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37.168.1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7)
2023(19347)
2022(16084)
2021(14604)
2020(12540)
2019(28732)
2018(28251)
2017(54047)
2016(29349)
2015(33525)
2014(33628)
2013(32968)
2012(30246)
2011(27301)
2010(27729)
2009(25787)
2008(25295)
2007(22564)
2006(19959)
2005(17802)
作者
(85662)
(72057)
(71549)
(68055)
(45667)
(34372)
(32717)
(28130)
(27203)
(25556)
(24251)
(24190)
(23028)
(22854)
(22313)
(22151)
(21295)
(21183)
(20894)
(20553)
(18043)
(17698)
(17690)
(16459)
(16095)
(16003)
(15907)
(15720)
(14638)
(14203)
学科
(139375)
经济(139232)
管理(83836)
(77538)
(63869)
企业(63869)
方法(60007)
数学(52782)
数学方法(52001)
中国(34447)
(33517)
(30941)
地方(29613)
业经(28022)
(27860)
贸易(27845)
(27257)
(26946)
(23568)
农业(22071)
理论(21415)
(19332)
金融(19324)
(19006)
银行(18965)
(18923)
财务(18838)
财务管理(18791)
(18747)
环境(18631)
机构
学院(426298)
大学(426131)
(182161)
经济(178517)
管理(161821)
研究(145011)
理学(139631)
理学院(138104)
管理学(135286)
管理学院(134520)
中国(108573)
(89414)
科学(87528)
(81276)
(73253)
(70002)
中心(66531)
研究所(66384)
财经(65038)
(64569)
业大(62165)
(58964)
经济学(56888)
北京(55919)
(55215)
农业(54988)
师范(54603)
(52528)
经济学院(51150)
(50723)
基金
项目(283650)
科学(223750)
基金(206377)
研究(205149)
(180285)
国家(178885)
科学基金(153679)
社会(130848)
社会科(124125)
社会科学(124089)
(111184)
基金项目(107512)
自然(99428)
自然科(97216)
自然科学(97191)
教育(96301)
自然科学基金(95431)
(93546)
资助(86059)
编号(82717)
成果(67348)
重点(64512)
(62790)
(61359)
(58655)
课题(58093)
创新(54942)
国家社会(54743)
科研(54456)
教育部(54082)
期刊
(199920)
经济(199920)
研究(123786)
中国(82853)
学报(66870)
(63627)
(63117)
管理(61023)
科学(60622)
大学(51170)
学学(48191)
教育(46321)
农业(42704)
技术(40521)
(37590)
金融(37590)
经济研究(33805)
财经(32774)
业经(31073)
(28241)
问题(26731)
(24773)
统计(24211)
(23511)
技术经济(22266)
(21812)
国际(21251)
(20105)
决策(19729)
商业(19698)
共检索到63610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丽霜  
基于"多国模式"与"单国模式"的贸易引力模型,选取1988~2013年东盟五国与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内整体贸易效应与国别贸易效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地促进了东盟区内整体贸易的发展,从不同阶段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二阶段并没有对区内贸易起促进作用,而第三阶段的区内贸易效应显著;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对东盟五国各国的贸易效应各异,但第三阶段的正向贸易效应尤为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碧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来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APEC则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欧盟和APEC将改革现有模式,一体化的深化和外部开放度的提高同等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佟家栋  杨坚  信玉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从1958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三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各自的前途如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体制的关系如何?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 发达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共同体。该一体化组织自1958年1月1日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沁  韩剑  
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新贸易理论中,两者在共同因素的作用下被有机地联系起来。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与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计量检验,进而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及其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障碍,着重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本文以中国为视角,运用引力模型的"单国模式"对2002-2006年期间中国和133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近几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同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军林  姚东旻  许晓晨  
本文通过计算边境效应来测定自由贸易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程度。通过2000—2009年这10年的面板数据,在理论上验证了以下结论:东盟区域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边境效应普遍降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边境效应却在不断提升,这反映出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提高。此外,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发现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与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同质化结构不同,东盟区域内既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有依然被联合国定义为贫穷、欠发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结构必然会造成贸易层面上的分化,折射出东盟在内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和分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工  
区域经济一体化,既需要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也需要依托一定的发展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之一。城市群形成的过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大城市群作为重要的依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武强  
东盟和福建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人文关系也十分紧密,自古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悠久的贸易联系。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盟成员国在福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方经贸往来频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研究,对于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的策略,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东艳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发展中国家逐渐将吸引FDI作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本文以古诺数量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三国模型,指出区内贸易壁垒下降可以促进跳过关税型投资和重组性平台投资。通过对中国、东盟地区1992年——2004年FDI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指出市场规模、进口额、工资水平、对区内市场的开放程度等因素对FDI流入有影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影响上述因素而提高区位优势,促进区内FDI流入的整体水平,同时中国相对于东盟国家的优势可以使一体化条件下厂商增加在中国的重组性投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东艳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即“轮轴—辐条”(Hub&Spoke)双边主义,文章以古诺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括轮轴国、辐条国、外部国家的n国厂商产业内贸易模型,指出“轮轴—辐条”模式的利益分配是极其不均衡的,与所有参与国成立自由贸易区相比,“轮轴—辐条”模式降低了成员国整体的福利水平。文章采用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方程对美洲地区已经形成的以墨西哥为轮轴的“轮轴—辐条”体系进行了回归检验,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理论。通过分析东亚一体化中可能形成的“轮轴—辐条”体系,指出目前中国应积极发展巩固自身的轮轴国地位,避免成为辐条国,然后逐渐以中国为轮轴的双边协定体系为基础,构建东亚自由贸易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雨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为例,进行了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验证与福利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混合型经济区域一体化可以提高国家利益。因此,混合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查志强  李卉  
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员国效应分析是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广西与东盟间贸易状况的基础上,依托"单国模式"引力模型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广西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尚有较大空间和潜力的结论。结合广西实际,本文提出了调整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以扩大贸易创造效应、改善外贸结构以降低贸易转移效应、推进市场整合、扩大境外投资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建国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陈建国(一)市场一体化。发展中国家在成立区域经济集团时,贸易自由化就作为主要的措施,如果从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而导致相互贸易扩张这一逻辑出发,可以用区域内部贸易比例的变化来评价市场一体化的结果。在1980—1989年过去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域相邻的两个以上地区或国家,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间谈判和签定协议的形式,相互采取比区域外更为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政策,并在体制框架和调节机制上,结合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和国家经济集团。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