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0)
- 2023(11244)
- 2022(9412)
- 2021(8434)
- 2020(6764)
- 2019(15264)
- 2018(14819)
- 2017(28076)
- 2016(15123)
- 2015(16521)
- 2014(16567)
- 2013(16553)
- 2012(15916)
- 2011(14827)
- 2010(14998)
- 2009(13692)
- 2008(13592)
- 2007(12195)
- 2006(10790)
- 2005(10242)
- 学科
- 济(72666)
- 经济(72605)
- 管理(36297)
- 业(35762)
- 企(26644)
- 企业(26644)
- 方法(24769)
- 地方(23762)
- 中国(22104)
- 贸(21455)
- 贸易(21440)
- 数学(21023)
- 数学方法(20808)
- 易(20757)
- 农(18662)
- 学(15698)
- 业经(15644)
- 地方经济(13465)
- 融(13385)
- 金融(13384)
- 财(12915)
- 农业(12733)
- 银(12330)
- 银行(12292)
- 行(12029)
- 制(11870)
- 发(11749)
- 环境(11645)
- 技术(10452)
- 和(9872)
- 机构
- 学院(221492)
- 大学(220168)
- 济(95279)
- 经济(93321)
- 研究(89217)
- 管理(75579)
- 中国(65829)
- 理学(63946)
- 理学院(63049)
- 管理学(61832)
- 管理学院(61441)
- 科学(56055)
- 京(48769)
- 所(47559)
- 农(43807)
- 研究所(43284)
- 财(41395)
- 中心(38768)
- 江(35068)
- 农业(34733)
- 业大(34165)
- 院(32879)
- 财经(32247)
- 范(31328)
- 北京(31128)
- 师范(30907)
- 经济学(29834)
- 经(29295)
- 州(28273)
- 省(27904)
- 基金
- 项目(147622)
- 科学(115301)
- 基金(105763)
- 研究(104347)
- 家(95407)
- 国家(94650)
- 科学基金(78376)
- 社会(66373)
- 社会科(63089)
- 社会科学(63075)
- 省(58445)
- 基金项目(54833)
- 自然(50674)
- 划(50143)
- 自然科(49479)
- 自然科学(49462)
- 自然科学基金(48558)
- 教育(46573)
- 资助(43810)
- 编号(40154)
- 发(38773)
- 重点(34960)
- 成果(32779)
- 部(31958)
- 发展(30681)
- 创(30646)
- 展(30193)
- 课题(30109)
- 创新(28910)
- 科研(28445)
- 期刊
- 济(110920)
- 经济(110920)
- 研究(69513)
- 中国(49600)
- 农(41018)
- 学报(40211)
- 科学(35912)
- 管理(29782)
- 大学(29398)
- 财(28916)
- 农业(28569)
- 学学(27876)
- 教育(24903)
- 融(24145)
- 金融(24145)
- 经济研究(19231)
- 业经(18611)
- 技术(17833)
- 贸(16974)
- 国际(15956)
- 财经(15715)
- 问题(15582)
- 业(15537)
- 经(13680)
- 世界(12609)
- 商业(10947)
- 科技(10927)
- 资源(10733)
- 版(10497)
- 技术经济(10332)
共检索到352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健
文章集中研究1990~2007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问题,得出自由化背景下东盟贸易发展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特征。通过引入和建立全球层面的出口依存度、贸易贡献度和贸易自由度,区域层面的区域内贸易集中度、贸易地区倾向性和贸易伙伴排名等六个指标,全面研究东盟贸易发展问题,并对中国对东盟发展经贸关系提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东盟 贸易发展 AFTA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菁 王谨
过去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了区域性的优惠贸易安排。人们开始担心自由贸易带来的福利正在被歧视性贸易政策所吞噬。这种担忧有没有充足的理由?本文想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所谓的“歧视性贸易安排范围广吗?它违反一般的国际贸易行为规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建军
本文通过多项指标评价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东盟经济合作 ,并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贸易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检验。结论认为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东盟区域内贸易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受益程度 ,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净受损。文章进而分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 ,并对东盟国家未来的经济合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东盟自由贸易区 区域内贸易 东盟经济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涂勤
1992年,世界贸易增长缓慢、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席拉尔斯·邓克尔1992年12月2日为GATT年会所准备的报告中估计,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1992年的全球世界贸易增长率将可能低于5%。同时,区域性的贸易集团迅速发展,GATT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金雯雯 杜亚斌 郭永济
基于43个国家金融与资本项目下贷方数据,利用动态分层因子模型将国际资本流入的波动来源分解为全球因子、区域因子与国家异质性成分,测算不同层级动因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因素作用最大,区域因素次之,最后是全球因素。此外,各层级因素的影响体现出资本结构、地区结构及经济体类型的差异性。从资本结构看,全球因素主要影响证券投资,异质性因素主要影响直接投资;从地区结构看,全球因素对欧元区经济体资本流入的影响最大,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体资本流入的作用最小;从国家类型看,异质性因素对发达经济体资本流入的影响要小于对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的影响,全球因子对两类经济体的影响程度则相反。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驱动因素 全球性 异质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文华 谭丞
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双方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不断推进,双边贸易突飞猛进,据东盟方面统计,2003~2007年间,东盟国家对华贸易年增长率为30.2%,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为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提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仇焕广 杨军 黄季焜
本文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和中国农业决策支持系统(CHINAGRO)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对我国总体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AFTA将提高中国和东盟贸易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双边经济福利增长;(2)建立CAFTA将导致我国的蔬菜、小麦、花卉等产品出口增加,而植物油和糖类产品进口数量会大幅增加;(3)CAFTA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特别是对于水果和水稻这些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品质差异的产品;总体上来看,CAFTA将使华北、东北以及华东等地区的农业获益,而华南地区的农业将受到负面的冲击,这与多边自由贸易对我国的区域农业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志远 陈鸣
