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2)
2023(4419)
2022(3891)
2021(3504)
2020(3052)
2019(7196)
2018(6944)
2017(12244)
2016(7009)
2015(7831)
2014(7741)
2013(7688)
2012(7283)
2011(6679)
2010(6695)
2009(6191)
2008(6100)
2007(5612)
2006(5106)
2005(4519)
作者
(25034)
(20808)
(20671)
(19493)
(12983)
(10391)
(9267)
(8359)
(8169)
(7450)
(7353)
(7227)
(6962)
(6837)
(6835)
(6551)
(6466)
(6144)
(6112)
(6013)
(5453)
(5308)
(5301)
(4857)
(4796)
(4741)
(4606)
(4588)
(4394)
(4317)
学科
(26343)
经济(26312)
管理(16540)
(15167)
(13096)
企业(13096)
方法(11374)
(10878)
数学(9583)
数学方法(9365)
中国(6918)
(6669)
(6129)
业经(6035)
地方(5850)
(5253)
理论(5194)
(4853)
农业(4594)
环境(4504)
(3975)
贸易(3973)
生态(3923)
(3839)
(3832)
土壤(3826)
(3691)
(3650)
森林(3650)
(3614)
机构
大学(103325)
学院(101038)
研究(44033)
(35167)
管理(34322)
经济(34236)
科学(32566)
中国(31507)
理学(29064)
理学院(28659)
(27929)
管理学(27849)
管理学院(27704)
(25474)
(24970)
研究所(23698)
业大(22294)
农业(21993)
中心(18564)
(17089)
北京(16532)
(16355)
(16327)
(15494)
(14628)
科学院(14183)
农业大学(13689)
(13640)
师范(13350)
研究院(13343)
基金
项目(72828)
科学(54705)
基金(50495)
(48936)
国家(48597)
研究(45782)
科学基金(38315)
(29759)
自然(28294)
自然科(27525)
自然科学(27511)
自然科学基金(26977)
(26552)
基金项目(26215)
社会(25617)
社会科(24107)
社会科学(24093)
资助(21789)
教育(20596)
重点(18216)
计划(17681)
科技(17319)
编号(16659)
(16112)
科研(14997)
(14718)
(14372)
课题(13624)
创新(13586)
成果(13400)
期刊
(40950)
经济(40950)
研究(28188)
学报(27141)
(23663)
中国(23647)
科学(22355)
大学(19137)
学学(18283)
农业(16222)
管理(12858)
教育(11783)
(11601)
林业(10197)
(9807)
技术(9078)
业大(8181)
科技(6742)
业经(6634)
(6422)
金融(6422)
(6390)
经济研究(6232)
资源(6123)
农业大学(6012)
统计(5290)
财经(5216)
问题(5208)
自然(4897)
技术经济(4872)
共检索到157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芷阳  苏志尧  朱剑云  
以广东省东莞市的6种主要森林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Norm值的方法,综合敏感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对土壤质量变化敏感的指标,确定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进一步对不同森林群落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相对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11个参数组成。各因子的土壤隶属度值显示,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是该地区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桉树林得分最高,针阔混交林其次,荔枝林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其强  张文辉  曹旭平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以黄龙山分布的油松林、油松+辽东栎林、辽东栎林和白桦林4种森林群落类型为例,选择反映森林群落基本特征的种群更新潜力、林地土壤肥力、林地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人为干扰这5项指标(共15个因子),构建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该评价模型的隶属函数值来评判森林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黄龙山4种主要森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辽东栎林>油松+辽东栎林>油松林>白桦林,评判结果符合当地森林群落发育状况;评价模型中评价因子的选择反映了森林群落稳定性的基本特征,突出了常用方法对群落调查获取的林业数据的应用;评价过程避免了繁琐的数学计算,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基于5项指标的模糊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萍   卢志锋   韦铄星   黄玲   高风   王智慧   岑祚舟   王光军  
【目的】综合评价桂西北干热河谷典型森林类型土壤质量,以期为干热河谷区域森林经营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桂西北干热河谷林区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次生林、落叶阔叶人工林和针叶人工纯林4种典型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共14个,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小数据集法构建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通过加权综合指数法开展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1)针叶人工纯林土壤化学养分和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阔叶林,阔叶人工林土壤性质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总体上桂西北干热河谷林区土壤呈干旱缺磷的特征;2)筛选出含水率、全磷和全氮构建最小数据集,可以解释全数据集质量指标的77%,能系统有效地评价研究区内土壤质量;权重排序为含水率(0.364)>全磷(0.340)>全氮(0.296),含水率和全磷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指标;3)不同林型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0.618)>落叶阔叶人工林(0.598)>落叶阔叶次生林(0.473)>针叶人工纯林(0.282),针叶人工纯林土壤质量显著最低(P <0.05)。【结论】针叶人工林土壤质量显著低于阔叶林,含水率和全磷含量是限制干热河谷林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菲   张佛熠   钟嘉琳   李心   彭辉   邹冰燕   刘玮   王琼  
