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6)
2023(8882)
2022(7274)
2021(6805)
2020(5611)
2019(12848)
2018(12243)
2017(23092)
2016(12029)
2015(13313)
2014(12690)
2013(12734)
2012(11711)
2011(10798)
2010(10440)
2009(9810)
2008(9686)
2007(8124)
2006(7143)
2005(6371)
作者
(35691)
(30016)
(29913)
(28245)
(18961)
(14491)
(13423)
(11859)
(11385)
(10351)
(10204)
(9744)
(9542)
(9350)
(9312)
(9165)
(8978)
(8755)
(8625)
(8491)
(7503)
(7211)
(7121)
(6689)
(6685)
(6661)
(6439)
(6210)
(5967)
(5920)
学科
(55529)
经济(55479)
管理(33344)
(32979)
方法(27530)
(25272)
企业(25272)
数学(25009)
数学方法(24919)
(22503)
贸易(22493)
(21940)
中国(16643)
(14260)
(13344)
关系(10285)
(10028)
业经(9985)
(9108)
(8923)
财务(8920)
财务管理(8913)
(8900)
农业(8891)
企业财务(8468)
环境(8437)
(8389)
金融(8389)
(8272)
银行(8241)
机构
大学(182201)
学院(178208)
(89713)
经济(88714)
管理(67758)
研究(66907)
理学(59823)
理学院(59202)
管理学(58489)
管理学院(58195)
中国(50566)
科学(37992)
(37451)
(36677)
(33640)
(33149)
研究所(31114)
财经(30707)
经济学(29712)
(28441)
中心(28283)
业大(27769)
经济学院(27148)
农业(26610)
(23782)
北京(23744)
财经大学(23290)
(22215)
科学院(21094)
商学(20461)
基金
项目(124340)
科学(98790)
基金(96115)
(86742)
国家(86125)
研究(84650)
科学基金(72650)
社会(59389)
社会科(56740)
社会科学(56725)
基金项目(50458)
自然(47166)
自然科(46186)
自然科学(46168)
自然科学基金(45448)
(43249)
资助(39364)
(38500)
教育(37442)
编号(29648)
(29581)
重点(28281)
国家社会(26992)
(26398)
中国(26282)
(26245)
教育部(25492)
创新(24774)
科研(24573)
人文(23979)
期刊
(86770)
经济(86770)
研究(52896)
学报(32148)
科学(28807)
中国(28795)
(28510)
(26293)
大学(24084)
管理(23649)
学学(23302)
农业(19767)
(18872)
经济研究(17687)
国际(17613)
财经(15680)
(15633)
金融(15633)
(13572)
问题(13509)
世界(12658)
业经(12135)
(11988)
技术(11142)
(9374)
贸易(9374)
技术经济(9126)
商业(8597)
教育(8360)
(8243)
共检索到255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洪庆  朱荣林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1984-1997年的回归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率大于对出口的贡献率,而1997-2003年的回归结果却表明外资对出口的贡献率反而超过了对进口的贡献率。总的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洪庆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但影响较小,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GDP)。这表明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文章最后部分对如何促进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和扩大中、欧贸易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柴庆春  胡添雨  
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大、国际地位显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同时,贸易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对外直接投资则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促进作用,但目前促进作用尚不显著,原因在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过小,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的贸易效应将会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对发展中地区的投资产生较大的贸易促进作用,原因在于我国对发展中地区的投资动机是获取资源和拓展市场,而对发达地区的投资目的是绕开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制定有差别的对外投资政策,针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应该注重开拓市场和规避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应该注重开拓市场和产业转移,促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立民  张越  王杰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总体经贸伙伴关系不断得到加强。然而,中国与东盟内部的贸易及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别差异性,本文利用2005-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对东盟十国OFDI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的国别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中国对东盟整体的OFDI能够促进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对其OFDI会促进中国进口的国家有(按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列):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而会对中国进口产生替代效应的投资东道国有(按替代效应从大到小排列):新加坡、文莱和印尼。中国对文莱的OFDI会促进中国对该国的出口,而中国对其余东盟9国的OFDI都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替代效应。最后本文基于此结果给出了中国推动与东盟的投资贸易便利化、调整东道国布局、改进投资产业分布,完善对外投资服务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海华  林海英  张丽艳  鑫颖  包家辰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全球化的共同构想,东盟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如何,是持续推进中国-东盟经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9-2018年中国对东盟及各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数据,借助引力模型,构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进口和出口贸易效应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对贸易具有显著的创造性互补效应,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年末人口数对贸易也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对东盟各成员国间的直接投资以及各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间的直接投资均存在不均衡现象,文莱、缅甸、老挝等小成员国贸易潜力值较小,越南是所有成员国中贸易潜力类型跨度最大的国家。为此本文提出了推进中国对东盟贸易发展"提质升级"的政策启示,以期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融合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投资方向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曼怡  石嘉琳  
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新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既是命运共同体又是利益共同体。中国与东盟的互相投资、双边贸易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中国已连续四年荣登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东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为4324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玉兰  常弘  范馨月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也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重要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可供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东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经济体。由于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拥有量、科学技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唐志武  王岩  
自2000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以来,双方全面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不断完善,尤其是《投资协议》的签署,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步扩大、领域逐步拓宽、投资增长迅速,但仍存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应积极采取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调整投资领域等策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得以更好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韦倩青  苏宣云  
本文在分析中国和东盟直接投资流入变化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的直接投资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FDI流入有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则与FDI流入负相关。第二,在中国与东盟的直接投资效应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东盟;劳动力成本对东盟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尤宏兵  黄鸶涵  温珺  
政治风险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对的主要风险。本文选择政府稳定性、腐败和内部冲突三个维度刻画东盟国家特有的政治风险,并分别与市场寻求型、自然资源寻求型以及效率寻求型企业投资动机变量相乘加入引力模型,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分析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敏感度最高,而自然资源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规避效应"只针对内部冲突一个维度,该类型投资对其他政治风险维度具有显著规避倾向;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敏感度弱于自然资源寻求型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友孝  宁静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优先领域,也是制约中国-东盟合作的瓶颈。目前中国-东盟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东盟各国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合作机制对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交通、能源以及电力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并基于2001~2015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东盟基础设施限制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能源、交通以及通讯基础设施解释变量均对双边贸易额产生正的影响。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最大,能源基础设施变量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最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春明  吕洋  
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的背景下,利用2005-2008年我国对东盟十国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与东道国GDP、东道国通信基础设施环境呈正相关,同我国对东道国出口、东道国货币汇率和东道国失业率呈负相关。这说明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主要以市场导向型为主,市场规模以及投资环境的稳定性是决定我国对其投资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屠年松  王浩  
在分析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状况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前沿直接投资潜力,并研究了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研究显示:2006~2015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总体效率逐年递增,但效率值处于0. 242~0. 569的较低区间,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以0. 116的速度随时间递减;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效率国别间差异明显,效率值在0. 7以上的国家只有两个。在此基础上,从合理引导产业转移、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民间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娟娟  岳静  
本文采用口岸效率、海关环境、国内规制环境以及电子商务应用4个指标对贸易便利化进行测度,利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的关税税率对推进贸易便利化并影响贸易流量的不同作用。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对贸易便利化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