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5)
- 2023(9904)
- 2022(8250)
- 2021(8007)
- 2020(6609)
- 2019(14964)
- 2018(14653)
- 2017(28087)
- 2016(14711)
- 2015(16441)
- 2014(15761)
- 2013(16010)
- 2012(15040)
- 2011(13948)
- 2010(14079)
- 2009(13201)
- 2008(13172)
- 2007(11680)
- 2006(10377)
- 2005(9295)
- 学科
- 济(66819)
- 经济(66756)
- 业(49045)
- 农(45816)
- 管理(37251)
- 农业(30262)
- 企(27022)
- 企业(27022)
- 方法(23930)
- 贸(23697)
- 贸易(23683)
- 易(23099)
- 数学(20980)
- 中国(20897)
- 数学方法(20856)
- 业经(17725)
- 技术(15031)
- 制(14222)
- 地方(13832)
- 财(12485)
- 发(11731)
- 银(11495)
- 银行(11479)
- 行(11170)
- 融(10632)
- 金融(10631)
- 体(10370)
- 出(10324)
- 学(10196)
- 农业经济(10173)
- 机构
- 学院(211822)
- 大学(208443)
- 济(104902)
- 经济(103414)
- 管理(79880)
- 研究(79423)
- 理学(68632)
- 理学院(67918)
- 管理学(67147)
- 管理学院(66746)
- 中国(63457)
- 农(51296)
- 科学(43789)
- 京(43649)
- 财(41537)
- 所(39712)
- 农业(38895)
- 研究所(35827)
- 中心(35714)
- 业大(34144)
- 财经(32916)
- 经济学(32797)
- 江(30541)
- 经(30172)
- 经济学院(29685)
- 北京(27797)
- 院(27517)
- 范(26829)
- 师范(26679)
- 科学院(25756)
- 基金
- 项目(138841)
- 科学(110598)
- 研究(105851)
- 基金(102895)
- 家(89995)
- 国家(89216)
- 科学基金(75323)
- 社会(71422)
- 社会科(67522)
- 社会科学(67507)
- 基金项目(53758)
- 省(51800)
- 教育(45419)
- 自然(44579)
- 自然科(43517)
- 自然科学(43505)
- 划(43334)
- 自然科学基金(42754)
- 编号(42114)
- 资助(40750)
- 成果(33734)
- 部(32793)
- 发(32620)
- 创(31501)
- 国家社会(31344)
- 重点(30956)
- 农(30006)
- 创新(29829)
- 中国(29117)
- 课题(28398)
- 期刊
- 济(119308)
- 经济(119308)
- 研究(66468)
- 农(55898)
- 中国(45481)
- 农业(38107)
- 科学(30511)
- 学报(29940)
- 财(28738)
- 管理(27100)
- 大学(24258)
- 业经(24224)
- 融(24183)
- 金融(24183)
- 学学(23065)
- 业(19381)
- 经济研究(18960)
- 贸(18865)
- 问题(18269)
- 教育(17993)
- 国际(16900)
- 世界(16552)
- 技术(16208)
- 财经(15851)
- 农村(13921)
- 村(13921)
- 经(13836)
- 农业经济(13740)
- 经济问题(11635)
- 技术经济(11417)
共检索到330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向东 张晓婉
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于2009年2月27日在泰国签署,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对各缔约方乃至整个亚洲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该协定东盟各国对重要农产品的处理方式,可为中澳自由贸易区农业谈判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东盟 自由贸易协定 农产品处理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本文通过分析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状况,从而探讨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重玉 高岚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2—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在扩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CAFTA建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不存在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CAFTA未能有效促进中国对CAFTA内部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甚至存在负向效应。进一步的农产品分类研究发现,CAFTA与中国的肉及肉制品等6类农产品的出口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对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等13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创造效应,不存在转移效应;对中国其余3类农产品向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呈现负效应;对外部出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CAFTA的出口贸易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吴强 崔奇峰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全 陈建新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同年1~4月中国自东盟进口加快,逆差持续扩大;对东盟的优势出口产品出口量减少;与东盟接壤的南方省(自治区)对东盟出口普遍下降;自东盟进口高度集中;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中国对东盟贸易表现平平。贸易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不对称、技术和标准不统一、管理成本和效率问题等严重制约着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双方农产品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双方互补性贸易发展空间巨大,重合性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杰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通向全球自由贸易区的必经之路。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稻米的出口价值增加只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加价值的一半左右,小麦和森林显著下降,蔬菜水果大幅上升,这是由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农业提供了巨额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造成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红梅 吕向东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和货物贸易协议农产品降税安排的基础上,利用海关统计数据资料,针对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详尽论述。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贸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潘苏 张智彪 张金华
考察2004~2013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市场结构及进出口集中度,并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但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2)中国在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较分散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3)中国农产品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产品国际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纯彬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中国和泰国签订第一批农产品零关税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农产品零关税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零关税 贸易与金融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同宜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欧盟的发展经验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对刚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顺利向前推进具有诸多的启示。
关键词: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 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张相文 席艳乐
区域贸易协定(RTA)的目标旨在消除成员间阻碍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以实现区域内各国福利的最大化。从宏观经济层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仇焕广 杨军 黄季焜
本文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和中国农业决策支持系统(CHINAGRO)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对我国总体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AFTA将提高中国和东盟贸易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双边经济福利增长;(2)建立CAFTA将导致我国的蔬菜、小麦、花卉等产品出口增加,而植物油和糖类产品进口数量会大幅增加;(3)CAFTA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特别是对于水果和水稻这些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品质差异的产品;总体上来看,CAFTA将使华北、东北以及华东等地区的农业获益,而华南地区的农业将受到负面的冲击,这与多边自由贸易对我国的区域农业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砚文 李丛希 曾华盛 陈丽如
为探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所产生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从大国贸易模式、关税差异和贸易产品互补性等角度拓展了经典的自由贸易区理论,构建了CAFTA农产品贸易效应分析框架,并利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1995—2020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应。结果表明:1)CAFTA的实施给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主要来自贸易创造效应,而非贸易转移效应。2)随着双边关税的逐步削减,在“早期收获计划”、自由贸易区建成和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等阶段,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都呈现逐步扩张的态势。3)这期间,CAFTA对东盟不同国家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产生了异质性的影响,互补性越强、开放程度越大,则双边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更大。因此,实施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渠道,提高社会的经济福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建人
本文回顾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进程,总结了CAFTA建设的主要成果与经验,论述了后CAFTA时代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出路。最后,论述了CAFTA对两岸签订ECFA的几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