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5)
- 2023(15831)
- 2022(13572)
- 2021(13108)
- 2020(10818)
- 2019(25160)
- 2018(24821)
- 2017(47585)
- 2016(26028)
- 2015(29036)
- 2014(28518)
- 2013(28243)
- 2012(26218)
- 2011(23729)
- 2010(23915)
- 2009(22116)
- 2008(21838)
- 2007(19249)
- 2006(17128)
- 2005(15355)
- 学科
- 济(104384)
- 经济(104276)
- 管理(78539)
- 业(75735)
- 企(63871)
- 企业(63871)
- 方法(45717)
- 数学(39488)
- 数学方法(39035)
- 中国(31040)
- 农(28069)
- 财(27852)
- 业经(23243)
- 贸(21646)
- 贸易(21633)
- 易(21117)
- 制(20500)
- 地方(20495)
- 学(20473)
- 技术(20070)
- 农业(18501)
- 银(17459)
- 银行(17414)
- 策(17346)
- 务(17260)
- 财务(17193)
- 财务管理(17167)
- 理论(16768)
- 行(16704)
- 和(16405)
- 机构
- 大学(366109)
- 学院(362888)
- 济(154807)
- 经济(151709)
- 管理(145884)
- 研究(127645)
- 理学(125586)
- 理学院(124230)
- 管理学(122441)
- 管理学院(121752)
- 中国(96505)
- 京(78431)
- 科学(74532)
- 财(70804)
- 所(63484)
- 研究所(57593)
- 中心(56251)
- 财经(56076)
- 农(54431)
- 江(52369)
- 经(51205)
- 北京(50642)
- 业大(50084)
- 范(47732)
- 师范(47393)
- 经济学(46413)
- 院(46313)
- 州(42427)
- 农业(42422)
- 财经大学(41799)
- 基金
- 项目(242632)
- 科学(191869)
- 研究(181357)
- 基金(177289)
- 家(153788)
- 国家(152539)
- 科学基金(130937)
- 社会(115282)
- 社会科(109338)
- 社会科学(109306)
- 基金项目(93034)
- 省(91664)
- 自然(83611)
- 教育(82765)
- 自然科(81677)
- 自然科学(81656)
- 自然科学基金(80212)
- 划(77948)
- 编号(73491)
- 资助(73280)
- 成果(60951)
- 部(55017)
- 重点(54079)
- 发(52132)
- 创(51738)
- 课题(50778)
- 创新(48323)
- 国家社会(47636)
- 教育部(47636)
- 人文(46157)
- 期刊
- 济(170803)
- 经济(170803)
- 研究(114134)
- 中国(70838)
- 管理(56425)
- 财(53008)
- 学报(52569)
- 科学(50669)
- 农(49667)
- 教育(42205)
- 大学(40313)
- 学学(37568)
- 融(34851)
- 金融(34851)
- 农业(34669)
- 技术(31475)
- 经济研究(27729)
- 财经(27534)
- 业经(25824)
- 经(23648)
- 问题(22077)
- 贸(20031)
- 业(19489)
- 图书(19277)
- 技术经济(18653)
- 国际(18448)
- 科技(17608)
- 世界(17576)
- 理论(17408)
- 现代(16981)
共检索到548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慧 韩琪
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但最后加入东盟的四个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滞后,严重阻碍了整个东盟电力基建的建设,更不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新四国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来充分挖掘四国的投资潜力,为今后中国投资者对新四国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增强信心和提供对策。
关键词:
东盟新四国 电力基础设施 投资 潜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宏 葛顺奇
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促进各自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在考察东盟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和特征,指出东盟日益显现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动机、从海外合同获得收入增长的战略以及中国政府的鼓励措施,促进了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迅猛增长;中国企业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特征体现为多样化的投资动机、非股权安排为主导、"点式"和分散的投资形式。未来需要通过强化政治互信、完善投资合作机制、整合国际国内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投资合作。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海外工程承包 东盟基础设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复杂度影响的微观机制。基于理论假设,笔者使用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变系数模型检验并比较研究了"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技术复杂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均显著为正,前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后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巴西、中国和印度;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差异较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友孝 宁静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优先领域,也是制约中国-东盟合作的瓶颈。目前中国-东盟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东盟各国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合作机制对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交通、能源以及电力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并基于2001~2015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东盟基础设施限制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能源、交通以及通讯基础设施解释变量均对双边贸易额产生正的影响。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最大,能源基础设施变量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基础设施状况 双边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朝阳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之后,摆在各成员国面前的是如何进行后续建设以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整体效果这一现实难题。而在诸多制约自贸区发展的因素中,包含交通、电力、电信、能源管道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剖析中国—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宏宇 竺彩华
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影响范围超出了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对全球的政治与经济版图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文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升级版与海上丝绸之路方略分析了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并延伸至中国、东盟、区域内大国和区域外大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博弈,以及我国产业转型、金融监管、政府分权对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制约。本文建议,在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要增强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互信、注重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对接,并且努力控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融资风险。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君 张威 鲁施雨 刘典浩
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支撑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总缺口和“瓶颈”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弱项和漏洞,部分领域存在过度投资和粗放发展。当前,在中国经济恢复关键期,启动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不宜采取大水漫灌的行为,更不宜在一般基础设施领域实行强刺激。本文在对城镇化和基础设施行业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基础设施高质量投资模式和当前基础设施投资循环战略,通过解析概念、需求、作用和投资策略选择,把高质量投资与推进结构调整、补短板、强弱项有机结合起来,旨在拓宽传统风险分析与管理的视野,将ESG等因素整合进投资过程之中,聚焦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和增强发展后劲领域,形成行稳致远的投资战略。同时,针对目前国内基础设施融资矛盾,提出了破除困境的金融创新策略和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安文 王跃平
为降低重复建设成本,促进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被纳入新一轮电信重组之后资源整合的重点措施之一。从国内运营商间签署的协议以及共建共享实施现状发现,共建共享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文章提出了政府牵头、政企配合,加大对运营商的激励力度和成立第三方通信建设公司或仲裁机构三个策略来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施。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共建共享 推进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友富 俞雄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琴 姜慧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中亚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实施将使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实现长期的互利共赢。其中,中亚各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枢纽地段,均为内陆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其对外经济联系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而中国与中亚地缘相近,优势互补,长期以来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及中国强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巍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正式将"一带一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投资 策略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郭宏宇 竺彩华
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和边界效应模型分析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通、通信、能源三大领域的"硬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目前中国东盟各国间的双边贸易影响并不明显;中国东盟各国间存在贸易边界效应,程度较小,在3.51-9.52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提高了贸易效率,有利于减少市场分割,从而降低贸易的边界效应,对于中国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产生了积极的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莱恩·卢特考斯基 魏强
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超额基础设施支出的讨论已经司空见惯。虽然中国地方政府在投融资方式上存在许多问题,但还不至于立即造成危机。"危机马上就来"的感觉源自下述一些误解。当前更重要的问题是进行改革以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资源的分配效率,而这些误解只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振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文章利用1993年-2008年地市级数据实证检验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本地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异质性检验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吸引更多外商投资;腐败会降低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外商直接投资 地方政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毅
基础设施与大型工程项目BOT投资方式叶毅一、BOT的概念BOT是英语Build、Operate、Transfer三个词汇结合起来的缩写,直接用中文可以表示为“投资建设,运营效益、移交政府”,BOT只是所有类似投资活动中比较典型的方式。本文把BOT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