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6)
2023(13388)
2022(11371)
2021(10137)
2020(8710)
2019(19813)
2018(19217)
2017(37219)
2016(19667)
2015(22201)
2014(22119)
2013(21924)
2012(20518)
2011(18724)
2010(19289)
2009(18510)
2008(17538)
2007(15902)
2006(14287)
2005(13140)
作者
(58043)
(48495)
(48407)
(46293)
(30798)
(23267)
(22194)
(18685)
(18311)
(17271)
(16698)
(16217)
(15536)
(15344)
(15270)
(15172)
(14267)
(14206)
(14069)
(13768)
(12079)
(11921)
(11684)
(11182)
(11115)
(10981)
(10720)
(10535)
(9881)
(9607)
学科
(101698)
经济(101616)
管理(56392)
(53549)
(42896)
企业(42896)
方法(38131)
数学(33789)
数学方法(33481)
中国(28819)
(27696)
金融(27694)
地方(25828)
(25325)
银行(25294)
(24455)
(24237)
(22888)
(20301)
业经(19928)
环境(19827)
(18824)
农业(16831)
(16597)
贸易(16586)
(16074)
地方经济(15076)
(14163)
财务(14132)
财务管理(14098)
机构
学院(288067)
大学(287260)
(132254)
经济(129650)
管理(107204)
研究(103050)
理学(91460)
理学院(90456)
管理学(89003)
管理学院(88484)
中国(83457)
科学(60954)
(59951)
(59329)
(52753)
中心(48516)
(48129)
研究所(47797)
财经(47090)
(43740)
经济学(42702)
(42478)
业大(40762)
经济学院(38400)
北京(38076)
农业(37514)
(36466)
(36196)
师范(35832)
(34970)
基金
项目(187079)
科学(146907)
研究(136412)
基金(136244)
(119174)
国家(117879)
科学基金(100170)
社会(89250)
社会科(84791)
社会科学(84760)
(73399)
基金项目(71538)
自然(62365)
(60966)
自然科(60771)
自然科学(60752)
教育(60399)
自然科学基金(59663)
资助(56183)
编号(53744)
成果(43789)
(42921)
重点(42830)
(41135)
(38898)
国家社会(37813)
课题(37381)
创新(36574)
科研(35895)
教育部(35241)
期刊
(150932)
经济(150932)
研究(87941)
中国(56583)
(46611)
(43602)
学报(43574)
科学(40278)
(39387)
金融(39387)
管理(39030)
大学(32765)
学学(31308)
农业(28648)
经济研究(25126)
技术(24286)
财经(24127)
教育(22539)
业经(22104)
(20835)
问题(19495)
技术经济(15997)
(15793)
(15700)
统计(15147)
世界(14441)
国际(14348)
理论(13825)
(13643)
资源(13252)
共检索到445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申韬  雷蕾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金融生态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经济增长促进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文章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选取2007—2016年东盟10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各国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显示,除新加坡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两个子系统呈现良性互动态势外,其余国家协调发展程度普遍偏低。各国应从经济基础、金融主体、政府服务、社会诚信文化和社会综合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靓  李晓梅  姚若羲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测算了数字物流、生态环境治理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并对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三者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差异较大;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表现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在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表明其对总体耦合协调度起到重要作用,其他驱动因素依次为物流产业增加值、区域GDP、R&D经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及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申韬  黄媚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东盟国别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与FDI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金融生态环境对FDI效应存在线性关系,但是动态分析显示,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FDI规模效应不显著,而对中国FDI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国家FDI效应存在差异,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与FDI效应的充分发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强  韦薇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数据,测算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两者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值不断提升,处于弱耦合协调等级城市数量不断减少,处于中级以上等级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得分高于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滞后于生态环境优化进程。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制度质量促进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发展,而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环境规制降低耦合协调度。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高外资准入门槛、建立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合作机制是提高耦合协调度关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黎鹏  杨宏昌  王勇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改进的Mundell-Fleming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并测度了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空间网络存在10对关联关系;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别较大,不利于整体网络的稳定;国家间经济增长的交叉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打破了两两国家间的溢出关系;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不强,与部分国家甚至存在竞争关系;东盟国家内部也存在增长竞争现象,但是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宏昌  黎鹏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该网络的特点和溢出模式,探讨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网络关系密切,但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差别较大;整个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结构,形成了四个经济增长板块;科技水平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增长溢出的核心动力,贸易便利化程度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将建立系统的国际经贸网络作为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贸易商品的科技附加值;要利用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宏昌  黎鹏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该网络的特点和溢出模式,探讨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网络关系密切,但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差别较大;整个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结构,形成了四个经济增长板块;科技水平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增长溢出的核心动力,贸易便利化程度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将建立系统的国际经贸网络作为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贸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黎鹏  杨宏昌  王勇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改进的Mundell-Fleming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并测度了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空间网络存在10对关联关系;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别较大,不利于整体网络的稳定;国家间经济增长的交叉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打破了两两国家间的溢出关系;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不强,与部分国家甚至存在竞争关系;东盟国家内部也存在增长竞争现象,但是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王希祖  周依仿  白彩全  
分析了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三者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利用熵权法对各系统指标赋权,建立三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耦合协调度,并通过收敛性检验予以进一步分析,最后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游、中游及下游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整体来看,较好的协调发展类型均位于下游地区,中、上游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存刚  王宁  
以黄河干流经过的甘肃省4个市(州)为例,构建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文化产业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2011—2019年各市(州)经济、生态、文化三极的发展水平。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甘肃黄河生态经济带各市(州)三大系统协调演化关系。研究发现,甘肃黄河生态经济带基本形成了兰州领先带动,白银市、临夏州和甘南州追赶超越的“一强三弱”发展格局。兰州市经济、生态、文化三极之间呈现高度协调的关系,其他三个市(州)处于基本协调状态,有小幅上升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不能很好地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坚持生态优先、树立文化品牌和发挥经济带联动优势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淇中   李纯英  
绿色金融兼具金融资源配置与环境规制双重属性,探究生态环境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揭示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并伴随着多极分化现象,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度提升速度快于上游和中游地区。(2)流域内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特征明显,呈现出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成都、重庆为次核心的多元发展格局。(3)绿色创新、政府支持、开放程度、经济基础、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能耗强度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作用效果依次减弱,且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具有时空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