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4)
- 2023(13065)
- 2022(10407)
- 2021(9253)
- 2020(7633)
- 2019(16662)
- 2018(16342)
- 2017(30288)
- 2016(16275)
- 2015(18271)
- 2014(18490)
- 2013(17740)
- 2012(16440)
- 2011(15045)
- 2010(15383)
- 2009(14458)
- 2008(13975)
- 2007(12641)
- 2006(11770)
- 2005(11047)
- 学科
- 济(86408)
- 经济(86314)
- 管理(44881)
- 业(37459)
- 企(29533)
- 企业(29533)
- 中国(24501)
- 地方(24088)
- 方法(23411)
- 农(20816)
- 数学(19556)
- 数学方法(19317)
- 业经(18725)
- 学(18462)
- 制(15872)
- 财(15519)
- 地方经济(14924)
- 农业(14074)
- 融(12959)
- 金融(12951)
- 体(12920)
- 银(12708)
- 银行(12687)
- 行(12304)
- 理论(12097)
- 环境(11987)
- 发(11931)
- 和(11073)
- 贸(10877)
- 贸易(10864)
- 机构
- 大学(237198)
- 学院(236055)
- 济(104497)
- 经济(102292)
- 研究(89305)
- 管理(83622)
- 理学(70272)
- 理学院(69390)
- 管理学(68084)
- 中国(67734)
- 管理学院(67629)
- 科学(51651)
- 京(50952)
- 财(48326)
- 所(44918)
- 中心(40371)
- 研究所(40365)
- 江(38745)
- 农(37446)
- 财经(37213)
- 范(34141)
- 师范(33806)
- 经济学(33527)
- 经(33525)
- 院(32414)
- 北京(32320)
- 业大(31046)
- 州(30483)
- 经济学院(29740)
- 农业(28845)
- 基金
- 项目(151630)
- 科学(120195)
- 研究(114860)
- 基金(109410)
- 家(95242)
- 国家(94453)
- 科学基金(80359)
- 社会(75272)
- 社会科(71235)
- 社会科学(71218)
- 省(59204)
- 基金项目(56025)
- 教育(51957)
- 划(49591)
- 自然(47851)
- 自然科(46752)
- 自然科学(46738)
- 编号(46248)
- 自然科学基金(45864)
- 资助(42977)
- 成果(39548)
- 发(35157)
- 重点(35013)
- 课题(33553)
- 部(32886)
- 国家社会(32272)
- 创(30999)
- 发展(29121)
- 创新(29120)
- 性(28918)
共检索到383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伯伟 温祁平
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东盟经济一体化沿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路径演进和深化。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格局中的地位也随着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不断变迁。由原先的"被动追随者"到"积极参与者",再到"中心主导者",其地位逐步提升。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是东盟地位提升的根本原因。它为东盟国家带来了更多的特殊利益,对于东亚经济合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东盟 地位 经济一体化 演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金平 赵景峰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做分析考察,通过构建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认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共同推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区分不同层次进行历史演进分析,以得出相关分析结论,提出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欣广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成员国的自愿性大大超过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安排更多的经济合作内容;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贸易”;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投资”。中国—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体现在:经济资源配置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贸易自由将推动投资自由,中国市场拓展有利于东盟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产业转移给中国与东盟都带来发展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啸
随着TPP谈判、RCEP谈判的推进和南中国海冲突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中国—东盟关系形势下,文章试图寻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并基于此状况,沿着增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互信、考虑中国与东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建立统一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抵制区域外势力的干预的思路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策略。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金融一体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筱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表现在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体系的建立、跨区域的公共事务管理及区域基础设施的供给等方面。制度因素是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区域资源的配置方式、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及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等,而制度变迁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一体化 制度变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文琳 李雄师
本文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框架,构建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测量模型,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2002年至2012年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说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武强
东盟和福建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人文关系也十分紧密,自古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悠久的贸易联系。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盟成员国在福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方经贸往来频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研究,对于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的策略,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军林 姚东旻 许晓晨
本文通过计算边境效应来测定自由贸易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程度。通过2000—2009年这10年的面板数据,在理论上验证了以下结论:东盟区域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边境效应普遍降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边境效应却在不断提升,这反映出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提高。此外,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发现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与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同质化结构不同,东盟区域内既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有依然被联合国定义为贫穷、欠发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结构必然会造成贸易层面上的分化,折射出东盟在内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和分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邵秀燕
文章分析东盟1996—2007年吸收FDI的情况,发现:东盟老成员国吸收的FDI占据了东盟总额的80%以上,而东盟新成员国吸收的FDI与其加入东盟之前变化不大。本研究通过对1996—2007年东盟各成员国FDI流入量、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由哪些因素造成这种情况。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 投资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及其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障碍,着重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华 张学翠
根据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小西北地区经济实际,文章认为,制度约束是该地区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打破制度约束、促进经济发展的良策,但地方政府的阻碍提高了交易费用,使一体化进程缓慢。文章指出,通过地方政府主动改革打破自身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在诱致性制度变迁基础上适度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小西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望加快。同时中央政府须尽快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小西北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春华
如按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战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分为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就一体化的成果而言,无论从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实施步骤和进展,还是从一体化所达到的层次,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明显好于发展中国家。其中有颇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茂康 刘健民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经济体制日益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成熟。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在上级考核的压力下,为了获取各自最大的经济利益,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的矛盾日益凸现。为消除经济竞争带来的影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文章提出设立行政区域联盟的建议,以协调各级地方政府的矛盾和冲突,确保经济平稳有序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 区域经济 一体化 行政联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皖南
丰富的合作经验,独特的大国平衡战略,使得东盟在当今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占据着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是,这种中心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其持续维持还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论述,分析了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其制约因素。
关键词:
东盟 经济一体化 东亚经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