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7)
- 2023(8934)
- 2022(7461)
- 2021(6857)
- 2020(5700)
- 2019(12729)
- 2018(12127)
- 2017(23514)
- 2016(12401)
- 2015(13304)
- 2014(13024)
- 2013(12862)
- 2012(11793)
- 2011(10641)
- 2010(10352)
- 2009(9271)
- 2008(9404)
- 2007(8147)
- 2006(6993)
- 2005(6282)
- 学科
- 济(50237)
- 经济(50179)
- 业(35875)
- 管理(34522)
- 企(28608)
- 企业(28608)
- 方法(24276)
- 数学(21169)
- 数学方法(21017)
- 贸(20942)
- 贸易(20934)
- 易(20353)
- 财(14091)
- 农(13420)
- 中国(12354)
- 学(11218)
- 业经(10508)
- 地方(10196)
- 制(9506)
- 务(9430)
- 财务(9423)
- 财务管理(9412)
- 农业(9176)
- 企业财务(8983)
- 技术(8461)
- 融(8441)
- 金融(8440)
- 出(8340)
- 银(8207)
- 关系(8177)
- 机构
- 大学(181368)
- 学院(180436)
- 济(78392)
- 经济(77127)
- 管理(66665)
- 研究(64463)
- 理学(58923)
- 理学院(58214)
- 管理学(57252)
- 管理学院(56927)
- 中国(45998)
- 科学(41445)
- 农(39236)
- 京(36435)
- 财(33686)
- 所(33568)
- 业大(32410)
- 农业(31535)
- 研究所(31228)
- 中心(28208)
- 财经(27975)
- 经(25570)
- 经济学(25033)
- 江(24984)
- 院(23417)
- 经济学院(23031)
- 北京(22083)
- 财经大学(21111)
- 农业大学(21018)
- 范(21003)
- 基金
- 项目(131028)
- 科学(102396)
- 基金(98099)
- 家(90097)
- 国家(89424)
- 研究(86132)
- 科学基金(74671)
- 社会(57707)
- 社会科(54965)
- 社会科学(54950)
- 基金项目(52541)
- 自然(50836)
- 自然科(49701)
- 自然科学(49680)
- 省(49382)
- 自然科学基金(48836)
- 划(43142)
- 资助(39560)
- 教育(38367)
- 编号(30931)
- 重点(29942)
- 部(28940)
- 发(27903)
- 创(27668)
- 计划(26481)
- 科研(26256)
- 创新(26006)
- 国家社会(25339)
- 业(24397)
- 教育部(24296)
共检索到251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凯 任丽明
虽然我国已经发表了大量有关东盟国家外资与资本的论文,但关于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启动后衡量该地区的跨国资本流动性的变化,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相关论文发表。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引入先进的横截面相关条件下的协整检验,计算Feldstein-Horioka储蓄留存系数。按照Feldstein-Horioka假说,流动性较大的时期所对应的储蓄留存系数应该较小。本文的计算发现东盟国家全时期的储蓄留存系数小于自贸区成立前期的系数,从而得到了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增加了该地区跨国资本流动性的结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企业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增加,企业间的商务往来也日益受到彼此文化差异的影响。为此,深刻把握和分析中国-东盟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消除其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中国与东盟国之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等几方面深刻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在文化价值观中的差异以及对彼此商务活动的影响。在消除文化差异对其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过程中,企业应当采取了解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差异所在,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文化融合,打造和培养一支跨文化管理人才队伍等措施来避免和消除这些影响的发生。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文化差异 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松竹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状况、商品价格水平、社会保障、消费习惯等。量入为出是中国人在进行消费时的习惯性依据。因此,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城镇居民收入状况是影响消费支出的最大因素。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以来,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进行经济交流合作桥头堡的广西首府,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消费能力进一步加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志虹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巨大。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各行业间的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对中国及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给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的机遇及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服务贸易 机遇 挑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涛
本文分析了全球流动性对东盟五国(ASEAN-5)的传导,包括对金融格局以及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流动性的传导和不断变化的金融格局已经导致东盟五国金融风险增加。因此,东盟五国的政策制定者应当为流动性的潜在收紧做好准备,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并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稳定框架。这一进程在许多国家接近完成。
关键词:
全球流动性 金融格局 金融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泽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伟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成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后的第三大区域共同市场。区内人口19亿,经济总量约6万亿美元,贸易额近4.5万亿美元,就覆盖人口数量而言,其市场潜力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继宪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自贸区建成后,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自贸区建设内涵,提升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跨境经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当前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点和支撑,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加强中越(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自贸区 跨境合作 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伍晓光 孙文莉