【目的】为揭示南昌城市森林的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南昌市建成区184个不同森林类型(景观林、单位附属林、道路林和生态公益林)的表层土壤(0~20 cm)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有机碳、容重、pH值等7个土壤指标,对南昌城市土壤肥力进行整体评级和因子分析。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南昌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ArcGIS软件对各项土壤指标绘制城市空间分布图,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所制定的分类标准(6级制)评价各指标含量水平状况。【结果】土壤全磷(0.69 mg·g-1)和速效磷(23.86 mg·kg-1)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均达到了3级以上,含量处于中上水平;土壤有机碳(16.76 mg·g-1)和全氮(0.90 mg·g-1)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达到4级,含量处于中下水平;土壤全钾(9.70 mg·g-1)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达到5级,含量处于低水平;南昌市多数区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处于1.3~1.5之间,为中等水平(4级制中排第3级);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表现为景观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最高(1.32)。【结论】南昌城市森林的各个土壤肥力指标中,有机碳、全氮、全钾是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南昌城市森林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容重偏高,pH值整体中性偏酸,全氮、全钾、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为匮乏,全磷、速效磷含量较为丰富,其中速效磷含量可达二级及以上水平。本研究对南昌市森林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南昌城市森林建设与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春前  徐庆  姜培坤  
利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原理,对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4类森林植被下土壤化学和生物化学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类林分土壤化学、生物化学综合肥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0 20cm土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分别为0.7412、0.5796、0.4798、0.3476,20 40cm土层则分别是0.2357、0.1746、0.1592、0.1168。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和单项肥力指标分析结果一致,但比单项肥力分析更具说服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党普兴  侯晓巍  惠刚盈  赵中华  
从构成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出发,通过分析影响和决定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目前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手段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会议法和Delphi法建立和确定了由区域森林资源质量和构成森林资源质量物质基础的5个主要方面、决定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5个主要方面的15个指标、19个分指标、10个分指标的亚指标构成的5层递阶结构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观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冰鹤   姚辰昊   张立蓉   曹国红   刘子剑   米泽明   李校   王兴   董阳   谷建才  
【目的】为定量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冀北山地蒙古栎天然林林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探究放牧干扰作用下的森林土壤物理性质的评价体系。【方法】采集放牧强度重度(HG)、中度(MG)、轻度(LG)下蒙古栎天然林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及立地条件相同且长期封禁处理的作为对照组(CK)。对各放牧强度的土壤物理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灰色关联度分析来揭示不同放牧强度对蒙古栎天然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熵权-TOPSIS法对放牧干扰下的土壤物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土壤中粗粉粒、沙粒、黏粒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中粉粒、细粉粒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放牧强度对土壤分形维数的影响并不显著。2)土壤容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余物理因子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重度放牧组与其他各放牧组各土壤物理因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所选用的3种评价方法均表现出一致的排序结果:CK> LG> MG> HG。【结论】针对于放牧后对林下土壤物理性质产生的影响,综合考虑后得出:轻度放牧会促进林下凋落物的分解并有利于改善林下土壤物理质量,过度放牧会对林下土壤造成不良影响。放牧对林下土壤的影响是多层次的,仍需加强长期监测与深入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汝元  范兆飞  阎海平  陈淑娣  
