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8)
2023(9371)
2022(7936)
2021(7309)
2020(6123)
2019(13543)
2018(13478)
2017(25320)
2016(14225)
2015(16217)
2014(16512)
2013(16313)
2012(16158)
2011(15138)
2010(15911)
2009(14898)
2008(14885)
2007(13945)
2006(12853)
2005(12015)
作者
(44687)
(37361)
(37337)
(35692)
(24190)
(17982)
(16953)
(14516)
(14218)
(13670)
(13199)
(12819)
(12337)
(12265)
(11792)
(11597)
(11039)
(11022)
(10900)
(10900)
(9819)
(9395)
(9173)
(8673)
(8468)
(8379)
(8367)
(8352)
(7827)
(7674)
学科
(80241)
经济(80156)
管理(36237)
(30513)
(23748)
企业(23748)
方法(22951)
地方(22783)
中国(19302)
数学(19161)
数学方法(18847)
(17671)
(17426)
业经(15132)
地方经济(14903)
(14267)
(12031)
金融(12029)
(11989)
农业(11770)
(11437)
银行(11408)
(11252)
贸易(11240)
(11083)
(10866)
环境(10736)
(10715)
(10713)
理论(10464)
机构
大学(218369)
学院(216602)
(94273)
经济(92050)
研究(86284)
管理(73705)
中国(65652)
理学(61032)
理学院(60113)
管理学(58865)
管理学院(58439)
科学(52347)
(48189)
(46191)
(42466)
研究所(41556)
中心(38854)
(38814)
(36843)
(32687)
财经(32503)
师范(32406)
北京(31259)
(30514)
农业(30288)
业大(29888)
经济学(29428)
(29041)
(28941)
(27175)
基金
项目(131659)
科学(102355)
研究(97241)
基金(93160)
(82039)
国家(81326)
科学基金(67190)
社会(61146)
社会科(57677)
社会科学(57662)
(51005)
基金项目(47761)
教育(44644)
(43866)
自然(41434)
自然科(40408)
自然科学(40393)
自然科学基金(39653)
编号(39345)
资助(38891)
成果(35399)
(31047)
重点(30814)
课题(29317)
(28991)
(26088)
国家社会(25303)
发展(25275)
(24896)
(24857)
期刊
(122145)
经济(122145)
研究(72340)
中国(50186)
(36970)
学报(35634)
科学(32590)
(31039)
管理(29997)
教育(28873)
大学(26408)
农业(24897)
学学(24403)
(24206)
金融(24206)
技术(19446)
经济研究(19165)
财经(16997)
业经(16466)
问题(15460)
(14952)
(13426)
(13149)
国际(13080)
世界(12969)
图书(12763)
技术经济(11755)
统计(10988)
(10858)
论坛(10858)
共检索到362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古惠冬  
一、东盟经济圈合作的简要历程及主要成果 1.东盟的成长历程。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同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朝翰  韩丹  
目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亚论坛》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提供智库支持。为此,《东北亚论坛》在2018年第1期特别组织三位外国优秀的智库学者撰文,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盟共同体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启
关键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国际间经济与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出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态势,各地快速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东北老工业基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时此刻,东北老工业基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创立“东北工业经济圈”,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再创辉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德海  
按照区域发展的观点,有人将东北视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下,东北经济圈已经到了建立的最佳时期。优化资源配置,密切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增强整体合力与实力,已经成为东北经济一体化、共建新型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平  
全球化和地区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地区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将是地区化的最终结果。在东亚,地区主义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正处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典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梅学惠  卢光盛  
本文在疏理地缘经济学概念及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启示,进而选择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这一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其内在地缘经济学的解读以及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林  杨玉文  
实现东北三省和内蒙三市两盟的区域合作,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评价国内外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东北区域经济合作必需解决各项基础工作、各种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七点启示。1.发挥各成员政府的作用;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充分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4.促进产业集群发展;5.构建区域经济的统一大市场;6.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7.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崇举  吴华安  张宏丽  
鉴于西三角经济圈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特殊地位及其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良好基础和现实差距,国家应尽早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本文从"一心双核多轴带"的城市群体系、立体综合通道网络体系、战略性产业发展与对接、信息共享及合作平台等方面构想了西三角经济圈内部融合的架构,并提出利用以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为新增长极着力点、以圈内圈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的综合通道网络、以科教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重庆地位提升构筑"一心双核多轴带"城市群体系、以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和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平静  
欧洲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欧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分析其成功经验,跨区域合作模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特色聚焦1975年2月,欧洲各国部长级委员会决定成立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负责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彦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该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宾  
一、构建中国—东盟反洗钱区域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成员国的法制健全程度和风险抵御能力都处于弱势。另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类优惠政策在吸引投资、扩大进出口,增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竺彩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未果,多边贸易进程受阻。各种特惠贸易安排协议(PTAs,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则通过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条件,将成员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利益的融合又加强了成员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形成了各种利益共同体。当前,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和欧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流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广西应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全面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点,同时,巩固原有区域经济合作成果,打破地方保护壁垒,构筑一体化共同市场, 以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光盛  
在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化并行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地区主义中最重要的行为体,但地方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以地区主义为语境,以云南、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为案例,从两省区的SWOT分析出发,重点从贸易、投资的角度梳理了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表现及特征,并进而分析了他们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友敬  
80年代以来,在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华南经济圈(这里特指广东、福建、海南,以下同)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用市场机制配置各类资源,调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主体,塑造市场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