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7)
- 2023(5134)
- 2022(4678)
- 2021(4303)
- 2020(3956)
- 2019(9402)
- 2018(9350)
- 2017(18541)
- 2016(10366)
- 2015(12054)
- 2014(12417)
- 2013(12626)
- 2012(12104)
- 2011(11072)
- 2010(11319)
- 2009(10563)
- 2008(10699)
- 2007(9996)
- 2006(8460)
- 2005(7557)
- 学科
- 济(46481)
- 经济(46441)
- 业(27135)
- 管理(26343)
- 方法(23909)
- 数学(21306)
- 数学方法(21137)
- 企(21016)
- 企业(21016)
- 农(12974)
- 财(11006)
- 中国(10789)
- 学(10632)
- 贸(10248)
- 贸易(10247)
- 易(9952)
- 地方(8994)
- 农业(8433)
- 业经(8393)
- 制(7995)
- 和(7440)
- 银(6762)
- 银行(6725)
- 务(6640)
- 财务(6624)
- 财务管理(6602)
- 融(6543)
- 金融(6541)
- 行(6370)
- 环境(6203)
- 机构
- 大学(158529)
- 学院(157687)
- 济(65621)
- 经济(64213)
- 管理(57908)
- 研究(57507)
- 理学(49682)
- 理学院(49040)
- 管理学(48158)
- 管理学院(47858)
- 中国(42532)
- 科学(37199)
- 京(34189)
- 农(33707)
- 所(31828)
- 研究所(29173)
- 财(28655)
- 农业(27238)
- 业大(26868)
- 中心(26325)
- 江(24134)
- 财经(22951)
- 北京(21692)
- 经(20618)
- 范(20616)
- 师范(20402)
- 经济学(20173)
- 院(19921)
- 州(19063)
- 经济学院(18430)
- 基金
- 项目(102805)
- 科学(78675)
- 基金(73127)
- 研究(71897)
- 家(65390)
- 国家(64891)
- 科学基金(53132)
- 社会(43400)
- 社会科(41023)
- 社会科学(41003)
- 省(40280)
- 基金项目(39122)
- 自然(35491)
- 划(35004)
- 自然科(34590)
- 自然科学(34575)
- 自然科学基金(33960)
- 教育(33098)
- 资助(30621)
- 编号(29819)
- 成果(24675)
- 重点(24062)
- 部(23140)
- 发(22775)
- 创(20829)
- 计划(20695)
- 课题(20492)
- 科研(20368)
- 创新(19605)
- 教育部(18932)
共检索到230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平福 何新华 陆宇明 黄桂香 杨媚
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灰色系统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盟水果产量变化趋势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东盟水果产量总体上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并以13年为最明显特征时间尺度的周期波动变化;东盟水果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变化对水果产量变化趋势影响最大;在品种结构、区域分布及面积和单产因素方面,东盟水果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均具有非对称特征;灰色关联性分析显示香蕉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变化、印度尼西亚的水果产量长期趋势变化和水果单产长期趋势变化对东盟水果长期增长趋势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大,菠萝产量周期波动、印度尼西亚的水果产量周期波动和收获面积周期波动对东盟水果产量的周期波动最为敏感。未来几年东盟水果产量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李朋 张杰 姜朋辉 张胜武
基于甘肃省1949—2011年的农业生产相关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和5年趋势滑动等方法对甘肃粮食产量变化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甘肃63年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GM(1,1)模型,对甘肃省未来10年(2012—2021年)的粮食产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1949—2011年,甘肃省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增长;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及单产的曲线的动态变化基本吻合;在建国以来63年的时间尺度上,粮食产量变化主要存在38年、23年、15年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其中38年左右和23年左右的振荡周期较强烈。②影响粮食生产的4个主要成分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灾害因子、生态保护及恢复和粮食生产成本。③粮食生产在2012—2021年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龙莲 张慧坚 方佳
东盟是世界椰子及其产品的主产区。本文利用FAO提供的统计数据,对东盟椰子的生产和贸易情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分析了东盟椰子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东盟 椰子产业 发展 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封志明 刘宝勤 杨艳昭
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至今尚没有一个客观的描述。针对该问题,论文对1949~2003年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耕地数据系列进行分析,认为统计数据存在问题较多的时期为1960~1985年,并采用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进行了分时期的反演,对于1986~1996年间的耕地数量则按照全国土地利用详查统一到1996年的结果再进行反推,由此重新刻画建国以来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段耕地相关政策对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呈现波动性变化,但在1979年之前总体上是增加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呈现缓慢下滑,1999年后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丘永杭 孙晓航 黄奇晓 陈晓瑜 林玉蕊
基于福建省气象站1998—2017年的蒸发皿蒸发量(简称蒸发量)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Sen′s斜率估计、相关性分析以及Sobol′s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蒸发量的季节、年际和空间变化特征及其敏感因子.结果表明:福建省近20年的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其速率为4.99 mm·a~(-1),以秋季下降最快,夏季次之;蒸发量地域分布不均,总体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Sobol′s敏感性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次要敏感因子分别为春季最高温度、夏季太阳辐射、秋季太阳辐射、冬季最低温度;蒸发量与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它们均是影响福建省蒸发量的主要因子.其中内陆地区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相对湿度,沿海地区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平均风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久 苏宁 吴金娜
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储量变化倍受关注。本文收集有关历史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2047年后世界原油产量将大于新增储量,原油储量将逐渐减少,2145年后面临枯竭。由此得出中国应将石油进口比例提高到50%-60%的一系列结论。
关键词:
