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9)
- 2023(4124)
- 2022(3336)
- 2021(2786)
- 2020(2263)
- 2019(4946)
- 2018(4915)
- 2017(9390)
- 2016(4734)
- 2015(5443)
- 2014(5488)
- 2013(5560)
- 2012(5647)
- 2011(5434)
- 2010(5679)
- 2009(5415)
- 2008(5154)
- 2007(4698)
- 2006(4580)
- 2005(4375)
- 学科
- 济(49402)
- 经济(49380)
- 管理(14416)
- 地方(14161)
- 方法(11944)
- 地方经济(11410)
- 数学(10676)
- 数学方法(10652)
- 业(9177)
- 中国(8461)
- 学(7871)
- 业经(7372)
- 企(6837)
- 企业(6837)
- 经济学(6273)
- 农(6108)
- 环境(5701)
- 融(5371)
- 金融(5371)
- 发(4854)
- 制(4812)
- 产业(4718)
- 体(4621)
- 和(4550)
- 农业(4500)
- 资源(4396)
- 关系(4387)
- 银(4370)
- 银行(4370)
- 贸(4321)
- 机构
- 大学(82254)
- 学院(82241)
- 济(49019)
- 经济(48281)
- 研究(33400)
- 管理(28706)
- 中国(24910)
- 理学(23988)
- 理学院(23718)
- 管理学(23433)
- 管理学院(23277)
- 财(19119)
- 经济学(17019)
- 科学(16977)
- 京(16838)
- 所(16612)
- 财经(15281)
- 经济学院(14936)
- 研究所(14832)
- 中心(14078)
- 经(13736)
- 江(12321)
- 院(11467)
- 财经大学(11111)
- 北京(10942)
- 科学院(10525)
- 范(10217)
- 社会(10193)
- 师范(10163)
- 农(10054)
- 基金
- 项目(48183)
- 科学(38391)
- 研究(36241)
- 基金(35953)
- 家(30608)
- 国家(30397)
- 社会(26345)
- 科学基金(25928)
- 社会科(25061)
- 社会科学(25054)
- 基金项目(18225)
- 省(17669)
- 教育(15371)
- 资助(14973)
- 划(14266)
- 自然(14235)
- 自然科(13876)
- 自然科学(13873)
- 自然科学基金(13634)
- 编号(13206)
- 济(12222)
- 经济(12125)
- 发(12009)
- 国家社会(11721)
- 成果(10975)
- 部(10939)
- 重点(10900)
- 发展(10532)
- 展(10427)
- 中国(9859)
共检索到135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云华 彭文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经济安全从原来的低级政治转变为高级政治。东盟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强调综合安全,尤其将军事和政治安全置于最重要地位,随着地区传统安全威胁的消除,东盟国家将经济安全视为新时期的焦点。经济发展是东盟一些威权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因此经济安全是维护其政治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各国经济安全,东盟国家一方面采取经济自由化改革参与全球化进程以便提高自身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实行开放地区主义策略,既依靠本地区的集体力量增强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地区外的市场和资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红艳
本文概述了经济安全的基本含义 ,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的经济安全观 ,并指出 ,2 1世纪的中国经济安全面临国内、国际、非传统安全三方面因素的挑战。
关键词:
中国经济安全 邓小平 21世纪 挑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宇学 许彩慧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领导下的经济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本文从整体性和实践性出发,在厘定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经济安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经济安全涉及的金融、产业、资源、宏观等重大经济领域形成的安全风险分析,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安全道路的特色之所在,对党在领导经济安全进程中的重要规律性认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性质、哲学视角作出相应阐释,不断推动经济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经济安全治理积极提供中国理论与方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加强能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保障能源安全、支撑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需要。在能源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双重背景下,要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首要任务,把能源国际合作作为重中之重,把推动能源企业走出去作为核心工作,形成能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何曜 黎兵
经济安全即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自主性。经济安全观即一国对于外部世界与自身经济安全之间关系的基本认知、理解及判断。加入WTO 20年来,中国经济安全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适应期、调整期、确立期三个阶段。在2001~2010年的适应期,中国立意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其保障安全的方式更多在于改变自身,而较少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触动或要求。在2010~2020年的调整期,中国着眼于对外依存度与脆弱性过高等问题,更多表现出影响外部世界的意愿与信心,旨在解决本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地位与实力不相匹配的问题。2020年之后,中国特色的大国经济安全观基本形成。中国应对化解外部风险的方式,更为鲜明地呈现出以立足国内为力量源泉、积极主动的特征。这一应变方式不仅仅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而是从战略视角出发,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从根本意义上改善外部环境为指引。总体观之,新时期的经济安全观彰显出强烈的大国意识、应变意识、系统意识,其对本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渐显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丽佳
