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1)
- 2023(6429)
- 2022(5508)
- 2021(5050)
- 2020(4095)
- 2019(9245)
- 2018(8975)
- 2017(16616)
- 2016(8884)
- 2015(9840)
- 2014(9341)
- 2013(9051)
- 2012(8579)
- 2011(7765)
- 2010(7989)
- 2009(7262)
- 2008(7188)
- 2007(6895)
- 2006(6239)
- 2005(5674)
- 学科
- 济(32715)
- 经济(32670)
- 业(25596)
- 管理(24667)
- 企(21874)
- 企业(21874)
- 方法(11123)
- 农(10376)
- 中国(10092)
- 数学(8940)
- 数学方法(8787)
- 业经(8724)
- 贸(7784)
- 贸易(7780)
- 学(7763)
- 易(7625)
- 财(7205)
- 制(6996)
- 地方(6842)
- 农业(6717)
- 策(6339)
- 划(6211)
- 技术(5696)
- 理论(5646)
- 和(5523)
- 关系(5489)
- 银(5348)
- 环境(5344)
- 银行(5319)
- 融(5156)
- 机构
- 学院(125542)
- 大学(125482)
- 济(50163)
- 研究(49940)
- 经济(49014)
- 管理(44985)
- 理学(37899)
- 理学院(37413)
- 管理学(36719)
- 管理学院(36494)
- 中国(35848)
- 科学(31207)
- 京(27976)
- 所(26352)
- 农(24991)
- 研究所(24060)
- 财(21870)
- 中心(21386)
- 江(20407)
- 业大(20090)
- 农业(19997)
- 院(18687)
- 北京(17853)
- 范(17181)
- 财经(17136)
- 师范(16920)
- 州(15854)
- 经(15556)
- 省(15386)
- 科学院(15022)
- 基金
- 项目(83783)
- 科学(64986)
- 基金(59804)
- 研究(59413)
- 家(55562)
- 国家(54669)
- 科学基金(44563)
- 社会(36480)
- 社会科(34496)
- 社会科学(34480)
- 省(32572)
- 基金项目(30518)
- 自然(29829)
- 自然科(29119)
- 自然科学(29105)
- 划(28757)
- 自然科学基金(28605)
- 教育(27250)
- 资助(24671)
- 编号(23670)
- 重点(19951)
- 成果(19460)
- 发(19342)
- 部(18167)
- 课题(17705)
- 创(17535)
- 计划(16432)
- 创新(16365)
- 科研(16210)
- 业(15135)
共检索到200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温师燕
在全球"工业4.0"的浪潮下,东盟国家相继推出了"工业4.0"战略,各国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相继出台。东盟国家之所以推出"工业4.0"战略,旨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应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推进国内经济转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扭转或延缓"去工业化"进程以及重塑国际竞争力。东盟国家实施"工业4.0"战略,将迎来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但也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由于东盟国家发展水平不同,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技术条件较为欠缺,各国劳动市场也面对"工业4.0"智能制造的巨大冲击,新工业技术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将引发跨国公司调整现有的投资布局",工业4.0"可能加大区域内的"数字鸿沟"和发展差距。
关键词:
东盟国家“工业4.0”经济转型 智能制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洪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开始了新的金融改革进程。重组金融体系,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强化金融监管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是东盟国家金融体系的一次重要调整,也是东盟国家金融改革在经历了从放松金融监管到再监管后的进一步深化。东盟国家金融改革在银行领域和资本...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鑫炜
近年来,东盟十国与我国的经贸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2002年11月双方在柬埔寨金边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边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它为2010年前建成涵盖18亿人口、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的世界最大的自贸区确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范围、措施和时间表。框架协议涵盖了货物、服务、投资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广泛合作,包括取消商品贸易的关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洪
一、东盟国家金融改革管窥东盟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减少政府对银行的干预,取消对银行贷款额度和贷款方向的限制,逐步实现银行存贷利率自由化。80年代中期以后,东盟国家的金融改革先后进入第二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瑛
位于中国与东盟结合部核心地带的云南省 ,是对外交往和发展国家间经贸关系的重要地区 ,它起到了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桥梁、通道、窗口和基地作用。因此 ,在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中 ,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旅游、交通、信息等方面经贸合作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云南 东盟 经贸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晨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赵晓晨拥有约4亿人口的东盟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的20年中,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6%。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除由于这些国家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彬
东盟10国作为整体,与中国具有成员定位相似性、发展不均衡相似性、出口结构相似性、产业升级需求相似性,对双方的WTO争端解决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概况、案件类型、案件结果等进行实证性数据分析,可从事前、事中与事后各个层面得出有益的策略启示。此种研究路径有助于中国丰富其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手段和经验,维护发展中大国以及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整体利益。
关键词:
中国 东盟国家 WTO争端解决 共性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晓莎,董漪,姜宪章,黄科
在对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进行全面收集的基础上,从科技合作的角度分析现状、展望前景、提出加强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崇泉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的不断改善,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也得到迅速发展,并达到了一定规模。1994年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成立,启动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全面合作机制,这对进一步探讨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后红
大多数东盟国家都以农业为支柱产业,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与东盟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具有区位优势和贸易优势。但广西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弱,农产品出口比重低,削弱了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提升广西与东盟农业战略关系的重要一步,广西应把握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农业信息共享,建设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
关键词:
广西 东盟 农业合作 现状 前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钧霆
在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大对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农业投资力度,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对缓解国内农业生产资源短缺局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东盟国家自然资源丰富、耕地开发潜力巨大,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后势必成为我国农业境外投资的重点区域。我国应根据东盟各国农业比较优势,对未来东盟各国在我国构建农业境外直接投资体系中的不同角色类型进行准确定位,即耕地开发、战略性农产品加工与高附加值农产品养殖三种类型。同时,在企业与政府层面分别实施投资多元化、生产经营本地化、强化金融、财政、保险支持与建立投资统筹机构等战略。
关键词:
农业 “走出去”战略 东盟国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建春
通过分析广西与东盟国家发展贸易物流业的优势,剖析双方在贸易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为打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提高贸易物流的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广西 贸易物流 东盟国家 发展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德胜 张国利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成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对东盟国家的OFDI快速增长。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正式生效,RCEP将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叠加,进一步拓展中国对东盟国家贸易投资的新领域,为中国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中国对东盟国家开展OFDI时,应全面研究各类投资风险,开展多元化投资以分散风险,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金融方面的合作,在出现投资争端时灵活运用双边机制合法维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宏昌 黎鹏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该网络的特点和溢出模式,探讨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网络关系密切,但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差别较大;整个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结构,形成了四个经济增长板块;科技水平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增长溢出的核心动力,贸易便利化程度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将建立系统的国际经贸网络作为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贸易商品的科技附加值;要利用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网络关联 中国 东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