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7)
- 2023(13084)
- 2022(10695)
- 2021(9442)
- 2020(8147)
- 2019(18402)
- 2018(18272)
- 2017(34695)
- 2016(19001)
- 2015(21557)
- 2014(21876)
- 2013(21604)
- 2012(20255)
- 2011(18513)
- 2010(19018)
- 2009(17845)
- 2008(17590)
- 2007(16199)
- 2006(14563)
- 2005(13379)
- 学科
- 济(98640)
- 经济(98553)
- 管理(50460)
- 业(45518)
- 企(35528)
- 企业(35528)
- 方法(34560)
- 数学(30056)
- 数学方法(29764)
- 中国(25440)
- 农(24367)
- 地方(23361)
- 学(20672)
- 业经(19919)
- 财(19159)
- 制(17026)
- 农业(16020)
- 贸(14739)
- 贸易(14732)
- 地方经济(14235)
- 易(14194)
- 融(13653)
- 金融(13645)
- 银(13568)
- 银行(13532)
- 理论(13464)
- 体(13406)
- 和(13065)
- 行(12993)
- 环境(12564)
- 机构
- 大学(281547)
- 学院(281265)
- 济(122729)
- 经济(120125)
- 研究(103063)
- 管理(100437)
- 理学(84933)
- 理学院(83929)
- 管理学(82260)
- 管理学院(81741)
- 中国(77318)
- 科学(62296)
- 京(60684)
- 财(55104)
- 所(53720)
- 农(50801)
- 研究所(48527)
- 中心(46324)
- 江(44809)
- 财经(43048)
- 业大(41779)
- 农业(39844)
- 经(38737)
- 经济学(38725)
- 北京(38604)
- 范(38303)
- 师范(37894)
- 院(36605)
- 州(35032)
- 经济学院(34571)
- 基金
- 项目(178209)
- 科学(138385)
- 研究(131069)
- 基金(126578)
- 家(110599)
- 国家(109700)
- 科学基金(92107)
- 社会(82613)
- 社会科(78097)
- 社会科学(78072)
- 省(70578)
- 基金项目(65964)
- 教育(60208)
- 划(58835)
- 自然(57114)
- 自然科(55760)
- 自然科学(55740)
- 自然科学基金(54707)
- 编号(54010)
- 资助(51865)
- 成果(45223)
- 重点(40849)
- 发(40323)
- 部(38800)
- 课题(38374)
- 创(36018)
- 国家社会(34378)
- 创新(33816)
- 科研(33622)
- 大学(32950)
- 期刊
- 济(146466)
- 经济(146466)
- 研究(87755)
- 中国(59708)
- 农(47561)
- 学报(46312)
- 财(43489)
- 科学(41005)
- 管理(37659)
- 大学(34718)
- 学学(32525)
- 教育(31973)
- 农业(31578)
- 融(26576)
- 金融(26576)
- 技术(25819)
- 经济研究(24506)
- 业经(22510)
- 财经(22281)
- 问题(19338)
- 经(19335)
- 业(16907)
- 贸(15415)
- 技术经济(15343)
- 统计(14573)
- 版(13952)
- 世界(13873)
- 国际(13568)
- 图书(13495)
- 商业(13209)
共检索到439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民 胡振虎 周强武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构建是东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该共同体的性质和内涵不仅攸关东盟整体走向,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也会带来广泛影响。依据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东盟经济共同体更可能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延伸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次区域关税同盟,更不可能形成劳动力、资本和服务等充分自由流动的共同市场。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甚微,其顺利发展则有助于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但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周边外交会带来一定的潜在冲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东盟经济一体化有着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内容上从自由贸易区向经济共同体扩展,范围上从东南亚向东亚乃至更大地区扩展。维持东盟在这两个趋势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东盟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不过由于国家与市场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东盟经济一体化在近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
东盟 经济一体化 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农 曾昭俊
利用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表明 ,中国在稳定东亚地区的贸易市场和促进地区一体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长远来看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可以促进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稳定 ,提高地区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 ,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从而导致一个“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亚洲经济一体化 贸易结构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光盛
东盟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的、最成功的地区化进程之一,但很多研究认为,东盟的成功在于政治合作而非经济合作。本文特别讨论的是东盟一体化的经济绩效问题。文章认为,东盟经济一体化有着不错的绩效,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对此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东盟 经济一体化 绩效评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鸿飞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焦点。事实上,尽管东亚未能实现经济联合,但以区域内贸易和相互投资的扩大为基础,东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相互依存关系也日趋密切,已经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东亚经济圈。从地缘政治和地区性经济集团的角度看东盟具备了领导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能力,东盟和东亚主要国家也都认识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意义,以东盟为枢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东亚为保障和出口促进所必要的市场一体化成本削减收益,必须实现相当程度的政策深化,以克服区域内的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分割,进一步促进要素
关键词:
东盟 东亚 经济一体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蕴岭
本文在对亚太经济链条形成和APEC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FTAAP的建设提出看法。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链接,合作机制的构建基于推动开放的区域市场,APEC承担推动开放主要的功能。由于区内经济关系和结构的变化,各方基于本身的利益参与和推动不同的自贸区。TPP和RCEP难以包容亚太整体,FTAAP提供整体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晓青
两德经济统一给东部德国经济带来的结构性问题使德国经济政策陷入矛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工资政策各行其是。世界经济衰退使德国经济统一问题更加复杂化。经济统一使德国经济实力增强,同时它承受世界经济波动的脆弱性也更加显露。在东部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将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向东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谭向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并非新生事物,它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经济领域内一个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原有的区域性安排正在恢复活力,并吸收新的成员国;新的地区组合也在逐步酝酿形成。区域主义的复活,尤其从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蕴岭
本文在对亚太经济链条形成和APEC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FTAAP的建设提出看法。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链接,合作机制的构建基于推动开放的区域市场,APEC承担推动开放主要的功能。由于区内经济关系和结构的变化,各方基于本身的利益参与和推动不同的自贸区。TPP和RCEP难以包容亚太整体,FTAAP提供整体框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小衡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已自发形成的功能性一体化正在转为由两岸官方共同参与推动的制度性一体化。但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政治僵局等因素的阻碍,为此,两岸应分阶段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以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关键词:
两岸 经济一体化 进展 前景 拐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文琳 李雄师
本文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框架,构建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测量模型,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2002年至2012年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说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武强
东盟和福建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人文关系也十分紧密,自古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悠久的贸易联系。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盟成员国在福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方经贸往来频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研究,对于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的策略,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军林 姚东旻 许晓晨
本文通过计算边境效应来测定自由贸易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程度。通过2000—2009年这10年的面板数据,在理论上验证了以下结论:东盟区域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边境效应普遍降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边境效应却在不断提升,这反映出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提高。此外,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发现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与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同质化结构不同,东盟区域内既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有依然被联合国定义为贫穷、欠发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结构必然会造成贸易层面上的分化,折射出东盟在内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和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