厘清当前国际分工下的价值链是具有全球性特征还是更具区域性特征,这是探究当前国际分工构成以及未来分工发展等根本性贸易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利用CEPII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库,测算产品的平均进口距离用于衡量1995—2014年间价值链生产在全球性特征上的变化,并与Eaton和Kortum(2002)框架下构造的理想“全球价值链”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研究显示,1995—2014年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极为有限,平均进口距离只增长了约300千米,距离理想的“全球价值链”下的进口距离差距很大,特别是中间品贸易的进口距离较短,说明价值链分工仍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特征。在价值链呈区域性特征的背景下,各国更倾向于达成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以支持区域性的价值链生产,即一国价值链的区域性越强,则该国签订的贸易协定区域性倾向就越强。该效应体现为一国中间品进口距离增加100千米,则该国与其贸易协定伙伴国的平均距离就增加约389千米。文章揭示了当前价值链分工的区域性特征,部分解释了近年来多边贸易协定推进困难的原因。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全球价值链 自由贸易协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荣 蓝小林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给成员国带采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一些本来处于潜伏状态的区域性竞争矛盾进一步激化。然而,人们在关注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区域经济竞争性矛盾时,却忽视了已经产生与可能产生的区域内外非经济竞争性矛盾,它们同样也会严重阻碍成员国之间合作的深化和拓展。及早识别和评估这些矛盾,采取措施加以弱化和治理,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昂
数字经济助力国际贸易发展成为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各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方法,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分类,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的短期和长期关系。结果显示:第一,短期关系研究发现,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互为因果关系,东部地区与全国层面结果一致,中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呈现单一因果关系;第二,长期关系研究发现,在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一般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其中,东部地区正向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正向作用不显著;第三,对贸易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一般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其中,东部地区上升状态明显,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处于平稳状态。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加工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全国和东部地区上升状态明显;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下降的状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一鸣 谭维奇
随着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加快,技能人才需求供给上的突出矛盾、多头管理体制带来的发展壁垒、资源供给总体不足与结构性浪费并存等三个方面的现实问题,给区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也直接促进了政府主导的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快速发展。从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本质来看,其核心宗旨是统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内在实质是区域职教发展的集约化,外在形式是政府主导的职教联合体,发展目标是提升区域职教发展的绩效。实践中,应牢牢把握其作为政策信息沟通平台、专业产业对接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的功能定位,通过强化市级统筹指导、专业集群建设、资源集约共享来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林 蓝旻 钟钰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差分GMM模型,从进口贸易流量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对区域谷物可获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东盟区域范围内的谷物进口贸易具有较强的时间持续性,提升港口、铁路基础设施和海关程序负担的质量等级,对区域谷物可获得性(进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模拟分析发现,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港口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等级提升至区域平均水平,区域范围内的谷物进口将增加35.2亿美元,其中越南贸易便利化提升之后对区域内其他国家谷物进口的增长最明显。这说明:从增加区域谷物可获得性的角度来看,应该既要注重推进区域贸易便利化,又要注重提升区域内个别国家(越南)的贸易便利化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岸君 孙威
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推进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应对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大战略。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表明:①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具有风险小、利益大、基础好等优势,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最成熟的板块;②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带,广西、云南、越南三方由于发展阶段近似,在整体上形成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广西和云南在政策地位、区位价值、中心城市实力、资源禀赋等方面与越南相比并不存在明显优势;③针对越南方面提出的"两廊一圈"构想,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是"突出环北部湾经济圈、强化南宁—河内走廊、推进该走廊向新加坡延伸"。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宪民
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贸易交往中一个值得观注的问题。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交往中纷纷采取了措施,一方面以地理位置为依托,在数个国家之间范围内酝酿或制定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区域自由贸易集团,形成共同贸易市场。另一方面,以各自区域性贸易集团为基础,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强化贸易壁垒,抵制外国产品对共同市场的冲击。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有,“1992年欧洲共同体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南锥体共同市场”;美洲首脑的迈阿密会议和亚太经济组织的茂物会议都通过了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