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9)
- 2023(12028)
- 2022(10137)
- 2021(9503)
- 2020(7825)
- 2019(17636)
- 2018(17430)
- 2017(30936)
- 2016(18057)
- 2015(20712)
- 2014(20770)
- 2013(19354)
- 2012(17659)
- 2011(16316)
- 2010(17094)
- 2009(15307)
- 2008(14555)
- 2007(13183)
- 2006(11982)
- 2005(11006)
- 学科
- 济(84958)
- 经济(84914)
- 管理(52396)
- 业(39147)
- 企(34166)
- 企业(34166)
- 方法(29973)
- 数学(26321)
- 数学方法(25878)
- 中国(24193)
- 地方(21630)
- 教育(21442)
- 理论(17006)
- 学(16706)
- 财(15911)
- 农(15462)
- 业经(15443)
- 地方经济(14449)
- 制(12424)
- 教学(12184)
- 环境(11237)
- 发(11142)
- 和(10793)
- 划(10555)
- 农业(10533)
- 策(10268)
- 技术(10262)
- 贸(10151)
- 贸易(10142)
- 体(9988)
- 机构
- 学院(243301)
- 大学(238538)
- 济(96821)
- 经济(94450)
- 管理(86584)
- 研究(85103)
- 理学(72542)
- 理学院(71539)
- 管理学(69974)
- 管理学院(69449)
- 中国(59472)
- 京(51826)
- 科学(49662)
- 财(43504)
- 所(42185)
- 范(41629)
- 师范(41395)
- 江(39390)
- 研究所(38039)
- 中心(37802)
- 教育(35155)
- 技术(33843)
- 北京(33475)
- 师范大学(33375)
- 财经(33372)
- 州(31854)
- 职业(31572)
- 农(30726)
- 院(30691)
- 经(29970)
- 基金
- 项目(152273)
- 科学(121881)
- 研究(121276)
- 基金(104820)
- 家(89334)
- 国家(88501)
- 科学基金(76144)
- 社会(73759)
- 社会科(69735)
- 社会科学(69718)
- 教育(65604)
- 省(63486)
- 划(54296)
- 基金项目(53680)
- 编号(53270)
- 自然(46559)
- 自然科(45490)
- 自然科学(45484)
- 自然科学基金(44587)
- 成果(44518)
- 资助(43338)
- 课题(41531)
- 重点(36530)
- 发(35403)
- 年(35129)
- 部(34327)
- 规划(32382)
- 创(31860)
- 项目编号(31338)
- 教育部(30567)
- 期刊
- 济(118039)
- 经济(118039)
- 研究(82617)
- 教育(64493)
- 中国(61453)
- 管理(36211)
- 财(34353)
- 技术(31545)
- 学报(29123)
- 科学(29119)
- 农(27214)
- 大学(23629)
- 职业(21281)
- 学学(20591)
- 融(19857)
- 金融(19857)
- 经济研究(19619)
- 农业(18798)
- 财经(17008)
- 业经(16964)
- 经(14917)
- 坛(14099)
- 论坛(14099)
- 技术教育(13983)
- 职业技术(13983)
- 职业技术教育(13983)
- 问题(13474)
- 统计(13417)
- 技术经济(12994)
- 策(12240)
共检索到388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剑
职业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水平高的科研人才,也需要有优秀管理才能的企业管理者,更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熟练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教育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探讨并建立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模式,对推进广西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东盟 新格局 技能型人才 教育管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光盛
在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化并行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地区主义中最重要的行为体,但地方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以地区主义为语境,以云南、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为案例,从两省区的SWOT分析出发,重点从贸易、投资的角度梳理了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表现及特征,并进而分析了他们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地区主义 地方政府 贸易 投资 区域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光辉
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将对区域内合作各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存在法律关系复杂、次区域贸易规则不清晰、市场竞争障碍、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文章依据WTO规则及《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小琼
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很快,广西作为中国参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地带之一,极具发展潜力。本文分析了广西边贸发展拥有的区位、政策优势和面临的边境贸易地位弱化、跨国物流缺乏产业依托、边贸收费过重等问题,提出了促进广西边贸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 边境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洁 宋英杰
文章通过建立不合作模型与合作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合作博弈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性选择的结论。并用合作博弈模型提出几个命题,分析得到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需要满足的充要条件。结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情况,文章对该合作博弈的充要条件,即经济互补性、福利收益—损失、利益分配合理性一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归纳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 合作博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东盟国家多为海洋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东盟国家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东盟主要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阐述各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探讨这些国家主要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提出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盟国家 海洋经济 区域海洋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邓应文
东盟成立至今已有40余年,其区域经济合作也走过30多年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东盟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并取得一些成效。外部因素在促进其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何在发挥内部因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运用外部因素,将左右今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 外部因素 一体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支大林
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一种新的意识即“东亚意识”上产生的,而其推动力量是新地区主义思维在东亚的出现。新地区主义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维,而且也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维方式和战略走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在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新地区主义 中国 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唐平 寿思华
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战略的重大意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准、选好战略突破口,特别是搞好以南北钦防为重点的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搞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三方协同。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次区域 经济合作 战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冯伟杰 魏磊
从2000年11月,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光辉
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国家统计局、新加坡统计局等官方公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详细描绘出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中新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发展变化;同时总结了两国区域合作的模式选择,即自由贸易协定模式、跨国城市共建模式、跨国经济走廊开发模式;并且对报告期内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14个城市与新加坡的经济联系强度作出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两国贸易与投资地位不对称,商品结构与投资领域仍有优化与扩大的空间;我国沿海各发达城市与新加坡的经济联系密切,为中新两国的合作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新 区域经济 合作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庄芮 张国军
一、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与特点1998年之前,亚太地区仅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CER)等少数几个区域贸易安排。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加速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亚太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APEC成员之间已达成的FTA(自由贸易协定)有27项,成员与非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鸿文 李杰 裴晓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鹏鸿
第四届东盟首脑会议已于1992年1月底在新加坡圆满结束。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文件来看,本次首脑会议的最主要成就在于制定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蓝图。东盟首脑签署的《加强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规划了未来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方向,拟定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具体行动计划。这是整个东南亚地区走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永林
文章对东盟和泛珠三角之间的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证实双方区域经济合作虽会扩大区内贸易份额,但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显著。双方贸易关系的互补性能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在优势互补的产品上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形成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东盟 泛珠三角 静态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