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5)
2023(10566)
2022(8900)
2021(8349)
2020(6826)
2019(15265)
2018(14907)
2017(28017)
2016(14870)
2015(16549)
2014(15915)
2013(15581)
2012(14460)
2011(13149)
2010(13126)
2009(12357)
2008(12027)
2007(10601)
2006(9342)
2005(8875)
作者
(38948)
(32979)
(32426)
(31216)
(20790)
(15367)
(14812)
(12618)
(12390)
(11445)
(11265)
(10927)
(10486)
(10433)
(10376)
(10098)
(9804)
(9474)
(9458)
(9084)
(8297)
(7677)
(7646)
(7477)
(7386)
(7266)
(7247)
(6981)
(6434)
(6416)
学科
(63018)
经济(62925)
管理(45913)
(40370)
(33147)
企业(33147)
方法(24301)
数学(21276)
数学方法(21126)
中国(20312)
(17986)
(17894)
(16771)
(14445)
贸易(14437)
业经(14332)
(14191)
(14048)
(11808)
银行(11801)
(11505)
金融(11503)
(11389)
体制(10509)
环境(10431)
农业(10377)
(10174)
财务(10155)
财务管理(10130)
企业财务(9659)
机构
大学(211105)
学院(207153)
(98026)
经济(96416)
管理(78587)
研究(76974)
理学(67260)
理学院(66553)
管理学(65805)
管理学院(65389)
中国(60542)
(46865)
(44996)
科学(39863)
财经(36918)
(36630)
中心(34372)
(33849)
研究所(32861)
经济学(32210)
(29238)
经济学院(28973)
北京(28768)
(28217)
(28130)
财经大学(27661)
(25918)
师范(25743)
业大(24776)
研究中心(22682)
基金
项目(137498)
科学(110801)
研究(105782)
基金(104038)
(90088)
国家(89429)
科学基金(76828)
社会(71986)
社会科(68473)
社会科学(68459)
基金项目(53636)
(48345)
教育(47971)
自然(45455)
自然科(44414)
自然科学(44404)
自然科学基金(43643)
(42003)
资助(41553)
编号(41461)
成果(35242)
(33378)
(32730)
国家社会(32145)
重点(31427)
教育部(29682)
(29312)
中国(29239)
(28962)
课题(28311)
期刊
(108245)
经济(108245)
研究(67732)
中国(43615)
(36469)
管理(30280)
科学(27933)
学报(27363)
(27119)
大学(22612)
(22132)
金融(22132)
学学(21061)
教育(20802)
财经(19259)
农业(18574)
经济研究(18469)
(16694)
技术(15953)
业经(15060)
(14803)
问题(14442)
国际(14321)
世界(13807)
(9950)
技术经济(9422)
理论(9244)
(9139)
论坛(9139)
(9009)
共检索到321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希贤  
当前全球数据治理面临数据安全、数据跨境流动和数据主权等难题,作为亚太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东盟在数据治理领域出台了众多指导性规制。一是分别从个人数据保护和跨境数据流动两个方面出台政策指南,加强域内数据治理;二是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符合自身数据治理理念的规则,力争扩大东盟数据治理规制的域外影响力。东盟在强化数据治理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东盟成员国数据治理水平发展不平衡等。东盟位于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枢纽地带,推进中国与东盟在数据治理领域展开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双赢举措,中国应探究对接东盟数据治理规制的合作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律晓鑫  龙琪  
在特殊教育和全纳教育的历史背景下,相关规定和法律约束力的提升催生了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合作教学要求两位及两位以上教师共享教学空间和资源,其本质要素包括教师们设立共同目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频繁交流,进行多重角色转换和分担领导角色等。合作教学的实施框架有五种基本模式:主教加助教,平行教学,站台式教学,互补教学和团队教学。后来在此五种基本模式基础上又衍生出多种模式,包括主教加观察,交互式教学,补充教学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2010年以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仅面临着南海问题的挑战,也面临着周边大国美国、日本、印度的渗透,扎牢中国—东盟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就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着力点。2013年年初,中国中央政府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会议,确立了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方针与政策重点,以"亲、诚、惠、容"打造中国持续发展周边环境与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区域合作作为营造和平发展周边环境的主要抓手,被赋予特殊的内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主要是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非简单的落后产能的转移。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目标是构造一个地区的价值链,让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效地产能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张点  
2020年11月15日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平衡成员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贸易规则等各方领域的"组合器",充分体现了互惠互利、友好协作、命运与共、开放包容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新思路。在RCEP各项服务条款中,金融服务附件首次引入了新金融服务、自律组织、金融信息转移和处理等规则,为RCEP各成员国开展深度金融合作提供了稳定包容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厉娜  
跨国治理是对公司治理在治理边界的拓展和延伸,目前该理论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理论框架尚不完善。随着我国集团企业国际化的深入,企业跨国治理相关问题需要在拓展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理论模型,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文章在讨论跨国公司治理的特征基础上总结出以跨国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设计理论、决策理论、网络理论构建的跨国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为完善跨国公司治理理论框架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丹  
随着全球安全治理的不断发展,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粮食安全法律框架在此背景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球安全治理背景下的粮食安全法律框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思考,包括全球安全治理对粮食安全法律框架的影响和构建全球安全治理下的粮食安全法律框架等。通过合理的法律框架和有效的法律执行,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文铭   李星熠  
目前跨境数据流动尚未形成统一的全球规制体系,中国跨境数据流动领域的法律规制尚未完善。文章试图对跨境数据流动进行探究和本质性分析,建立“自由-规制”张力框架,并以此为抓手,对中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进行检视,分析比较欧盟、美国治理模式,为探索中国治理方向和路径,构建出一套更加规范的、可持续的、中国化的法律体系提出参考建议。中国应在跨境数据流通“自由-规制”框架下坚守国家安全的基点,明确“自由-规制”数据平衡路径,同时探索公私共治的自由激励模式,找寻“自由-规制”框架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文淑惠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东盟组成"最优货币区"进行检验,结论显示静态条件并不充分。但中国与东盟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在中长期内具备进行汇率或货币合作的可能;而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存在与拉美国家美元化合作形态类似的发展轨迹。因此,本文认为,在整个东盟区域内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应采取渐进的二重式合作,即与条件较为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以单一货币区为长期目标的"欧盟式"区域金融合作;与次区域国家则选择"拉美式"的人民币主导货币区域化的货币合作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艳君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英杰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一年来,我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渐深入,与日本、韩国、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作为中国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国家赋予的使命,立足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主线,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着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试验场、面向东盟金融“走出去”的重要出发地、东盟国家金融“引进来”的重要衔接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先行区,促进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好  王耀华  刘志超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广西利用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以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为重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基于"重点市场+重点产业"的划分导向,以双边贸易额、投资合作度、五通综合优势三个维度为划分依据,综合分析得出:越南和马来西亚应该是广西最优先发展的重点市场;借助产业贸易互补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产品、机械、电子应该是广西与越南、马来西亚优先合作的重点产业。"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应采取通推结合、差异化发展、资本产业跨界融合等策略,深入推进与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示范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   吉标  
课程治理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是整体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学校联姻、职业场与教育场的融合、工作场与学习场的交叠。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需要引导多方参与,深入推进集体审议、过程监控和效能评价,构建完善的课程治理机制,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需要不断倡明治理价值、打造主体共识互动链,再造治理结构、形成课程主体利益网,变革治理技术、推动数智化赋能治理,从而更好地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