原油储量 原油产量 进口 战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金林 谭晓宇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也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及学生日常管理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文拟在对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变化趋势、学习特点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高职专业教师的角度,寻求有效开展专业教学的策略方法,从而在全面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源质量 学习差异 教学策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元武 庄丽娟
通过对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特征及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分析,发现广东部分农产品在向东盟大量出口的同时也从东盟大量进口,随着时间的发展,产业内贸易指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广东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由以前的产业内贸易为主转变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双边农产品贸易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程度加强。
关键词:
广东 东盟 农产品 贸易结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慧敏 王东辉 田志宏
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国,中国主要从东盟进口植物油,进口品种主要是棕榈油。棕榈油作为双边植物油贸易的重点,关注其进出口贸易特征、探究影响其贸易变动的因素对进一步预测双边植物油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1996—2016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和植物油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特征分析,从东盟出口供给和中方进口需求角度出发,剖析了双边植物油贸易的影响因素。可以预见,在食用消费渐趋饱和和工业消费日渐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棕榈油将在现有规模上稳步增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宝
近十五年来,总体上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增长迅猛,层级分割显著;学历教育留学生数量日渐上升,但高层教育留学生持续偏少,奖学金留学生比例偏低。高等教育比较优势、教育合作政策构建、华裔的文化维系与追寻、全球留学教育发展和世界汉语热等因素共同推进了东盟来华留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务必警惕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陷阱",积极优化留学教育结构,同时继续扩大中国—东盟学历学位互认政策构建,并着力培育和打造若干个东盟留学集中区。
关键词:
东盟 来华留学 国际教育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英豪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东盟 贸易结构 发展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培祥
自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分工合作是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往来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为了减少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中国有必要调整自己不够合理的出口产品结构。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关键词:
东盟 农产品 贸易结构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先敏 梁效贵 赵雪 高震 吴巩 申思 林珊 周丽丽 周顺利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探索不同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为进一步认识品种更替对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方法】搜集整理1992—2017年共计770个品次的国家审定玉米品种信息,对其中占比73.64%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千粒重、容重以及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随年份更替,容重、千粒重和粗淀粉的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趋势,年均升高量分别为1.87 g·L-1、0.91 g和0.19%;粗脂肪含量每年以0.03%呈极显著下降趋势;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年平均值则基本保持稳定,多年平均值分别为9.88%和0.30%。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容重和千粒重均与粗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二者均与粗脂肪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和赖氨酸均与粗淀粉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以每1 000粒籽粒为单位计算各物质积累量发现,随年份更替,单位千粒籽粒中的粗淀粉仍表现为极显著升高,但与物质含量趋势不同的是,单位千粒的粗蛋白和赖氨酸的积累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趋势,粗淀粉、粗蛋白和赖氨酸年均升高量分别为1.159、0.092和0.001 g;粗脂肪积累量仍随年份更替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品种更替过程中,千粒重和容重等产量性状是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相对较快的性状,而千粒重和容重的升高主要依赖于粗淀粉含量的迅速提升;粗淀粉含量较为快速的提高可能对粗蛋白、赖氨酸和粗脂肪含量造成了"碳稀释效应",而千粒重的改良导致了其积累量与浓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同时,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品质性状造成的可能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怡 李晓明
[目的]研究"二调"前后近20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为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节约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方法]基于1996—2016年耕地数量的原始统计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选用ARIMA模型,基于两次全国土地调查时间段耕地数量数据进行相互预测和反推,即利用1996—2008年耕地数量数据预测2009年耕地数量,利用2009—2016年数据反推2008年耕地数量,从而实现数据的校正和比值归一化的目的,进一步研究近20年内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遴选出其驱动因子。[结果]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内我国耕地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2004年之前递减速度较快,之后递减速度趋缓。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值增加值占比、年末总人口数,以及城镇人口数是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0.918,-0.896。[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推论,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对耕地数量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佳 周令 李策 任苒 淳璞
文章对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变化趋势和双向转诊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双向转诊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