬,东莞地区政府界定的八大支柱产业的盈利能力能否满足发展的需要,在此将用EVA法对这一地区的产业盈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价结果可作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东莞地区 产业盈利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秀丽 孟飞荣
以2006~2009年东莞市物流企业营业额为基础,通过行业集中度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物流业市场集中度进行测度,并分析了物流市场的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东莞市物流业市场属于低度集中、高度分散的原子型(竞争型)市场结构;从动态看,东莞市的市场结构已完成从低寡占型向竞争型结构转变。最后,对改进现有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行业集中度 赫芬达尔指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东莞当前的物流现状,并指出东莞物流业在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产业规模、物流供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东莞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东莞 物流业 发展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三乐
文章指出,全球价值链内企业升级的绩效包括三方面内容:核心能力提升、价值链地位提升以及社会效益提升。建立有关升级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文章以东莞IT产业集群为例,对企业升级绩效进行评价,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分析东莞IT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升级绩效主要受集群外部经济、要素资源引力因素和全球价值链治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升级绩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哲 饶宝红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市场创造模式,即传统的产业集群;②政府引导模式。文章以浙江义乌和广东东莞为例,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市场创造模式而形成产业集群的义乌,其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义乌城市化的快速提升,而东莞以大量吸引FDI,形成了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同样推动了东莞城市化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化 实证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段小梅 孙娟 冯晔
台商投资大陆在当地形成的产业网络是其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台湾制鞋业在广东东莞产业网络的形成,既与其以中小企业为主有关,也与台湾地区的政策引导、商誉和信用以及人际关系有关;产业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台商降低交易成本、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生产技术,并保持企业间稳定的关系,保证货源的充足和供货的及时,有利于营运效率和竞争优势的提升。东莞制鞋业由于有着完善的产业网络而仍将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但也应在区域转移的同时积极转向高端发展;中西部地区应以"全产业链"模式吸引台商投资,注重感情招商,实现产业转移从"外生性嵌入型"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建梅 冯广森
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是国际资本聚集的直接结果。本文对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出口结构进行了剖析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集群的主要特点 ,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善同 钟思斌
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分析李善同钟思斌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1978~1996年GDP平均每年增长9.9%。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利用1987年和1992年两个时点的投入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宇英 刘文兵 甘月丽 陈邦平
通过对东莞技术市场调研,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东莞技术市场发展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威胁,同时构建SWOT分析矩阵,提出促进东莞技术市场发展战略选择,包括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针对每一个战略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供政府决策参考:从开展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大科学装置技术交易平台等方面实施SO战略;从开展权属改革试点、设立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方面实施WO战略;从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建设、构建区域技术交易平台等方面实施ST战略;从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广东)建设步伐、健全技术市场制度体系等方面实施WT战略。
关键词:
东莞 技术市场 发展战略 SWOT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经纬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东莞高职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发展东莞高职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树立东莞高职教育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设置。
关键词:
东莞 高等职业教育 SWOT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秋月 严金明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东莞市33个镇街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通过横向比较东莞市生态足迹在区域间的差异,分析了东莞市各镇街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揭示了各镇街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生态压力,为东莞市在经济社会双转型中制定土地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