森林的用途愈来愈向综合多效益发展,作为森林公园,更注意到它的生态环境效益.森林的理水效益是指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即森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从而调节水分大循环的进程,稳定河流、保持水土的作用.本文就公园内主要人工林类型的理水效益,作了较全面的评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继广  王景升  姚帅臣  王志凯  丁陆彬  
以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2009—2013)为主要数据来源,从森林生产力、森林结构、森林健康、森林服务效能4个要素选取了17项具体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利用旋转成分矩阵的因子载荷值与因子方差贡献率计算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指数和法对全国各省市的森林资源质量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全国31个省市中森林资源质量处于优、良、中和差4个水平的个数及其占比分别为4(12.90%)、12(38.71%)、12(38.71%)和3(9.67%);全国森林资源质量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仍存在很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洪祥  朱俊  王祥荣  马蔚纯  3.林健枝  
近年来,许多国家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森林的综合评价在城市森林的理论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城市森林评价的特点和实际,依据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以VB为开发平台,采用ESRI公司的ArcObjects组件技术,设计开发了上海城市森林综合评价信息支持系统,探讨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和系统的实现等。并利用该系统对上海城市森林进行了尝试性评价,认为:上海城市森林的协调性相对较好,而城市森林生态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延熊  陈美兰  周国模  郭仁鉴  
综合评价是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的基本方法。通过与单项评价相比较,阐述了区域森林资源综合评价的内涵,并从评价的范围、内容和外延3个方面界定了它的论域,最后论述了综合评价的2个关键问题即综合评价科学化问题和综合评价体系问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鹏  崔迎春  赵文君  舒德远  杨文斌  丁访军  
以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6400-09(土壤呼吸叶室)连接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通过改变凋落物输入,研究了2种群落类型添加和去除凋落物对其土壤呼吸速率以及5 cm深度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凋落物输入对2种群落类型5 cm深度土壤温度产生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表现为:添加凋落物>对照>去除凋落物。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和次生林添加凋落物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98和3.31μmol/(m2·s),分别比对照的年均增加了32.21%和26.20%;去除凋落物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07和2.1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为华  张桂莲  徐飞  王亚萍  余雪琴  王开运  
为了从植物群落角度探究城市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采集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4种功能区森林绿地的土壤,分6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灌木林和落叶灌木林),3个土壤分层(0~10,10~20和20~30 cm)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30 cm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为15.52 g.kg-1,属于低等水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分别为3.78和1.13 g.kg-1,属于中下水平。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较高,随着剖面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磷质量分数未发现有递减性规律变化。土壤密度为1.44~1.6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建钢  周新年  丁艺  粟金云  邱仁辉  
分析了常见集材方式(拖拉机、索道和滑道)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拖拉机集材严重改变了土壤的硬度、容重和通透性,使伐区有机质含量下降10.4%;②索道集材的主沟内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3.7%和3.614%,主沟外变化很小;③各类滑道对土壤的影响以塑料滑道最小,土滑道最大。为了减少集材作业对土壤的侵害,文章提出一些减少土壤侵害的技术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百灵  董希斌  毛波  宋启亮  唐国华  
实验样地设置在小兴安岭马永顺林场第500林班内,对小兴安岭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的顺山及横山带状改造,并在未改造样地处设置对照样地,利用变异系数及灰色系统理论对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带状改造对土壤p H值影响较弱,对土壤中全N、水解N、全K、速效K、有效P影响适中,对有机质影响较大,对土壤中全P的影响最大;各实验样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在改造后的第2年明显下降,改造后的第4年达到最小值,随后逐渐升高,在改造后的第7年或第8年达到最大值即土壤养分情况最佳;顺山改造使土壤养分情况明显改善,且8 m顺山改造效果最好,灰色关联度为0.718 0;所有横山改造中,6 m横山改造效果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