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世界粮食安全观念不断更新,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外资对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控制不断增强,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粮食生产、储存地区趋于集中,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弱。数量型、粗放型的旧粮食安全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这就使我们必须建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包括粮食结构安全观、粮食价格安全观、粮食成本安全观、粮食流通安全观和粮食持续发展安全观。
关键词:
粮食 安全观 结构 价格 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学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耀顺 孙康 丁红卫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大议题。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然而在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前提下的经济合作始终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最重要基石。本文在非传统安全的视角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历史、现状及意义,最后提出了加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中国与东盟 经济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程群 何奇松 项斐
日本太空安全观经历了重要的改变。冷战时代,太空技术主要限于"和平利用",以显示遵守《和平宪法》,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换取国家安全。冷战结束前后,日本自卫队先后多次参加维和行动,以及为美军提供支援,但是发现没有天基资产是与美军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自卫队要求利用天基资产为国家安全服务。朝鲜进行弹道导弹与核活动,严重威胁到了日本国家安全,为日本自卫队开发军事太空系统提供了机会。同时,国会通过法律允许太空军事利用,为国家安全服务。这是日本太空安全观的重大变化。此外,《美日联合防卫指针》和美国的亚太"太空再平衡",要求美日进行太空安全合作,确保国际太空安全,为国际和平服务。这样,日本的太空利用扩大到太空安全领域。日本太空安全观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太空安全观 国家安全 演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如海
经济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现实的重要内容 ,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国家经济安全” ,并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因素和所面临的外部因素认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从而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安全的状况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经济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翔
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是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题中之义,也是双方全方位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安全—发展联结”理论,中国与东盟的蓝色经济合作与海洋安全合作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逻辑关系,体现在蓝色经济的双重内涵本身关联安全议题与发展议题。蓝色经济的双重功能嵌入安全与发展的互动结构之中,其目标性角色推动安全的发展化,而工具性角色助力发展的安全化,蓝色经济的双重效应影响双方安全与发展互动的进程及其结果,由此导致“安全—蓝色经济—发展联结”的生成。在“安全—蓝色经济—发展联结”框架下,蓝色经济合作需要坚实的安全基础与稳定的区域环境,持续的海洋安全合作促进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发展,蓝色经济合作会“外溢”到政治互信与安全互动。尽管蓝色经济合作目标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海洋安全合作,但是中美竞争、南海问题以及东盟成员国内政治等因素掣肘双方的海洋安全互动,进而影响中国与东盟的蓝色经济合作。中国需要通过夯实物质基础、强化制度建设以及构建互信格局等路径强化同东盟的海洋安全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树淼
东盟经济合作的特点朱树淼(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东盟在经济方面的成功促使其在日益潮流化的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这些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的过程中,把发展区域内的经济贸易合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相丽玲 宁巧红
[目的/意义]解析欧盟区域安全观下的个人数据保护框架,研究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制度的制定理论和具体内容,对于减少中欧跨境数据贸易摩擦,促进中欧数据交流与共享合作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以“新型区域安全观”为视角,构建、分析与评价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整体框架。[结论/发现]欧盟新型区域安全观下的个人数据保护框架,以“个人数据权”的宪法确权,采用“GDPR统一法+成员国立法”模式,以公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为核心,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为重点支撑,遵循“长臂管辖”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形成了三渊源、六位阶的区域内外兼顾的综合安全保护框架。其《标准合同条款》逐渐成为全球数据贸易协作的样板,个人数据保护与数字经济发展兼顾已成趋势。[创新/价值]提出“欧盟新型区域安全观”,对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框架的解构,为促进中欧跨境数据交流与共享合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华堂
“9·1 1”事件和2 0 0 2年美国安全战略报告出台后,美欧安全观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双方对当代世界所面临的威胁以及消除这种威胁应采取的方法有了不同的认识。美欧安全观发生碰撞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有不同的历史底蕴、文化理念、利益追求和军事实力。这种差别使美欧分歧因伊拉克战争爆发出来。大西洋联盟是美欧关系的基石,美欧关系的变化势必影响大西洋联盟的走向。美欧安全利益的一致性将使大西洋联盟继续存在,但日益增长的利益差异及其所引起的安全观的变化,将使传统的大西洋联盟关系很可能转变为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关键词:
美欧 安全观 差异 大西洋联盟 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