现代跨国公司整合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跨国公司的生产战略已成为沿着产品价值链进行所有权最优配置的过程。文章以美国、欧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直接投资与贸易行为为引申,借用Antras和Helpman异质跨国公司生产决策模型,在Maggie、Antras和Foley的北国与东-南型自贸区框架中引入"外包"行为,结合不完全契约和Montout和Zitouna提出的驱逐效应,在同一框架下,兼顾投资创造与转移、贸易创造与转移,在三国可变成本的四种差异水平下,从异质企业的微观视角,讨论跨国公司最优生产模式和区位决策。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协定 异质企业 内生企业边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姚大庆 约翰·沃雷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这篇文章研究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中国资本管制的影响。中国(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并逐步试点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举措,尝试将浮动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组合融汇于宏观政策中。文章比较了中国上海自贸区与其他自贸区的不同,回顾了其近一年的发展,实证评估自贸区的设立对中国资本管制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人民币在岸市场汇率(CNY)和离岸市场汇率(CNH)间的差价、中国货币供应量和国外利率间的因果关系。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预判较为一致:中国对资本管制的影响从自贸区设立后逐渐弱化,自贸区的一些政策变化将对改革发挥关键作用。本刊编辑部编译了这篇报告,供广大经济金融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洪科 王堰琦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02-2013年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网络,并对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稳定的发展趋势、较好的通达性和行业异质性;运输业是该区域内重要的商贸流通行业,新加坡是该区域内重要的商贸流通国家;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历年中国商贸流通业在该区域的影响力"稳中有升",但行业的区域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社会网络 商贸流通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常青 张相文
利用K-M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产品以及分类产品进行了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估计;同时采用离散时间probit、logit、cloglog模型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并分规模报酬情况和分差异化程度验证了其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和均值均较短;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员国效应与成立效应的方向相反,但是其效应均显著,也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不同分类产品的成员国效应与成立效应的显著性不同,最后的总效应方向也不一致。因此,出口政策的调整必须重视出口持续时间的自由贸易区效应以及各种分类产品的不同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占熬 张彬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度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贸区战略中的必然选择,其中探讨和测度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协调成本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视角集中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否带来了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回应了这些问题,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测度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集聚现状的前提下,建立了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自贸区进程的产业集聚进程和结果,并采取了倍差法证明了相关结论。结果表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这种小国先发的组建模式有效推后了"核心-边缘"模式的形成时间,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内部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冲击,但总体上自贸区建设还是加速了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最终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亮 李垚 王海军
战略性矿产资源被赋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跨国资本参与的金属矿产资源并购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国资本流动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寻求动机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跨国资本“围猎”动机十分明显。跨国资本不仅积极并购本国稀缺的资源,而且有流向中美两国争夺激烈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倾向,尤其是对制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金属资源的争夺动机更为显著。(2)东道国“保护”动机十分明显。跨国资本流入战略性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存在显著的“阻滞”效应,东道国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上游的跨国资本流入管控非常严格。(3)跨国资本“制衡”动机十分明显。跨国资本具有追求价值链高端要素的动机,其试图占据价值链顶端,并将竞争对手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对此,文章从监测国际资本流动、优化资源供给格局、提升价值链水平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治理能力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