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9)
- 2023(12945)
- 2022(10407)
- 2021(9159)
- 2020(7466)
- 2019(16588)
- 2018(16618)
- 2017(30701)
- 2016(16605)
- 2015(18518)
- 2014(18835)
- 2013(18429)
- 2012(17429)
- 2011(16174)
- 2010(16635)
- 2009(15499)
- 2008(15101)
- 2007(13830)
- 2006(12928)
- 2005(12335)
- 学科
- 济(90558)
- 经济(90466)
- 管理(42311)
- 业(38607)
- 企(28732)
- 企业(28732)
- 中国(28579)
- 地方(27134)
- 方法(22900)
- 农(22852)
- 业经(20496)
- 数学(18988)
- 数学方法(18795)
- 学(18269)
- 地方经济(16084)
- 制(15891)
- 农业(15644)
- 融(14941)
- 金融(14934)
- 发(14800)
- 银(14600)
- 银行(14575)
- 财(14404)
- 行(14276)
- 贸(12825)
- 贸易(12812)
- 体(12528)
- 易(12251)
- 环境(12245)
- 理论(12080)
- 机构
- 学院(243035)
- 大学(242098)
- 济(108336)
- 经济(106024)
- 研究(97115)
- 管理(83879)
- 中国(73953)
- 理学(69282)
- 理学院(68392)
- 管理学(67122)
- 管理学院(66656)
- 科学(56629)
- 京(54080)
- 所(50360)
- 财(49046)
- 研究所(45080)
- 中心(42512)
- 农(42386)
- 江(40138)
- 财经(37045)
- 北京(35336)
- 范(35232)
- 院(34961)
- 师范(34849)
- 经济学(33929)
- 经(33284)
- 业大(33155)
- 农业(32593)
- 州(31961)
- 经济学院(29963)
- 基金
- 项目(150028)
- 科学(117237)
- 研究(113401)
- 基金(105561)
- 家(92131)
- 国家(91326)
- 科学基金(76589)
- 社会(72486)
- 社会科(68617)
- 社会科学(68599)
- 省(59809)
- 基金项目(53897)
- 教育(50979)
- 划(49684)
- 编号(46234)
- 自然(45271)
- 自然科(44195)
- 自然科学(44182)
- 自然科学基金(43369)
- 资助(42638)
- 成果(39680)
- 发(39377)
- 重点(34667)
- 课题(34294)
- 发展(32287)
- 部(31989)
- 展(31783)
- 创(30631)
- 国家社会(30517)
- 创新(28766)
- 期刊
- 济(139690)
- 经济(139690)
- 研究(84229)
- 中国(61591)
- 农(41641)
- 学报(37751)
- 财(36562)
- 管理(35813)
- 科学(35016)
- 教育(33260)
- 大学(28960)
- 农业(27891)
- 融(27889)
- 金融(27889)
- 学学(26818)
- 技术(23433)
- 经济研究(23428)
- 业经(22162)
- 财经(19377)
- 问题(17890)
- 经(16979)
- 业(14786)
- 贸(14305)
- 世界(13745)
- 国际(13559)
- 技术经济(13028)
- 图书(12710)
- 坛(11835)
- 论坛(11835)
- 商业(11705)
共检索到410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达志
东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获得了统一,由此而展示了自己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东盟不仅理性地面对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和主客观新问题,而且正确地选择了自己的应对战略与策略。与此同时,东盟对东亚的合作基础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并顺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与趋向。
关键词:
东盟 一体化 东亚 发展趋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二震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只有在生产力发展阶段、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文化程度等大体接近的国家之间,才能形成一体化经济集团。按照一般的理解,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在组成一体化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消除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应该承认,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组建经济一体化集团,摩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东盟经济一体化有着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内容上从自由贸易区向经济共同体扩展,范围上从东南亚向东亚乃至更大地区扩展。维持东盟在这两个趋势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东盟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不过由于国家与市场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东盟经济一体化在近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
东盟 经济一体化 发展前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啸
随着TPP谈判、RCEP谈判的推进和南中国海冲突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中国—东盟关系形势下,文章试图寻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并基于此状况,沿着增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互信、考虑中国与东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建立统一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抵制区域外势力的干预的思路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策略。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金融一体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光盛
东盟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的、最成功的地区化进程之一,但很多研究认为,东盟的成功在于政治合作而非经济合作。本文特别讨论的是东盟一体化的经济绩效问题。文章认为,东盟经济一体化有着不错的绩效,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对此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东盟 经济一体化 绩效评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民 胡振虎 周强武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构建是东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该共同体的性质和内涵不仅攸关东盟整体走向,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也会带来广泛影响。依据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东盟经济共同体更可能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延伸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次区域关税同盟,更不可能形成劳动力、资本和服务等充分自由流动的共同市场。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甚微,其顺利发展则有助于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但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周边外交会带来一定的潜在冲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鸿飞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焦点。事实上,尽管东亚未能实现经济联合,但以区域内贸易和相互投资的扩大为基础,东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相互依存关系也日趋密切,已经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东亚经济圈。从地缘政治和地区性经济集团的角度看东盟具备了领导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能力,东盟和东亚主要国家也都认识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意义,以东盟为枢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东亚为保障和出口促进所必要的市场一体化成本削减收益,必须实现相当程度的政策深化,以克服区域内的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分割,进一步促进要素
关键词:
东盟 东亚 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邵秀燕
文章分析东盟1996—2007年吸收FDI的情况,发现:东盟老成员国吸收的FDI占据了东盟总额的80%以上,而东盟新成员国吸收的FDI与其加入东盟之前变化不大。本研究通过对1996—2007年东盟各成员国FDI流入量、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由哪些因素造成这种情况。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 投资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皖南
丰富的合作经验,独特的大国平衡战略,使得东盟在当今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占据着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是,这种中心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其持续维持还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论述,分析了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其制约因素。
关键词:
东盟 经济一体化 东亚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欣广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成员国的自愿性大大超过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安排更多的经济合作内容;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贸易”;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投资”。中国—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体现在:经济资源配置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贸易自由将推动投资自由,中国市场拓展有利于东盟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产业转移给中国与东盟都带来发展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杰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一体化指标体系,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以东盟内部相互投资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区域的生产技术、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差异性会导致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不同,尤其是产业内分工机制对东盟经济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东盟国家应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区域内贸易自由化,通过重塑产业链分工体系,提升区域经济互补性,进一步推进东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东盟经济一体化 外商直接投资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云母
国际垄断同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又有相应的变化。从内因看,这些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软化所决定的;从外因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扬弃为其变化起到了加速作用。欧共体的产生、发展,反映了从国际垄断同盟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